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6

3.30中環全城有機日|現場必買$1有機菜優惠 有機工作坊/遊戲攤位/打卡位

全城有機日

想體驗綠色生活,不少人會選擇有機美食、享受健康飲食。全城有機日會在3月30日在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舉行,設置多個攤位、遊戲攤位、打卡位,還有$1有機菜等優惠,大家不妨去支持本地農業發展。

全城有機日2025 | 3.30中環大型有機市集嘉年華

今年的全城有機日以「天農之樂:天賜有機,家享農樂!」為主題,強調大自然可以令每個家庭享受健康、美味的農作物。現場匯集了超過100間本地有機農場、漁場和有機零售商設置攤位,讓中環遮打道變身成大型有機市集、嘉年華。

全城有機日 | 現場攤檔獨家優惠 必買$1有機蔬菜包

眾多攤檔當日會推出特別優惠,包括限量$1有機認証蔬菜包(限量500份)、美思工房SPOUT 雙鴨嘴24cm易潔不銹鋼煎鍋以2折$153發售(原價:$768)、Kimature純天然精油香氛療癒套裝:任選3枝10ml精油,即送冷噴霧化免水免線香薰機 (價值HK$1080)等。

全城有機日

全城有機日 | 必玩打卡區+互動遊戲 參加種植體驗活動

 活動當日另一亮點就是「HiPP喜寶有機農莊」,大家可以在鬧市中感受有機農田的氛圍。現場會有有機蔬菜田莆,展示近距離觀察有機作物的生長過程,小朋友可以在互動遊戲中親身體驗農耕樂趣。完成遊戲,大家還有機會獲得HiPP驚喜禮品,以及免費派發的雪糕。

全城有機日2025

  • 日期: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
  •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 地點: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

圖片來源: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中醫建議金銀花茶抗春燥流感 紓緩咽喉乾燥疼痛+口舌生瘡

春燥

春燥要飲金銀花茶|中醫學的春季養生防病原則是:首要護肝,次為補腎,再次為健脾胃。在中醫的五行學説中,肝屬木,應春季;腎屬水,水生木;所以春季養生必須以養肝為主,補腎為輔。因為水生木之故,水足木則自然長得好,中醫學中稱之為「滋水涵木」。

另外,健脾胃是春學抗病調養身體的重點,脾胃屬土,木要長得好,除了要水足之外,土壤好也很重要,脾胃之於肝,脾胃就是肝的土壤,因此,養肝必須脾胃來配合。所以,春學的養生抗病主軸就是肝、腎、脾胃一起調攝。

春季的飲食調養宜分期:

  • 早春時期:宜多選用性質略偏溫熱的食材。如牛、羊、茼蒿菜、紅棗、鹿肉等、韭菜、雞等。
  • 春季中期:注意保暖,不宜過於進補,也不宜吃易上火之物。多喝水,少打邊爐、少辛辣、煎炸食物。
  • 春季晚期:飲食原則為以清淡為主,並注意補充足夠維他命,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多吃水果,因水果中所含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對增強體質有益。

春季的飲食調養:

春季忌食生冷油膩之品,不宜過吃酸味之物。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形成「木剋土」格局。肝脾不調者在多疫病之時(如新冠病毒、流感),比沒有肝脾不調者更易得病。 春季時人體內的「熱」會較旺;另外,在春季之時肝、膽、胃腸積蓄的內熱「爆發」,易導致「春燥」的出現。

金銀花茶紓緩喉嚨痛
何謂「春燥」?

春燥指在春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中醫認為,春燥跟秋燥一樣,也有温燥和涼燥之分,根據食物屬性寒、熱、温、涼去選擇適合先己體質的食材是預防春燥的關鍵。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令人容易急躁、出現上火等春燥反應。

要如何預防春燥呢?

應從調內在去降火做起,所以,春季的飲食對維持身體健康及抗病來說是最重要的。 規律飲食有助祛火潤燥

春季中不不要飢一頓、飽一餐地進食,減少大魚大肉及少吃肥膩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小心患上春燥感冒:

咽喉乾燥疼痛,眼睛紅赤乾澀,口舌生瘡,食欲不振,大便乾結,小便黃等。


金銀花茶清咽湯

以下茶療有助改善以上症狀。
材料:菊花、金銀花各10克,生甘草、胖大海各6克。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1劑。
功效: 具有疏散風熱、利咽清音之效。可改善春季常見的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所致咽痛音啞、口燥乾咳等。

 

作者:註冊中醫師許懿清博士,常於各大報章、雜誌及專欄分享中醫美顏及養生資訊,並著有19本中醫養生食療書藉。近年創立中醫養生美顏品牌「懿 YI BEAUTÉ」,結合中藥護膚概念及超過10年的行醫經驗,親自設計及監製一系列的中藥護膚品及養生茶包。

Facebook:許懿清中醫師懿 YI BEAUTÉ

更多許醫師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許懿清中醫師健康資訊

青春期的迷惘|爸媽7步喚醒曾經活潑孩子的熱情與動力

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充滿變化和挑戰的階段。許多父母發現,他們曾經活潑開朗、充滿熱情的孩子突然變得沒有熱情、缺乏動力。這種情況不僅讓父母感到困惑和擔憂,也可能對孩子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這個階段的孩子,受荷爾蒙影響,孩子的情緒起伏變得劇烈,性情也彷彿脫胎換骨;他們亦開始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經常與父母唱反調。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難堪,甚至萌生放棄的念頭。其實,青春期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我們都曾經歷過,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了吧。

青春期缺乏熱情和動力的可能原因

  1. 生理變化:青春期的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情緒波動和疲勞感增加。
  2. 成長壓力:學業、社交關係和自我認同等方面的壓力可能使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3. 睡眠不足:青少年的生理時鐘變化可能導致晚睡晚起,影響日間表現。
  4. 過度刺激:社交媒體和電子設備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注意力分散和動力下降。
  5. 缺乏目標:對未來感到迷茫可能導致當下缺乏方向感和動力。
  6. 自尊心問題:青春期的外表變化和同儕壓力可能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7. 家庭環境:家庭氛圍緊張或父母期望過高可能使孩子感到壓力過大。

青春期

子女步入青春期,爸媽往往感到措手不及,我們彷彿要重新認識曾經熟悉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對家人表現出不敬;面對責任時顯得懶懶閑;對生活、學校或周遭的人抱持負面態度或躺平;在情感上與人疏離,情緒忽冷忽熱,卻說不出箇中緣由。

事實上,青春期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關鍵時期,若爸媽能夠忍耐到底、堅守原則,在這段拉鋸戰中陪伴孩子,訂立他們的品格、行為和態度基準,就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7步激勵子女而不過分施壓

1.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

  • 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 避免批評和指責,以理解和支持的態度回應
  • 創造輕鬆的交談環境,如一起散步或做飯時聊天

2.幫助設定適當的目標

  • 鼓勵孩子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
  • 將大目標分解成小步驟,增強成就感
  • 肯定進步,而不僅僅關注結果

3.培養興趣愛好

  • 支持孩子探索不同的興趣愛好
  • 提供資源和機會讓孩子深入發展興趣
  • 欣賞孩子在興趣領域的努力和成就

4.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 鼓勵規律的作息時間
  • 限制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
  • 促進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

青春期

5.給予適當的自主權

  • 讓孩子參與制定與自己相關的決策
  • 尊重孩子的隱私和個人空間
  • 在安全的範圍內允許孩子犯錯和學習

6.示範積極的生活態度

  • 父母以身作則,展現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
  • 分享個人克服困難的經歷
  • 一起參與有意義的活動或志願服務

7.尋求專業幫助

  • 如果情況持續或惡化,考慮尋求心理諮詢
  • 與學校輔導員合作,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 參加親子工作坊,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

青春期的種種變化可能讓父母感到措手不及,但這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通過理解、耐心和適當的引導,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重新找到熱情和動力。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成長的步伐也各不相同。保持開放和支持的態度,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相信他們終將找到自己的道路。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這個階段的重要性,以耐心和智慧引導孩子,共同跨越這個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找到人生的熱情和動力,並讓孩子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家人永遠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圖片來源:freepik

復活節好去處|黃埔乒乓球挑戰賽贏獎盃 體驗試玩打卡萌兔裝置

黄埔乓Fun挑戰賽

復活節好去處|乒乓球就像跳動的復活蛋,今個4月黃埔天地融合了兩個元素,將舉辦「黄埔乓Fun挑戰賽」,打造以復活蛋圖案點綴的賽場。小朋友可以去參加挑戰賽、乒乓球試玩體驗,還可以畫復活彩蛋,一起歡度復活節。

復活節好去處 | 1. 復活萌兔藝術裝置 「躍動乒乓」互動打卡位

黃埔天地在今個復活節設置「躍動乒乓」互動打卡位、復活萌兔藝術裝置,用以乒乓球融入復活節、彩蛋圍繞四周,有俏皮復活兔跳入巨大化的乒乓球拍,營造出節日場景。大家除了打卡,還可以拿起旁邊的球拍擊球,一起歡度復活節。

復活節好去處 | 2. 黄埔乓Fun挑戰賽 爭奪獎盃獎金

當復活蛋與乒乓球巧妙結合,黃埔天地特別打造出以復活蛋圖案點綴的賽場,舉辦「黄埔乓Fun挑戰賽」。挑戰賽現正招募年滿6歲至12歲的小學生參加,比賽將於4月18日至21日舉行,按照年齡及性別分為6個主要組別,並劃分初賽、複賽、準決賽和決賽4個階段。無論是新手,還是校隊的高手都可以參加,一起爭奪獎盃和高達港幣$1,000獎金。

  •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4月7日
  • 比賽地點:黃埔天地時尚坊MTR層
  • 比賽日期及時間:初賽4月18/19/20日(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7時);複賽及準決賽4月21日(上午11時00分至下午6時)
  • 冠軍戰及頒獎典禮:4月21日(下午6時至7時半)
  • 各組別名次及獎項:冠軍:獎盃及港幣$1,000獎金;亞軍:獎牌及港幣$500獎金;參賽獎勵:所有參賽者均可獲得活動主題紀念證書
  • 報名:按此

復活節好去處 | 3. 免費乒乓體驗環節 享受體育樂趣

大家還可以參加免費乒乓球試玩體驗,活動設有4張乒乓球桌,其中3張是預約制,大家可以提前在網上預約,每節30分鐘。而第4張則有自動發球機,大人小朋友可以即場排隊挑戰。

黃埔乓Fun挑戰賽

復活節好去處 | 4. Egg Pong 彩蛋工作坊 發揮創意畫彩繪

復活節又怎少得復活蛋,黃埔天地將會舉行「Egg Pong彩蛋工作坊」,可以親手創作畫復活蛋,大家只要在商場消費任何金額就可以參加。

黃埔乓Fun挑戰賽

  • 日期:4月12至13日、18至21日、26至27日
  •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6時
  • 換領時間:當日上午11時起至換完即止
  • 換領地點:時尚坊地下禮賓處
  • 換領方法:憑於黃埔天地商舖以電子貨幣消費任何金額之即日單一機印發票,及對應商戶之電子貨幣付款存根或交易記錄頁面,即可換領工作坊入場券乙張。每日名額有限,換完即止。

圖片來源:黃埔天地

設立情緒邊界|父母向子女訴苦7大危害與正確親子溝通之道

情緒邊界-訴苦

在現代社會中,父母面臨著工作、生活和育兒的多重壓力。有時,他們會不經意地向子女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困擾。然而,這種看似無害的訴苦行為,實際上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一項發表在《兒童發展》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當父母對孩子訴說家庭經濟壓力後,孩子隨即產生懷疑和不安,並降低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自尊心。現正大熱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中也提出:「如果爸媽一直哭,孩子就會蒙上陰影」。

父母向子女訴苦的危害

  1. 角色錯位:當父母向孩子傾訴煩惱時,實際上是在無形中將孩子推向了成人的角色。這種角色錯位會給孩子帶來過重的心理負擔,迫使他們過早地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2. 情緒負擔: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尚未成熟,難以處理成人世界的複雜問題。頻繁接收父母的負面情緒可能導致孩子產生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3. 安全感缺失:父母是孩子的主要依靠。如果孩子經常聽到父母訴說自己的無助和困境,可能會感到不安全,失去對世界的基本信任。
  4. 自我價值感降低:有些父母會在訴苦時不經意地責備孩子,如抱怨因為孩子而失去了事業發展機會。這會讓孩子產生自責情緒,降低自我價值感。
  5. 壓抑天性:為了不增添父母負擔,孩子可能會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緒,長期下去可能導致性格扭曲。
  6. 親子關係失衡:過多的訴苦會模糊親子之間的界限,使孩子無法在一個健康的家庭結構中成長,影響其未來的人際關係發展。
  7. 生命力流失:承擔過多成人世界的煩惱會消耗孩子的精力和活力,減少他們探索世界、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動力。

情緒邊界-訴苦

父母向子女訴苦看似是一種情感宣洩,實則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成長環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隱藏所有的困難和挑戰,而是要學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既能夠分享生活的真實面,又不會給孩子帶來過重的心理負擔。

正確的溝通方式

1.區分適當的分享與過度訴苦 

  • 適度分享家庭情況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但要注意分享的內容和方式。
  • 避免詳細描述令人不安的財務問題或婚姻矛盾。

2.尋找適當的傾訴對象

  • 與配偶、朋友或專業心理諮詢師交流,而不是向孩子傾訴。
  • 建立自己的社交支持網絡,緩解情緒壓力。

3.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 在孩子面前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 分享克服困難的經驗,傳遞正能量。

4.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溝通方式

  • 對年幼的孩子,保持簡單明了的表達。
  • 對青少年,可以適度分享一些生活挑戰,但重點是討論解決方案。

5.留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 給予孩子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機會。
  • 認真對待孩子的擔憂,不要輕視或否定。

6.設立情緒邊界 不將負面情緒轉嫁孩子

  •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要將負面情緒轉嫁給孩子。
  • 在孩子面前保持情緒穩定,成為他們的安全港灣。

7.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問題解決能力

  • 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導孩子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
  • 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決策,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8.創造正面的家庭氛圍

  • 定期安排家庭活動,增進親子感情。
  • 在家庭中培養感恩和樂觀的氛圍。

9.適時尋求專業幫助

  • 如果感到壓力過大,不要猶豫尋求心理諮詢。
  • 參加親子教育課程,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

情緒邊界-訴苦

通過採取正確的溝通方式,爸媽可以在維護自身情緒健康的同時,也為孩子樹立積極應對生活挑戰的榜樣。健康的親子關係建立在相互理解、適度分享和情感支持的基礎上。爸媽自己亦要保持自我成長,持續學習和提升自我,以更好地應對生活挑戰。

圖片來源:freepik

裘槎科學周4.7回歸 一連兩週啟發創意 現場表演/工作坊/親身示範

裘槎科學周

裘槎科學周將於4月7日載譽歸來,一連兩週舉辦一系列互動工作坊、現場表演和劇場表演。家長不妨帶小朋友去探索新奇事物,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2025年裘槎科學周多元活動

今年的裘槎科學周一共有14個精彩主題、57場活動,包括現場表演、互動式科學體驗、實作工作坊,以及一系列線上影片。

裘槎科學周 | 1. 科學劇場表演 生動故事解開謎團

劇場會以表演生動地揭開科學謎團,其中有英國皇家學會「食物奇遇記」,帶領觀眾探索食物消化過程。Thunderbolts and Lightning則會帶來「來自宇宙的不速之客」,小朋友可以加入太空科學冒險。大家亦可以參與由Scitech Discovery Centre帶來的「科學感嘆號」,體驗由火焰等元素構成的奇妙世界,學習如何安全地進行實驗。

裘槎科學周 | 2. STEM探索工作坊 寓教於樂培養興趣

大家還可以參加一系列寓教於樂的STEM探索活動,一家大小一起發掘科學的樂趣。例如有Anturus Education的兩個創意工作坊,大家可以參加「雪地求生記」,測試不同材料如何保暖;「山之頂『風』: 探索空氣動力學 」則讓小朋友運用不同材料,設計、測試迷你帳篷。此外還有「智能手機超感應」工作坊,德意志博物館會用智能手機展示不同感應器的工作原理。

裘槎科學周

裘槎科學周 | 3. 科學互動示範劇場 成為小小科學家

為了激發小朋友的好奇心,裘槎科學周有一連串精采活動,將科學融入生活之中,讓大家可以學以致用。其中一個不能錯過的現場活動就是「街頭科學」,Science Made Simple團隊會展示簡單易學的科學實驗,小朋友可以在現場親身體驗,還能回家和親朋好友分享。此外,德意志博物館會呈獻兩個科學示範劇場,「一飛沖天去」和「光之律動:探索偏振奧秘」帶小朋友打造火箭,透過日常設備上的LCD屏幕學習偏振光的美態。

2025年裘槎科學周

  • 日期:2025年4月7日至25日
  • 地點:香港科學館
  • 詳情:按此

圖片來源:裘槎基金會

3.22地球一小時|嘉年華一系列工作坊攤位 熄燈儀式全新表演環節

地球一小時

今年的「地球一小時」將於3月22日舉行,邀請了洪嘉豪與MIRROR成員陳卓賢(Ian)擔任活動大使,並一起熄燈儀式。活動當日下午更會舉行「地球一小時嘉年華」,有創意工作坊、互動教育攤位及現場表演,家長不妨帶小朋友去了解保育的重要性。

3.22地球一小時熄燈儀式精采表演

地球一小時熄燈儀式將於3月22日晚上7時45分舉行,有一眾嘉賓、活動大使到場表演,一起見證8時30分熄燈一刻。馬戲表演藝術家麗兒、沙畫藝術家胡藹的、無伴奏人聲樂團「SENZA」將帶來精彩演出,和大家互動、分享環保生活的重要性。

地球一小時嘉年華 | 全新表演環節 音樂大匯演/棟篤笑宣揚保育

「地球一小時嘉年華」將於3月22日在海港城海運大廈頂層觀景台「海運觀點」舉行,透過3個全新環節帶大家感受多元互動的環保學習體驗。著名兒童節目主持人伍文生會與香港浸信會聯會寶田幼稚園和神召第一幼稚園的小朋友,以生動的唱歌表演和音樂劇方式宣揚環保訊息。而歌手周卓盈和陳鴻翔會以Busking表演,提升大家對保護大自然認知。此外還有本地棟篤笑表演者陳樂添,會以輕鬆搞笑的方式與大家探討不同環保課題,邀請現場觀眾一起參與的即興喜劇。

地球一小時嘉年華 | 創意工作坊攤位 陶藝音樂互動體驗

此外,WWF與多個機構合作推出一系列工作坊、互動教育攤位,當中有本地陶藝創作平台「藝想」創作3組動物陶塑,包括金錢龜、卷羽鵜鶘和棲息於鹿角珊瑚群的川紋蝴蝶魚,大家可以到場欣賞作品。「藝想」亦會舉辦「陶瓷啪瓷」活動,用陶瓷和音樂創作互動體驗「泥玩音樂 Play Music,Play Clay」。而「復修辦館 Repair Cafe HK」會示範舊電復修,大家可以與師傅一起體驗維修的過程,體驗可持續的生活模式。

地球一小時

  • 日期: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
  • 時間:地球一小時嘉年華12:00-18:00;地球一小時熄燈儀式19:45-20:45
  • 地點:海港城海運大廈頂層觀景台「海運觀點」
  • 詳情:按此

圖片來源:世界自然基金會 

延伸閱讀:地球一小時|與子女攜手守護地球:談永續環保 日常10大方向做起

5大坐月禁忌詳解:科學與迷信的分水嶺

坐月禁忌

坐月是華人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產後調養階段,但隨著時代進步,許多傳統禁忌與現代醫學觀點產生了衝突,新手媽媽該如何區分迷信與科學依據,做出明智選擇?

常見坐月禁忌及其科學性分析

1. 不洗頭、不洗澡

  • 傳統觀點:認為會導致身體著涼,引發頭痛、關節痛等問題。
  • 科學分析:適度清潔實際上有助於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建議:保持個人衛生,但注意水溫適中,避免長時間淋浴,洗頭沖涼後要即時吹乾。

坐月禁忌

2. 不吃生冷食物

  • 傳統觀點:認為會引起腹痛、腹瀉,影響子宮復原。
  • 科學依據:部分合理。某些生冷食物確實可能增加腸胃負擔。
  • 建議:適度食用新鮮蔬果,注意食物衛生,避免過於寒涼的食物。

3. 不能碰冷水

  • 傳統觀點:認為會導致關節疼痛,影響恢復。
  • 科學分析:過度迷信。適度接觸清潔的水不會造成健康問題。
  • 建議:可以正常使用溫水,注意保暖即可。

4. 不能看電視、用手機

  • 傳統觀點:認為會傷害眼睛,影響母乳質量。
  • 科學依據:部分合理。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確實可能導致眼睛疲勞。
  • 建議:適度使用,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5. 不能哭泣

  • 傳統觀點:認為會影響情緒,導致乳汁減少。
  • 科學分析:完全迷信。適度宣洩情緒有助於緩解產後抑鬱。
  • 建議:不必刻意壓抑情緒,但要注意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符合現代科學原則的坐月建議

  1. 適度運動:輕度活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
  2. 均衡飲食: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傷口癒合和乳汁分泌。
  3. 充足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身體恢復和情緒穩定。
  4. 餵奶姿勢:正確的餵奶姿勢可以預防乳腺炎和背部疼痛。
  5. 保持心理健康:關注產後情緒變化,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坐月禁忌

新手媽媽如何判斷及遵循坐月建議

  1. 諮詢專業醫療人員:產後檢查時,向醫生或護士詢問專業建議。
  2. 參考科學文獻:閱讀權威醫學機構發布的產後護理指南。
  3. 理性對待傳統習俗:尊重傳統,但不盲從,結合現代醫學知識做出判斷。
  4. 聆聽身體反饋:關注自身感受,適度調整作息和飲食。
  5. 建立支持系統:與家人溝通,取得理解和支持,共同制定合理的坐月子計劃。
  6. 保持開放心態:不同地區、家庭可能有不同的坐月子習俗,保持開放和靈活的態度。
  7. 適度堅持原則:對於明顯違背現代醫學常識的建議,要有勇氣拒絕。

坐月子是產後恢復的重要階段,既要尊重傳統智慧,又要與時俱進,採納科學建議。新手媽媽們應該在專業醫療建議的指導下,結合個人情況,理性對待各種坐月禁忌。記住,最重要的是保持身心健康,為新生兒提供最好的照顧。適度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坐月方式,才能真正達到調養身體、照顧寶寶的目的。通過科學與傳統的平衡,相信每位新手媽媽都能度過一個健康、愉快的坐月時光。

圖片來源:freepik

資訊氾濫時代的育兒挑戰 為孩子進行數碼排毒11策略

資訊排毒

在這個數碼化時代,資訊的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然而,隨之而來的是資訊的氾濫,這對正在成長的孩子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故此為孩子進行資訊排毒不僅是必要的,更是一項長期的挑戰。作為父母,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以幫助孩子在數碼世界中健康成長。通過設置合理的界限、培養批判性思維、鼓勵多元化活動等方法,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信息消費習慣。當然,資訊排毒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持續的努力,但最終會幫助孩子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茁壯成長,成為有判斷力、有創造力的個體。

資訊氾濫對孩子的影響

  1. 注意力分散: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孩子們常常被各種信息所吸引,難以專注於單一任務。這不僅影響學習效率,還可能導致注意力缺陷問題。
  2. 認知負荷過重:大腦需要時間來處理和消化信息。過多的資訊輸入可能導致孩子的認知負荷過重,影響信息的有效吸收和理解。
  3. 真實性判斷能力下降:面對海量信息,孩子們可能難以區分真實與虛假信息,容易被誤導或形成錯誤認知。
  4. 社交技能受損:過度沉浸在虛擬世界中,可能導致孩子缺乏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影響社交技能的發展。
  5. 情緒波動:接觸過多負面或刺激性的信息可能引起焦慮、恐懼等情緒問題。
  6. 創造力受限:過度依賴現成信息可能抑制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7. 睡眠質量下降:長時間接觸電子設備和信息流可能影響睡眠節奏,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資訊排毒

為孩子進行資訊排毒的策略

  1. 設置使用時間限制
  • 制定明確的屏幕時間規則,如每天固定的上網或看視頻/打機時間。
  • 使用家長控制軟件來管理孩子的設備使用時間。

2. 數碼斷食

  • 設立每日的「無科技時段」及定期進行「數碼斷食」,如週末一天不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鼓勵家庭成員進行面對面交流。
  • 在用餐時間禁止使用電子設備,促進家庭互動。
  • 在睡前一小時停止使用電子設備,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3. 培養批判性思維

  • 教導孩子如何辨別信息的可靠性,如檢查信息來源、交叉驗證等。
  • 鼓勵孩子對接收到的信息提出質疑,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4. 選擇優質內容

  • 幫助孩子篩選和推薦高質量的信息源,如教育類 App、科普節目等。
  • 引導孩子關注積極、有益的內容,避免接觸不適當的信息。

5. 鼓勵戶外活動

  • 安排定期的戶外活動,如運動、郊遊等,減少屏幕時間。
  • 參與家庭共同活動,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

資訊排毒

6. 培養閱讀習慣

  • 鼓勵孩子閱讀紙質書籍,提供安靜、專注的閱讀環境。
  • 與孩子一起閱讀並討論書中內容,培養深度思考能力。

7. 教導時間管理

  • 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平衡學習、娛樂和休息。
  • 使用時間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提高效率減少無效瀏覽。

8. 培養興趣愛好

  • 鼓勵孩子發展非數碼化的興趣愛好,如繪畫、音樂、手工等。
  • 參加社區活動或課外班,豐富線下生活體驗。

9. 以身作則

  • 父母自身要控制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和方式,為孩子樹立榜樣。
  • 主動與孩子分享如何合理使用網絡和電子設備的經驗。

10. 開放溝通

  • 與孩子討論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利弊,建立信任關係。
  • 鼓勵孩子分享他們在網上的經歷,及時給予指導和支持。

11. 重視隱私保護

  • 教導孩子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如不隨意在網上分享私密信息。
  • 指導孩子如何安全使用社交媒體,設置隱私保護。

圖片來源:freepik

3.21世界兒歌日|粵語童謠5精選 聽廣東話兒歌重溫童年情懷 學習團結/勤勞/保持開朗

世界兒歌日

粵語童謠|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媽媽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童謠嗎?世界兒歌日設立於 3 月 21 日,這個日期的選擇與春分日相近,象徵著新生與希望。該紀念日由國際兒童音樂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ldren’s Music Education)於 2018 年發起,旨在慶祝和推廣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世界兒歌日的設立目的是鼓勵家庭、學校和社區重視兒歌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兒歌不僅能夠豐富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促進他們的社交、情感和認知發展。通過慶祝這個日子,人們希望能夠激發更多人關注兒童音樂教育,並推動相關資源的開發和應用。

現在的孩子自小就能在網上接觸到流行歌曲,或許已甚少聽到粵語童謠。MameShare為大家精選5首粵語童謠,帶大人小朋友一起重溫港式童年情懷。

粵語童謠5首精選

粵語童謠1. 《月光光》

「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瞓落床……」,《月光光》是一首家傳戶曉的兒歌,歌詞琅琅上口。歌詞主要教育小朋友要聽話,讓孩子快快入睡,或許就是普天父母最實在的心願。

粵語童謠2. 《一枝竹仔》

《一枝竹仔》旋律流暢、容易上口,歌詞亦十分有意義,教導孩子要團結、勵志,非常值得一聽。

粵語童謠3. 《落大雨》

去年內地春晚為了迎合粵語聽眾口味,其中一個環節正是表演兒歌《落大雨》。這首兒歌令人回想起小時候下雨天,街道水浸的情況。

 

粵語童謠4. 《賣懶》

大家在農曆新年可以聽聽《賣懶》,了解一下傳統習俗,同時明白做人要勤勞不偷懶。

粵語童謠5. 《世界真細小》

《世界真細小》是香港填詞人黃霑以《It’s a Small World》填詞而成,歌曲深入民心,以童謠的形式表達對真、善、美的追求。小朋友可以籍此明白要常存希望、保持開朗,人與人之間要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