跑步雖然有助身心健康,但亦有可能對膝蓋造成負擔,引起痛症。骼脛束症侯群常見於不斷使用膝關節的運動上,如跑步、登山、深蹲等,是最常見的都市通病,這個病並不用開刀治療,只要放鬆你的髂脛束,尋找合適的治療及預防方法,便可減輕痛症。
甚麼是髂脛束症候群
髂脛束症候群 (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 ,是因髂脛束在運動過程中過度使用而引起的發炎症候群。大家可能會問,髂脛束在哪?髂脛束是大腿外側主要的筋膜,它從髖部外側沿著大腿外側連至小腿上方,是負責穩定膝蓋動作的組織,與我們大腿外展、伸直、旋轉等動作都有關係。
跑步為何引起痛症?
註冊中醫師丁子承指髂脛束是於大腿外側的筋膜,從髖部外側沿大腿外側連至小腿上方,主要負責支撐臀部運動、穩定膝關節,另因髂脛束也會幫助維持盆骨的穩定,若是運動量或強度突然增加、經常跑斜坡,或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長跑、或本身有長短腳問題,髂脛束的負擔會加重。因此更容易疼痛、腫脹。

常見症狀
髂脛束症候群,最明顯的症狀是膝蓋外側出現腫脹疼痛,若將膝蓋彎曲45度,膝蓋外側會有更明顯的疼痛感。病患初期會有類似針刺的痛感,慢慢疼痛感會日益加重,不但跑步、走路也會有灼熱感,痛感甚至會伸延到大腿以上的部分。不僅會影響長距離活動的耐受⼒,甚⾄可能造成嚴重的腫脹與疼痛。

好發人群
除了跑者是常見患者外,長跑愛好者、越野活動愛好者、長時間反覆彎曲膝蓋的運動如跑步、騎腳踏⾞、登⼭等,還有舉重運動員,有些舉重動作也會造成髂脛束症候群。此外,腹、臀、髖部肌肉不足的人;O型腿、退化性關節患者、長短腳、骨盆傾斜患者,都是髂脛束好發族群。而且女性會比男性更易有髂脛束症候群問題,因女生的盆骨較寬,跑步時髂脛束受的壓力較大。

如何預防?
由於髂脛束也是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兩塊肌肉的延伸。如果出現了過度使⽤或是周邊肌⾁張⼒不均的情況,就很可能導致髂脛束。故運動前後的熱⾝⼗分重要,如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的按摩和伸展,能讓肌⾁更有彈性,減少發⽣疼痛的機率。
中醫建議治療
註冊中醫師丁子承指在治療上,建議先以推拿正骨手法矯盆骨、髖、膝以減低髂脛束張力,其次可用針灸理筋手法放鬆軟組織。另可配合拔罐、放血,刺激局部血液循環並調整機能,配以外敷中藥加強。若有體質問題,也可內服中藥,標本兼治。
註 : 由於每個人體質有別,治療前,應先查詢註冊中醫師或醫生意見。

註冊中醫師丁子承 (Ray醫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