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升中。
每年的家長都愛討論哪所中學師資好、校風好、成績好(下刪一萬字)。
今年,多了另一番討論:聞說XX中學轉校長啊⋯⋯YY中學明年十幾個老師離職啊⋯⋯ZZ中學這兩年來了新校長,很多改變⋯⋯
教育界這幾年流失率嚴重,校長、主任、老師的轉換,好像已變成一個「不可抗力」因素。作為家長,可以怎麼辦?
我身邊的真實個案
以下恕我沒法開名,但請相信我,這些都是我身邊的教書朋友和家長朋友遇到的真實個案:
A直資中學,自從換了校長,功課和測考壓力都多了。家長們後來才知,新校長來自某傳統Band 1中學。於是家長流傳,換上了來自津中的校長,學校的路就走偏了,跟原本不再一樣。
B津中,一向被區內家長視為Band 3頭。早幾年轉換校長,新校長原本是某神校的副校長。幾年間,學校果然有所提升,在坊間網站被列作Band 2尾。但與其同時,這幾年有不少老師因為沒法適應新校長對教學的要求,陸續離職了。
C津中,十年間由Band 2頭,升到站穩Band 1中流。期間每年都有十個八個老師轉職,和若干個退休,而副校長和主任都轉換過不止一次。
還有更多、更多⋯⋯
不可抗力的因素
選校遊戲本身不容易玩。
一來,要看成績,能配對到適合自己水平的學校不是易事;
二來,要碰運氣,隨機抽獎畢竟有先有後,次序不由人;
三來,所謂的banding都只是坊間揣測,不存在100%可靠數據。
這年頭,要再加上一個難以估計的因素,就是要猜想心儀中學會不會很快換校長?又或者是否剛剛換了校長?辦學方針會不會改變?
這種人事變遷,我覺得簡直是「不可抗力」因素,就是「人們不能預見、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意思。
不能預見、不可避免
這一兩年,身邊不斷朋友選擇移民他鄉,其中有些朋友由申請到離開連半年也沒有。不是他們想走得這麼急,而是種種天時地利人和,讓他們只能匆匆離去。不少教育界朋友也一樣,為了家人,匆匆申辦移民,也匆匆離開。對學校來說,縱是婉惜,卻怎也留不住。
也有些前線教育工作者選擇離開,是因為眼見職業保障大不如前——有人担心公積金改制,有人担心投訴文化最終會令自己丟了飯碗,有人担心工作上誤觸紅線⋯⋯林林總總的理由,令很多學校面臨史無前例的高流失率,而且補聘人手時困難重重。
作為家長校董,我往往較一般家長稍早一步知悉老師離職和聘任的消息。每次都要按下心頭的不捨,理性面對校方的人事安排,還要告訴自己和其它家長:「新未必不如舊」。
變幻原是永恆
我唸書的年代,開學日只會收到上課時間表,不會顯示哪位老師任教。第一個上課天,是最刺激的,因為當鈴聲響起,老師踏進課室的一刻,我才能知道未來一年是他/她執教。每一科的第一節課,就這樣刺激一次。作為學生是完全沒主導權,完全No Say啊!
學校每年有重新編班,也是No Say的——很多人都試過和自己好朋友被「拆散」,被安排在不同班別的經歷吧!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從未遇過的老師,帶來的化學作用可能改變你一生。好朋友被拆散了,可能是迎來更多的新朋友。走在舊路,是可預知的穩定;踏上新路,是未可預知的挑戰。
江洋浩瀚
如果校長是一間學校的總舵手,教師團隊就是船上不同崗位的水手、工匠、後勤。我們最多只能盡量選擇登上哪一艘船,卻不能選擇誰來駕駛這艘船。
在育人、育才的汪洋,本來就是浩瀚無邊,不存在單一航道,不需要死守路線。只要最終能達到目的地,航程裡的小風小浪,都可以略去不提了!
———————
作者:Kanris Lee,退休中學教師,現任兩所中小學家長校董、一所小學校友會主席暨校友校董,榮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在中、小、幼都曾任家教會主席多年。現為全職媽媽,致力積極推動家校合作,為一對子女及師生同學們創建更佳學習環境。
更多Kanris的實例故事分享文章,請按【家・校・神隊友】
想知更多親子教育資訊?請按【校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