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8

洋蔥:廚房裡的健康寶藏 營養、功效與烹飪指南

洋蔥的營養

洋蔥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烹飪食材之一,不僅能為菜餚增添豐富的風味,還具有驚人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無論是生食、輕炒還是加入各種菜餚中,洋蔥都能為我們的飲食帶來豐富的營養和健康益處,那麼,該如何烹飪才可加大其營養吸收呢?

洋蔥的營養價值

洋蔥富含多種重要的營養素,包括:

  1. 維生素 C:強大的抗氧化劑,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2. 維生素 B6:對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健康至關重要。
  3. 葉酸:對細胞生長和 DNA 合成非常重要,特別是對孕婦。
  4. :有助於調節血壓和心臟健康。
  5. 膳食纖維:促進消化健康,幫助控制血糖。
  6. 類黃酮:特別是槲皮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7. 硫化物:包括大蒜素,具有多種健康益處。

洋蔥的營養

洋蔥的保健功效

  1. 心血管健康
    • 洋蔥中的槲皮素和硫化物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
    • 可能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2. 抗炎和抗氧化
    • 豐富的抗氧化劑有助於對抗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
    • 可能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如關節炎和某些癌症。
  3. 血糖控制
    • 洋蔥中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調節血糖水平。
    • 對糖尿病患者可能特別有益。
  4. 消化健康
    •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
    • 洋蔥中的益生元可能有助於促進有益腸道細菌的生長。
  5. 增強免疫力:維生素 C 和其他抗氧化劑有助於強化免疫系統。
  6. 骨骼健康:洋蔥中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增加骨密度,減少骨質疏鬆的風險。
  7. 抗菌作用:洋蔥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可能有助於對抗某些細菌感染。

洋蔥的營養

最佳烹飪方法以最大化營養吸收

  1. 輕度烹煮
    • 短時間快炒或輕度烹煮可以保留更多的營養成分。
    • 避免過度烹煮,以防營養流失。
  2. 生食或半生食
    • 生洋蔥或僅輕微加熱的洋蔥保留最多的營養物質,特別是維生素 C 和槲皮素。
    • 可以將切碎的生洋蔥加入沙拉或三明治中。
  3. 蒸煮
    • 蒸煮是一種溫和的烹飪方法,可以保留更多的水溶性維生素。
  4. 煎炒
    • 快速煎炒可以保留洋蔥的脆度和營養,同時增加風味。
    • 使用少量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可以幫助吸收脂溶性營養素。
  5. 燉煮
    • 雖然長時間燉煮可能會導致一些營養流失,但某些化合物(如槲皮素)在加熱過程中可能變得更容易被身體吸收。
    • 將洋蔥加入湯或燉菜中,可以將其營養成分融入整道菜餚。
  6. 搭配維生素 C 豐富的食材:將洋蔥與富含維生素 C 的食材(如檸檬汁)一起食用,可以增加鐵的吸收。
  7. 切碎後靜置:將洋蔥切碎後靜置 10-15 分鐘再烹煮,可以增加大蒜素的形成,提高其健康益處。

洋蔥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材,更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健康食品,通過合理的烹飪方法,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吸收洋蔥中的寶貴營養成分。

圖片來源:photoac

經濟低迷|家庭財政壓力大斷供保單有寬限期?停繳儲蓄保險或從供款扣費

保單斷供寬限期

斷供保單注意事項|經濟低迷,這段期間導致很多上班一族都面對沉重經濟負擔,有小朋友的家庭更是百上加斤,就會希望減少支出。財務策劃顧問梁麗雯分享斷供保險的注意事項,並講解甚麼是「寬限期」。

注意保費寬限期

最近有不少人查詢,如果保單停繳保費,會面對甚麼情況?有沒有錢可以退回?其實每一份保單,都有保費寬限期,普遍是30天,在寬限期內未繳交保費,保單是仍然生效,只要在寬限期屆滿前繳交保費,便不會影響保障範圍。

但過了寬限期仍未繳交保費,保單就會失效,在2年時間內,客戶可以複效保單,只需要提交複效申請書、健康申報表,補交回保費和利息就可以。要留意這兩年時間內,假如身體出現狀況,有了病歴,會對保單批核有影響,有機會出現不保事項、附加保費或拒絕承保的情況。

若寬限期後過了兩年,沒有申請複效,保單就會完全失效。

斷供保單注意事項

停繳現金價值保單或扣款

假如是有現金價值的保單,保險公司會自動用客户的保費儲備金戶口、現金價值、積存紅利、保單貸款繳交保費,以保障保單繼續生效,但以上項目總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仍然沒有繳交保費,保單最後仍會失效。

可能有人會問,那麼我的保單有沒有錢可以退回呢?這樣就要視乎你的保單有沒有現金價值。如果沒有,當然就沒有錢可以取回。但假如你的保單是有現金價值,申請退保就可以取回保單年度的現金價值。溫馨提示,假若大家不主動申請退保,保險公司就會自動替客戶用保單𥚃的現金價值去繳交保費。

我明白收入驟減,就自然會想開源節流。的確如果客戶經濟狀況有了變動,我們都會建議作出調整,但一定要先了解調整後的保障是否仍然足夠你的需要,否則就會得不償失了。

——————————————

財務策劃顧問梁麗雯

作者:梁麗雯,2015年加入保險行業,入行首年即奪得全公司銷售最多醫療及意外保險新晉營業員大獎,2021年成為媽媽後,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多年的經驗,為身邊的每個家庭帶來最好的保障。

更多梁麗雯理財貼士,請按【梁麗雯家庭理財心得

圖片來源:Freepik

地球一小時|與子女攜手守護地球:談永續環保 日常10大方向做起

永續環保
地球一小時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發性環保活動之一,源於 2007 年澳洲悉尼的一項創舉。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發起這項活動,呼籲人們在每年 3 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晚上 8:30 至 9:30 關閉不必要的電源一小時。
這項活動的意義遠超過單純節省一小時的電力。它象徵著全球公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以及採取行動的決心。通過同一時間關燈,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發出減少碳排放、保護地球的訊息。
地球一小時提醒我們,即使是小小的個人行動,匯聚起來也能產生巨大影響。它鼓勵人們反思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使用習慣,並在這一小時之外持續實踐環保。
隨著年年參與人數增加,地球一小時已成為喚醒全球環保意識、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台。它不僅是關燈一小時,更是點亮地球未來的希望之光。而如何向下一代傳遞永續和環保的理念,成為每個家庭的重要課題。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與子女談論這個話題,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為地球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如何與子女談永續環保?

1.從小培養環保意識

  • 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灌輸環保概念,讓他們了解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 可以通過講故事、看紀錄片等方式,讓孩子認識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

2.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

  •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使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解釋環保概念。
  • 例如:「地球就像我們的家,我們要好好照顧它,不然它會生病。」

3.強調個人行動的重要性

  • 讓孩子明白,每個人的小小行動都能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 鼓勵孩子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地球?」

4.以身作則

  • 父母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為,讓孩子看到並學習。

5.參與環保活動

  • 帶孩子參加社區清潔、植樹等環保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永續環保

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實環保?

1.節約能源

  • 隨手關燈、拔掉不使用的電器插頭。
  • 選擇節能家電和 LED 燈泡。

2.節約用水

  • 洗澡時間控制在 5-10 分鐘內。
  • 使用水龍頭時,避免水流過大。

3.垃圾分類和回收

  • 教導孩子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
  • 將可回收的物品送到回收站。

4.綠色飲食

  • 多食用當季、本地食材。
  • 減少肉類消耗,增加蔬果攝取。

5.減少使用塑膠

  • 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
  • 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水壺和餐具。

永續環保

6. 綠色交通

  • 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短距離出行可以步行或騎自行車。

7.種植植物

  • 在家中或陽台種植植物,既美化環境又淨化空氣。

8.自製清潔劑

  • 使用天然材料如檸檬、小蘇打等製作環保清潔劑。

9.二手物品利用

  • 鼓勵孩子參與舊物交換活動。
  • 購買二手物品,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10.減少食物浪費

  • 善用剩菜剩飯,製作新料理。
  • 按需購買食材,避免過量。

永續環保

創意環保活動建議

  1. 環保藝術創作:利用回收物品製作藝術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2. 綠色挑戰賽:設立家庭環保挑戰賽,如「一週無塑挑戰」,讓環保變得有趣。
  3. 環保存錢罐:將節省下來的水電費存入環保存錢罐,用於支持環保公益項目。
  4. 自製堆肥:教導孩子如何將廚餘轉化為肥料,體驗循環利用的樂趣。
  5. 環保日記:鼓勵孩子記錄每天的環保行動,培養持續的環保習慣。

環保永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生活方式。通過與子女共同實踐環保行動,不僅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更能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讓我們攜手打造一個更綠色、更美好的未來!

記住,每一個小小的環保行動,都是守護地球的重要一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行動影響下一代,共同守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

圖片來源:photoac

西芹食譜5款|清脆爽口家常菜 炒雞柳/拌粉絲/港式羅宋湯

西芹食譜5款精選

西芹食譜|西芹爽甜脆口,好適合用來炒菜。加上西芹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強飽腹感、促進腸道健康。MameShare為大家精選5款西芹食譜,大家可以嘗試用西芹炒家常菜、煲羅宋湯。

西芹食譜5款精選

西芹食譜1. 西芹炒雞柳 (食譜來源:puweichef)

西芹用來炒什麼好?最常見的配搭就是炒雞柳,簡單易煮零技巧。

西芹炒雞柳

材料:
西芹 3條
雞胸肉 1塊
紅蘿蔔片 30克
蒜片 10克
醬油 1匙
米酒 2匙
胡椒粉 1匙
粟粉 1匙

做法:

  1. 西芹刨去粗絲,劃刀切條狀,雞胸肉切條
  2. 雞肉用醬油、米酒、胡椒粉醃漬,再加點粟粉
  3. 炒鍋用少許油炒香蒜片,再放雞肉拌炒至變色
  4. 放入西芹、紅蘿蔔片翻炒均勻,再用鹽巴調味、米酒嗆香,翻炒至雞肉熟透即可

西芹食譜2. 鹹豬肉炒西芹 (食譜來源:puweichef)

如果家中有常備醃好的鹹豬肉,也可以用來炒西芹,鹹香滋味搭配爽口西芹十分好吃。

鹹豬肉炒西芹

材料:
鹹豬肉150克
西芹 2-3條
甜椒 半顆
蒜頭 4顆
米酒 2匙
雞粉 1匙
油 1匙

做法:

  1. 西芹去粗絲後切菱形片、甜椒去內膜切菱形片,蒜頭切片,鹹豬肉洗淨切片
  2. 深炒鍋,加1匙油煸香鹹豬肉,煸炒至8分熟,放蒜片炒香
  3. 放西芹、甜椒拌炒均勻,雞粉、米酒調味,稍微拌炒後,蓋上鍋蓋,燜煮1分鐘即可

西芹食譜3. 西芹獅子狗拌粉絲 (食譜來源:puweichef)

想吃得素一點,可以試一下西芹做拌粉絲,清爽又低卡。

西芹獅子狗拌粉絲

材料:
韓式粉絲 1包
西芹 2條
獅子狗 100克
紅蘿蔔絲 50克
白芝麻 1大匙
醬油 2大匙
味醂 2大匙
黑胡椒 1小匙
麻油 1大匙

做法:

  1. 粉絲稍微泡水軟化,獅子狗斜切片
  2. 西芹撕除粗絲後切成段再切成絲、紅蘿蔔切絲
  3. 滾水+點鹽、香油,先將西芹絲、竹輪、紅蘿蔔絲燙煮1分鐘撈出,再放粉絲燙煮軟化
  4. 將粉絲和所有食材混合,加醬油、味醂、香油、黑胡椒和白芝麻,拌勻即可

西芹食譜4. 西芹蘑菇鮮魷 (食譜來源:my_dish_hk_recipe)

西芹和鮮魷的口感都脆脆的,一起炒一道家常菜也很好吃。

西芹蘑菇鮮魷

材料:
西芹 1條
蘑菇 10粒
鮮魷 1條
蒜蓉粒 2粒
鹽麴 1湯匙

做法:

  1. 將材料清洗乾淨,鮮魷切成片狀,蘑菇一分為二,西芹去皮後切成片。
  2. 於鑊中加入油,以慢火將蒜蓉粒炒香,然後加入西芹及蘑菇炒香。
  3. 然後加入鮮魷炒香,再加入鹽麴調味即可。

西芹食譜5. 港式羅宋湯 (食譜來源:kiuu922)

西芹除了可以用來炒菜,還是一道經典西湯–港式羅宋湯的必備食材之一,味道酸甜可以去除西芹的草青味。

港式羅宋湯

材料:
牛肋條 300g
洋蔥 半個切粒
西芹 200g切粒
甘荀 250g切粒
椰菜 半個切碎
罐裝蕃茄 400g
蒜頭 4瓣
水 1200ml

調味料:
月桂葉(Bay leaf) 3片
茄膏 5茶匙
檸檬汁 2茶匙
蕃茜碎(Parsley) 適量
砂糖 1茶匙
鹽、黑胡椒碎 適量

做法:

  1. 牛肋條浸水30分鐘去除血污,印乾水份。
  2. 下油開鍋,煎封牛肋條至每邊焦香,下茄膏、洋蔥粒和蒜粒炒香。
  3. 加入香葉、西芹、椰菜和甘荀粒炒勻,倒入罐裝番茄和清水,煮沸後合蓋煮2小時。
  4. 加入檸檬汁,下砂糖、鹽和黑胡椒碎調味;可加入額外茄膏;熄火,加入蕃茜碎即成。

延伸閱讀:西芹|綠色營養寶庫的健康秘密與烹飪指南

Rummikub魔力橋是甚麼?一文睇晒玩法、課程、APP、比賽

大家有沒有聽過「Rummikub」魔力橋呢?桌遊Rummikub是訓練邏輯思維的數字遊戲,當中更結合了一點的撲克牌和麻將元素!今次帶你一文睇晒Rummikub魔力橋的玩法、課程、APP、比賽!

Rummikub魔力橋玩法

Rummikub魔力橋有1到13的數字牌及兩張可以取代任何數字的「萬用牌」,玩家的目標是需要盡快將自己所有牌打出,最快出完牌的人為贏家,卻未有贏家,就會計算自己手上牌的失分。

每位玩家先抽14張牌,剩餘的牌即為抽牌堆;玩家第一輪需要打出至少30點的牌,牌的組合必定要是相同數字或者一系列順序的牌。之後回合,玩家可以有三種選擇,一是重新組合桌面上的牌;二是用自己的牌組成相同數字或者一系列順序;三是從抽牌堆中抽牌。

Rummikub魔力橋課程

​香港桌上遊戲教育​學苑設Rummikub 魔力橋比賽訓練課程,小朋友可以掌握遊戲規則,加強訓練、學習不同戰略技巧。課程每1.5小時,一班有4-8人!

學苑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438-444號金鵝商業大廈23樓A室

詳情:按此

Rummikub魔力橋APP

如果小朋友想玩Rummikub魔力橋,但大家剛好又沒有空,其實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使用Rummikub魔力橋APP!以下APP是免費的!

Android:Rummikub

iOS:Rummikub

Rummikub魔力橋比賽

Rummikub魔力橋是有世界賽的,而上年已於2024 年 9 月 6 日至 9 日在波蘭舉行!不過,今次我們先看看香港的比賽!

Rummikub魔力橋比賽1.香港桌上遊戲教育學苑會Rummikub 精英盃

香港桌上遊戲教育學苑會舉辦「Rummikub 精英盃」,不過最近首場初賽經已完成,大家可以留意後的比賽詳情!

詳情:按此

孩子自信/自卑/自大取決於父母 家長應思考3大問題

自信

自信心是天生的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性情,但孩子是否有自信,還是自卑、自大,原來取決於個人經歷?家長可以透過實際的行為提升孩子的自我評價,從而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正向家長教育專家辰民爸爸與大家剖析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養成的,並分享引導孩子學習的核心問題。

心理學家對自信的理解和界定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讀,自信被理解為內在思維過程(即是自我意識)對自己人格的積極認識;在不斷經歷這種思考過程後,你會思考「我是誰或我是甚麼?」這類問題。

而不同的心理學家對自信的理解和界定不盡相同。著名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Harold Maslow在需要層次理論中指出,自信是自尊需要獲得滿足時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

另一位心理學家Stanley Coopersmith認為自信是個人的,人會持續地對自己作出評價,反映了他們有多大程度上認為自己是能幹、重要和有價值的,也反映了人們是否讚許自己,顯現了對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價值的信心。

英國心理治療師Adam J. Jackson指出,自信既是一種持久的人格傾向,也是一種隨環境調整的易變的自我評價狀態。

精神醫學教授Michael Franz Basch則認為自信是人對自己的感覺,關鍵在於「能力的經驗」(the experience of competence)。

雖然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結論,但不難發現關鍵在於個人經歷自我評價

自信

個人經歷與自我評價的關係

例子一:

假如某個人每天做相類似的事,大部分事件都能獲得認同、認可、鼓勵及成功,持續的行為習慣會讓一個人提升自尊感和獲得「能力的經驗」,這從而轉化成「我能夠」和「我可以」的自我評價,從而學會尊重自己,肯定自我變成自信。

例子二:

假如某個人每天做相類似的事,大部分事件都被批評和責罵,持續的行為習慣會讓一個人產生挫折感,久而久之變成自卑感,從而轉化成「我不能」的自我否定評價,從而變成退避自卑

例子三:

假如某個人每天做相類似的事,大部分事件都是一個人面對,沒有從經歷中獲得別人的反饋和肯定,患得患失,持續的行為習慣會讓一個人產生自我懷疑感,「我可以嗎?」這種自我懷疑評價出現,從而變成缺乏勇氣的保守思維。

回想起我的成長經歷,我是屬於第三類例子,大部分事情我不會說我不能,但同樣我也沒有足夠的信心說我能行,這種自我懷疑令我更害怕面對錯敗,從而令我對某些事情失去自發性和積極性。所以貌似有自信的人並不代表真的有信心,我們要看懂一個人對一些事物的態度,然而你又認為自己是屬於那一種?

作為父母,你的孩子又正在經歷哪種成長軌跡?

自卑其實是自大的根源

當然有些家長會說,我孩子過份自信,甚至自大,這又屬於哪一種?心理學家加藤締三曾經提出「自卑感會促使人們轉而變得自大」的觀點。此外,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也指出:「自大的人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在行為舉止上忽略別人以至社會的知覺,只受到自己需求的支配,卻忽略別人的存在。」

眾多心理學家也認為「自卑」其實就是自大的根源,然而自卑的形成和童年中的身心發展有很深的關係,童年中若有受到忽視和過度批評,長大後所投射出來的型態就會偏向自大和不能面對挫敗。

自信

引導孩子前 爸媽須先思考3個問題

為甚麼說那麼多關於信心的理論?是因為我發現普遍家長希望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和動力,但同時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孩子越長大,學習動力又會相應下降,為甚麼出現這種背道而馳的原因?會不會他們在學習上正在經歷例子二和三?

當然,我們所說的學習不光是讀書和做作業,孩子在生活上的觀察、提問、考究及應用,以至家長相對應的帶動、回答、協作和激勵,也是一個正面學習循環和經歷,所以學習在生活上根本是無時無刻發生,而且這是一個持續成長發展的要素。

故此鼓勵大家在平日引導孩子學習中,必須先思考以下3個問題:

  1. 如何讓孩子在學習時建立正向心態,讓他產生能力和好奇心?
  2. 如何有效運用「外在激勵」推動孩子學習效能,但同時能鞏固孩子的學習心,不要讓孩子放錯焦點在激勵的價值上?
  3. 如何平衡家長在孩子學習的參與度,過多的參與容易變成依賴,過少容易讓孩子挫敗,怎樣協助才是正確?

自信

當然,學習路上還有很多理論和方法,例如如何運用制約和產生心流等,但我深信只要你能掌握以上3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你的孩子定能在學習上建立自信,我們一起努力!

圖片來源:freepik

——————————————

作者:梁辰民(辰民爸爸),正向家長學院總監及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擁有豐富家庭教育資歷: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碩士、美國PDA正面管教協會家長及學校雙證講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兒童及心理發展講師等。致力推動正向育兒態度,曾任ViuTV、中央電視台節目嘉賓,多年間為250+所學校成立家長學堂並開辦家長講座和工作坊,累積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

辰民爸爸主頁:【Facebook】【YouTube

更多辰民爸爸分享正能量育兒技巧,請按【育兒辰話

春季美味|蘆筍的營養寶藏:健康效益與烹飪秘訣全攻略

蘆筍Asparagus

蘆筍Asparagus,這種優雅纖細的蔬菜,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更是一座蘊含豐富營養的寶庫。無論是作為主菜的配菜,還是單獨享用,蘆筍都能為我們的飲食增添營養和美味。讓我們在蘆筍當造的春季裡,盡情享受這份大自然的饋贈,為自己的健康生活增添一抹亮麗的綠色。

蘆筍的營養價值

蘆筍富含多種重要的營養素,使其成為一種極具價值的健康食品:

  1. 維生素 K:有助於血液凝固和骨骼健康。
  2. 葉酸:對細胞分裂和 DNA 合成至關重要,特別適合孕婦。
  3. 維生素 C:強大的抗氧化劑,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4. 維生素 A:有助於視力健康和免疫功能。
  5. 纖維:促進消化健康,有助於控制血糖。
  6. 蘆丁: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心臟健康。
  7. :支持甲狀腺功能和免疫系統。

蘆筍的保健功效

基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蘆筍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

  1. 心臟健康:豐富的葉酸和維生素 B6 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
  2. 孕期營養:高含量的葉酸對胎兒神經管發育至關重要。
  3. 抗炎作用:蘆筍中的蘆丁和其他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減少體內炎症。
  4. 消化健康: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
  5. 減重助手:低卡路里高纖維的特性使蘆筍成為理想的減重食品。
  6. 抗衰老:豐富的抗氧化物質有助於對抗自由基,延緩衰老過程。
  7. 利尿作用:具有天然的利尿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鹽分和液體。

蘆筍的最佳食用時節

蘆筍的生長季節通常在春季,具體時間因地區而異:

  • 溫帶地區:通常在 3 月下旬到 6 月中旬是蘆筍的當造期。
  • 亞熱帶地區:可能會有更長的生長季節,甚至全年都有供應。
  • 本地蘆筍:選擇當地生產的蘆筍可以確保最佳的新鮮度和營養價值。

蘆筍Asparagus

如何挑選優質蘆筍?

要挑選最佳品質的蘆筍,可以遵循以下技巧:

  1. 外觀:選擇莖稈筆直、顏色鮮亮的蘆筍。
  2. 頭部:蘆筍頭部應緊密、緊實,不應有開花跡象。
  3. 莖稈:避免選擇有木質化或乾裂跡象的莖稈。
  4. 粗細:根據個人喜好和烹飪方法選擇粗細,但應保持一致性。
  5. 新鮮度:掰斷莖稈底部,應該容易斷裂且內部水分充足。
  6. 氣味:新鮮的蘆筍應該有淡淡的清香,避免選擇有異味的。

蘆筍Asparagus

最佳烹飪方法

為了最大化蘆筍的營養吸收,可以考慮以下烹飪方法:

  1. 快速蒸煮
    • 保留最多的營養素和口感。
    • 蒸 3-5 分鐘,直到蘆筍變成鮮亮的綠色且稍微變軟。
  2. 輕炒
    • 用少量橄欖油快速翻炒 2-3 分鐘。
    • 可以添加大蒜或檸檬汁增添風味。
  3. 烤製
    • 刷上橄欖油,撒上鹽和胡椒,在 200°C 的烤箱中烤 8-10 分鐘。
    • 烤製可以增加蘆筍的甜味和風味。
  4. 生食
    • 新鮮的嫩蘆筍可以生食,保留最多的營養。
    • 可以切片加入沙拉或製作蘆筍 carpaccio。
  5. 搭配健康脂肪:與橄欖油或牛油果一起食用可以提高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6. 避免過度烹煮:過度烹煮會破壞維生素 C 和其他水溶性維生素。
  7. 保留整根:整根烹飪可以減少營養流失,保持口感。

蘆筍不僅是一種美味可口的蔬菜,更是一種營養豐富、健康效益顯著的超級食品。通過了解其營養價值、保健功效,並掌握正確的挑選和烹飪方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綠色精靈帶來的健康福利。

圖片來源:photoac

淨化居所|7 步驟清除家中負能量 重塑幸福安寧的生活空間

清除家中負能量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家是我們的避風港。然而,有時我們會感到家中充滿了看不見的「負能量」,影響我們的心情和生活質量。究竟什麼是家中負能量?如何清理它?趁周末大掃除,學習如何創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家居環境。

什麼是家中負能量?

家中負能量是指在居住空間中積累的不良氛圍或能量場,可能源於:

  1. 長期積累的雜物和混亂
  2. 家庭成員間的衝突或緊張關係
  3. 過去的不愉快經歷或記憶
  4. 缺乏自然光和新鮮空氣
  5. 過度使用電子設備造成的電磁場干擾

這些負能量可能導致家庭成員感到壓抑、焦慮或不舒服,影響整體生活質量。

清除家中負能量

如何清理家中負能量?7步驟淨化你的居所

1. 大掃除和斷捨離

  • 徹底清潔每個角落
  • 整理並丟棄不需要的物品,如已壞的家電、已不會再穿的衣飾
  • 重新組織空間,創造整潔有序的環境

2. 引入自然元素

  • 增加室內植物,淨化空氣
  • 打開窗戶,讓陽光和新鮮空氣進入
  • 使用天然材料的家具和裝飾品

3. 調整光線和色彩

  • 增加自然光源或使用柔和的人工照明
  • 選擇能量積極的顏色,如淺藍、綠色或黃色
  • 避免過於昏暗或刺眼的燈光

4. 使用淨化工具

  • 點燃香薰蠟燭或精油擴香機
  • 使用喜馬拉雅鹽燈淨化空氣
  • 擺放水晶,如紫水晶或白水晶

5. 聲音療癒

  • 播放輕柔的自然音樂或冥想音樂
  • 減少噪音污染,創造寧靜的空間

6. 能量清理儀式

  • 使用鼠尾草進行薰香淨化
  • 進行冥想或祈禱,設定積極的意圖
  • 在家中各個角落灑鹽水,象徵性地清除負能量

7. 維持正面氛圍

  • 鼓勵家庭成員間的和諧溝通
  • 常常表達感恩和愛
  • 創造溫馨的家庭儀式,如每週一次的家庭聚餐

清除家中負能量

清理家中負能量的好處

  1. 改善心理健康:減少壓力和焦慮,提升整體心情
  2. 增進家庭關係:創造和諧的氛圍,促進家人間的溝通
  3. 提高睡眠質量:在清淨的環境中更容易入睡和保持深度睡眠
  4. 增強創造力和生產力:正面的環境有助於思考和工作效率
  5. 促進身體健康:減少因環境因素引起的頭痛、疲勞等症狀
  6. 吸引正面能量:清理負能量後,更容易吸引好運和機會
  7. 提升自我意識:通過整理環境,反思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清理家中負能量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清潔,更是一種心靈的淨化過程,以創造一個充滿正能量、和諧舒適的生活空間。家是我們生活的中心,保持它的清淨和正面能量對我們的整體幸福感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freepik

復活節Egg Hunt獵蛋5大好去處!愉景灣沙灘獵蛋奇兵/親子意式餐廳尋蛋

4月20日就是復活節,如果大家想為子女在復活節找活動,可以去Egg Hunt!復活節尋蛋是復活節的象徵性活動,兒童找彩蛋是有友誼、關愛和祝願的意思。今次MameShare為大家整合了幾個復活節Egg Hunt好去處,適合的話就要趕快報名參加!

復活節5大Egg Hunt好去處!

復活節Egg Hunt好去處1.愉景灣沙灘獵蛋奇兵暨嘉年華2025

「愉景灣沙灘獵蛋奇兵暨嘉年華2025」在4月18日至19日期間舉行,3至10歲小朋友掘出埋在沙灘中的彩色復活蛋,有機會贏取逾數萬份精美奬品及特別大奬!而每個年齡組別的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活動時間,小朋友須於獵蛋時間開始前45分鐘抵達愉景廣場報到及換領歡迎禮品包!

持有獵蛋通行證的小朋友參加者可享以下:

  • 獵蛋奇兵歡迎禮品包乙份(包括掘蛋工具及紀念品)
  • 免費參加獵蛋遊戲乙節(讓一名3至10歲小童入場,為3至4歲小童而設的組別亦包括一名18歲或以上同行監護人)
  • 「愉景灣復活節嘉年華」遊戲證乙張:免費參加當日之「愉景廣場充氣樂園」

持有獵蛋通行證套票的小朋友參加者可享以下:

  • 獵蛋奇兵歡迎禮品包乙份(包括掘蛋工具及紀念品)
  • 免費參加獵蛋遊戲乙節(讓一名3至10歲小童入場,為3至4歲小童而設的組別亦包括一名18歲或以上同行監護人)
  • 「愉景灣復活節嘉年華」遊戲證乙張:免費參加當日之「愉景廣場充氣樂園」 $50 愉景灣禮券乙張 免費參與「TeamUnlock+」的愉景灣復活節網上大冒險追蹤遊戲乙節(最多可供6部電話登入參與)

報名日期:3月19日上午10時起

「獵蛋通行證」行政費: 小童$298

「獵蛋通行證套票」行政費:小童$398

日期及時間:2025年4月18至19日10:30 – 18:30

地址:大白灣沙灘、愉景廣場及愉景北商場

詳情:按此

復活節Egg Hunt好去處2.馬灣復活節採蛋節

馬灣復活節採蛋節由大家樂主辦,馬灣復活節採蛋節於2025年4月19日在馬灣東灣泳灘舉行,每個採蛋時段都有超過4,000隻復活節彩蛋及合共多過50,000份獎品,好像是巧克力、糖果、現金券、挪亞方舟主題公園門票獎! 而除了有沙灘採蛋環節,當日仲會有表演及攤位遊戲!

費用:

單人門票:$200

3人家庭套票:$550

4人家庭套票:$650

日期及時間:2025年4月19日12:00-17:00

地址:馬灣東灣泳灘

詳情:按此

復活節Egg Hunt好去處3.親子意式餐廳Cafe Roma復活節尋蛋夢遊仙境

親子意式餐廳Cafe Roma位於馬灣沙灘旁,在復活節一連兩個週末推出沙灘尋蛋活動「復活節尋蛋夢遊仙境」,每個報名時段包括1.5小時用餐時間及30分鐘尋蛋時間。活動分為幾部分:

玩 PLAY:每節30分鐘沙灘尋蛋,適合2歲至10歲的小朋友 (可有一位家長陪同)

食 EAT:享用王牌兒童套餐一份

飲 DRINK:同行家長可享啤酒一杯

穿 WEAR:化身為復活節主題角色,競逐最佳服飾奬

送 GIFT:每位參加者均可獲贈精美禮物

不過要留意,週末及假日於餐廳堂食設有最低消費,每位成人為$150,可於餐廳餐牌單點食物及飲品。(不包括活動費用)

費用:每位兒童及一名同行成人$248

日期及時間:2025年4月12日至13日、4月18日、4月20日、4月21日 11:00-19:30

地址:馬灣沙灘旁

詳情:按此

復活節Egg Hunt好去處4.美孚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傳統

美孚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每年復活節都會舉行一次尋蛋活動,今年4月16日至17日會有「復活蛋蛋又再尋」活動,歡迎6歲以上人士參加!不過要留意,活動只限櫃檯報名,名額只有100個!

費用:全免

日期及時間:4月16日至17日15:30-17:30

地址:荔枝角美荔道33號美孚政府綜合大樓四及五樓 香港小童群益會美孚中心

詳情:按此

復活節Egg Hunt好去處5.FunKids 復活尋蛋 • 跑2025

FunKids將於2025年4月18日舉辦一場尋蛋活動,2022-2015年出生的小朋友就可以參加,小朋友在活動場地的各個角落尋找不同的彩色蛋;每個蛋都有獨特的獎品和驚喜等待發現!現場亦設有攤位遊戲、工作坊、面部彩繪及親子遊戲區,包小朋友玩得開心!

費用:$220

截止報名日期:2025年3月31日

日期及時間:2025年4月18日

09:00-11:00 (2019-2018年組別)

11:00-13:00 (2017-2015年組)

13:00-17:00 (2022-2020年組)

地址:南華體育會 – 賽馬會運動場(銅鑼灣加路連山道88號)

詳情:按此

不參加媽媽聚會居然要理由?如何在聚會與自我時間中取得平衡

媽媽聚會

最近瀏覽網上書店時,發現了一本韓國媽媽寫的書《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教養世界中的獨特人際關係》,心想不參加就不參加喇!點解需要理由呢?!可能日韓文化都比較著重「客氣」,所以媽媽們都比較有人際關係壓力吧!雖然自己有一子一女都已踏入青春期,但從未參加過媽媽聚會,他倆讀幼稚園時,學校旅行我都有陪伴,見到其他媽媽我也有點頭打招呼,但唔熟就唔會傾偈,見多幾次,知道對方是XXX媽媽,適合寒暄一兩句就會寒暄,不然我就會沉默是金,小朋友返學交朋友,媽媽不一定要與孩子的同學媽媽交朋友。

至於家長WhatsApp群組,孩子小學時,我也有加入,但當中的內容,都是「某某同學今天請了假,可以分享功課表嗎?」;所以到中學,我不知道是否仍有這些groups,但我沒有加入就是了!

不過,《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教養世界中的獨特人際關係》居然能出版成中文書而不只限於韓文,可見愈來愈多媽媽有此困擾吧!不然怎會有出版社肯冒蝕錢之險出書呢!

香港媽媽也會有這種社交壓力嗎?總感覺土生土長的港女對任何關係都比較灑脫,合則來不合則去,但可能始終關係到孩子,那些親子活動、孩子同學生日會、媽媽茶聚或是家教會活動,若孩子希望母親參與,媽媽總要「畀面」出席吧?!然而,並非所有媽媽都熱衷於這樣的聚會。媽媽們可能各有不願參加聚會的原因,那麼,如何在社交需求和個人空間之間找到平衡?

不參加媽媽聚會的常見理由

  1. 時間安排衝突:工作、家庭和孩子的學習活動已經佔據了媽媽大部分時間,額外的社交活動,可能會讓本就緊湊的日程表變得更加擁擠。
  2. 精力不足:照顧孩子和家庭已經耗費了大量精力,很多媽媽可能會感到疲憊不堪,沒有額外的精力參與社交活動。
  3. 經濟壓力:一些聚會可能涉及餐飲、購物或其他花費,這對家庭預算有限的媽媽來說可能是一種負擔。
  4. 社交焦慮:並非所有人都善於社交。一些媽媽可能會感到緊張或不自在,特別是在不熟悉的群體中。
  5. 育兒理念差異:在媽媽群體中,育兒方式和理念的差異可能導致不愉快的討論或爭論,使一些媽媽選擇避免這樣的場合。
  6. 對比心理:聚會中難免會有相互比較的情況,無論是孩子的成績、家庭條件還是個人成就,這種無形的壓力可能讓一些媽媽感到不適。
  7. 需要獨處時間:媽媽也須要一些獨處的時間來放鬆和自我充電,而不是將所有空閒時間都用於社交。
  8. 家庭優先:一些媽媽可能更願意將有限的空閒時間用於陪伴家人,而不是參加外部社交活動。

媽媽聚會

如何平衡社交需求和個人空間?

  1. 選擇性參與:不必參加每一次聚會。選擇那些真正感興趣或有價值的活動參加。
  2. 設定界限:明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限制,學會說「不」,不要勉強自己。
  3. 尋找替代方式:如果面對面聚會壓力太大,可以考慮通過線上群組或社交媒體保持聯繫。
  4. 創造小型聚會:與少數志同道合的媽媽朋友組織小型聚會,可以減少社交壓力,增加交流的質量。
  5. 培養個人興趣:將一些時間用於發展個人興趣愛好,這不僅能充實自我,還能在未來的社交中提供話題。
  6. 與家人溝通:與家人坦誠交流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尋求理解和支持。
  7. 自我關愛: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適當的獨處和放鬆時間是必要的。

其實,不只媽媽聚會,而是任何聚會,只要問一問自己,離開那會場後,自己是否感到壓力和疲憊,那就知道自己應碼應該出席下一次了!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和處境。不參加媽媽聚會並不意味著不合群或不善社交,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和時間管理的選擇。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自己的需求,在社交和個人空間之間找到平衡,這樣才能以最佳狀態面對家庭和育兒的挑戰。始終,做一個快樂的媽媽,比做一個完美的媽媽更重要。

圖片來源:photoac

媽媽聚會

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教養世界中的獨特人際關係》詳情:按此

撰文:BallsyMami – 中年媽媽,認為「教養 ,不為養兒防老,只為免老來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