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35

小小拜年達人養成記:讓孩子成為長輩最愛的禮儀大使 避免出現當面拆利是/狂摷攢盒糖果等尷尬事

拜年禮儀

農曆新年即將來臨,家長們是不是已經開始為孩子準備新衣服,計劃拜年行程了呢?然而,除了外表的裝扮,教導孩子正確的拜年禮儀同樣重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小小拜年達人吧!

拜年禮儀小貼士

  1. 主動問好,不談利是:教導孩子拜年的重點是表達祝福和尊敬,而不是為了得到利是。告訴孩子不要主動詢問,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心的印象。相反,應該主動向長輩問好,表達新年祝福。
  2. 保持笑容,態度親切:一個真誠的笑容勝過千言萬語。教孩子在拜年時保持微笑,展現出開朗、有禮的一面。
  3. 適當的肢體語言:根據不同的場合和對象,教導孩子適當的肢體語言,如鞠躬、握手或擁抱。這些小動作能夠增加拜年的親切感。
  4. 耐心聆聽,不隨意打斷:當長輩說話時,教導孩子要專心聆聽,不要隨意打斷或顯得不耐煩。這是對長輩的尊重,也是良好教養的體現。
  5. 感恩的心,口頭表達:如果收到利是或賀年禮盒,一定要教導孩子說聲 「謝謝」。感恩的態度會讓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6. 不要在人前拆利是:應教導孩子收取利是後要交予父母代為保管,不要即場拆開利是,以免令人覺得孩子「沒家教」。
  7. 不要狂吃賀年糖果:爸媽亦宜教小朋友節制,不要於親友家中的攢盒拿太多糖果,一來還有其他親友需要吃糖果,二來進食太多糖果和朱古力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拜年禮儀

易記的賀年祝福語

選擇簡單易記,琅琅上口的祝福語,不僅容易被孩子記住,也更顯得可愛自然。以下是一些建議:

  1. 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2. 祝您年年有餘!
  3. 新年吉祥,心想事成!
  4. 蛇年大吉,萬事如意! (順便教2025 年是蛇年)
  5. 祝您笑口常開,好運連連!

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句,反覆練習。

拜年禮儀

應對害羞或不耐煩的策略

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害羞或不耐煩而不願意拜年,這時父母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 角色扮演預演:在家中與孩子進行拜年的角色扮演,讓他們熟悉整個過程,減少陌生感和焦慮。
  2. 設立獎勵機制:可以設立一個小小的獎勵計劃,例如完成一天的拜年就可以獲得一個貼紙,集滿貼紙後可以換取心儀的獎品。
  3. 讓孩子當小幫手:賦予孩子一些任務,如幫忙分發小禮物或點心,讓他們感覺自己是重要的一員。
  4. 製造有趣元素:將拜年過程遊戲化,例如看誰能記住最多親戚的名字,或者誰能收集到最多不同的新年祝福語。
  5. 適度休息: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不要讓拜年行程過於密集,以免孩子感到疲倦。
  6. 以身作則:父母要以身作則,展現積極熱情的態度,孩子自然會受到感染。
  7. 事後鼓勵:拜年結束後,記得肯定孩子的表現,指出他們做得好的地方,鼓勵他們繼續保持。

拜年禮儀

拜年不僅是一種傳統習俗,更是教導孩子社交禮儀和文化傳承的好機會。通過耐心的指導和正面的鼓勵,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小小拜年達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新年的快樂氛圍,體會到與親友團聚的溫暖。當孩子能夠自信地向長輩拜年,不僅會讓長輩感到欣慰,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將中國傳統的美好習俗傳承下去,同時也培養出下一代有禮貌、懂感恩的好孩子。

圖片來源:freepik

心靈的皺紋:當你的情緒比臉蛋更早衰老 10方法避免情緒老化

如何避免情緒老化?

在這個注重外表的社會中,我們常常關注皮膚的皺紋、白髮的出現,卻忽視了一個更為隱蔽但同樣重要的老化過程 —— 情緒老化。有人說「情緒比肉體更早老化」,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人生真相。讓我們一起探討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如何保持心靈的年輕活力。

為什麼情緒會提前老化?

  1. 累積的負面經歷: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經歷的挫折、失望和傷害也隨之增加。這些負面經歷如同重物,日積月累,壓在我們的心靈上,使我們變得易怒、悲觀或冷漠。
  2. 固化的思維模式:年紀漸長,我們往往會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這種「老套路」雖然讓生活更加可預測,卻也可能使我們失去面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適應能力。
  3. 社會角色的轉變:從學生到職場新人,再到為人父母,社會角色的變化帶來責任的增加。這些責任可能讓我們感到壓力倍增,失去了年輕時的無憂無慮。
  4. 生理變化的影響:荷爾蒙水平的變化、睡眠質量的下降等生理因素,都可能影響我們的情緒穩定性。

情緒老化的跡象

  1. 缺乏彈性:對變化的抗拒增強,難以接受新的觀點或方法。
  2. 情緒波動加劇:容易因小事而大動肝火,或陷入莫名的憂鬱。
  3. 興趣範圍縮小: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減弱,生活圈子逐漸縮小。
  4. 負面思維增多:總是先看到事情的壞處,難以保持樂觀態度。
  5. 同理心下降:對他人的處境和感受變得不那麼敏感。
  6. 幽默感流失:變得嚴肅,很少開玩笑或欣賞生活中的趣事。

如何避免情緒老化?

如何避免情緒老化?

  1. 保持學習的熱情:持續學習新技能或知識,不僅能保持大腦活力,還能增加生活的趣味性。試試學習一門新語言,或者掌握一項新的運動技能。
  2. 培養正念習慣:通過冥想或瑜伽等練習,提高自我覺察能力,學會更好地管理情緒。
  3. 擴大社交圈:與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人交往,可以幫助我們保持開放和靈活的思維。
  4. 挑戰舒適圈:定期嘗試新事物,哪怕是小小的改變,如嘗試新的食物或走一條不同的路回家。
  5. 培養同理心:主動關心他人,嘗試從不同角度理解問題,這能幫助我們保持情感的豐富性。
  6. 保持幽默感:學會 laugh at yourself,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幽默能幫助我們以更輕鬆的態度面對生活。
  7. 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能提升情緒穩定性。
  8. 正視壓力: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時間管理等,避免壓力積累導致情緒崩潰。
  9. 培養感恩之心:每天花點時間感恩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助於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10.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感到情緒問題難以自行解決,不要猶豫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情緒老化並非不可避免的命運。通過有意識的努力和正確的方法,我們完全可以保持心靈的年輕活力。真正的年輕不在於皮膚的光滑程度,而在於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保持好奇,擁抱變化,珍惜當下的每一刻。這樣,即使年齡增長,我們的心靈也能永遠保持年輕。畢竟,最美的不是青春的容顏,而是永不衰老的心靈。

圖片來源:freepik

爸媽要戒怒吼|研究:生氣謾罵聲會令孩子大腦萎縮智商降低 3本情緒管理教養書推介

戒怒罵

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價值觀發展、甚至生理結構!仔女總有頑皮、「唔聽話」嘅時候,爸媽總會有理智線斷裂的一刻、忍唔住大聲責罵孩子,有研究指出,父母的怒罵聲會對孩子大腦造成損傷,甚至降低孩子的智商。

國際期刊《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中的一篇研究〈Prefrontal cortex and amygdala anatomy in youth with persistent levels of harsh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subclinical anxiety symptoms over time during childhood〉指出,長期對孩子生氣咆哮,也會對兒童的大腦造成傷害。

這項研究是由蒙特婁大學及史丹福大學共同執行,他們引用魁北克的CHU Sainte-Justine兒童醫院從2000年就開始監測的數據,每年對2-9歲幼童進行評估,記錄他們接受的教養方式及焦慮程度,並進行腦部掃描。當這些兒童進入12-16歲時,研究人員會透過磁力共振,掃描他們的腦部。

研究結果發現,吼叫雖然沒有實質上的身體接觸,長期下來也會嚴重傷害兒童腦部發展。這些受到父母嚴厲教養的兒童,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和「杏仁核」較小,這兩個區塊,主要是人體調節情緒和焦慮的關鍵中樞。若該部位萎縮,會增加青春期罹患憂鬱、躁鬱的機率。

因此,研究人員提醒父母,與孩子互動時,盡量採取不謾罵的教養方式。

另外,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副教授 Dr. Martin A. Teicher 亦曾發表一項研究,語言暴力會對小朋友大腦造成損傷,影響到大腦中的胼胝體、海馬迴和前額葉,這些區域負責傳遞感覺及認知訊息、控制情緒、產生思考和決策,導致語言理解能力變差,甚至可能會降低智商。

戒怒罵

當孩子長期處於語言虐待的環境下,壓力荷爾蒙會過於分泌,使得孩子經常處於警戒狀態,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會有很大的反應,漸漸地,孩子的大腦結構會發生變化。若大腦的反應比邊緣系統(是演化過程中留下來,人性最原始、超越理智判斷的機制)來得慢,孩子可能會出現激烈行為、痛哭等情形,未來容易發展出精神疾病,像是神經質、焦慮、憂鬱甚至暴力行為。

當父母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小朋友容易感到壓力,為了適應壓力,小朋友會轉換為「求存模式」,變得謹慎膽怯,並傾向討好父母以減低壓力。當小朋友長大後,這種思維模式亦會持續下去。而父母常發脾氣除了會讓孩子變得膽小,亦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亦會失去信心,從而容易自我放棄。

爸媽如何控制情緒?

教導孩子管理情緒之前,爸媽定要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延伸閱讀:情緒紅綠燈助父母平息怒火,先冷靜後思考助建和諧親子關係

其實很多父母都很想做個溫柔而堅定教養的好父母,但孩子難免總有令人瘋狂的瞬間,這個時候,不妨多看幾本書:

  1. 《給不小心又對孩子大吼大叫的你》

曾以為自己可以溫柔堅定的教養,但真實育兒戰場卻是大小衝突不斷,面對自己偶爾失控的情緒,總是陷入愧疚懊悔中……韓國媽媽公認最強教養軍師──崔旼俊老師,陪伴30萬名媽媽走過育兒之路,以十多年的教學現場觀察,列出了本書9大教養方案,解救無所適從、心累崩潰的媽媽。詳情:按此

2. 《戒吼媽:挑戰21天不生氣的教養提案》

華人媽媽經常處於「以小孩為中心」或「過度付出」的處境,長期能量超支,總覺得被虧欠,動不動就把責任攬在身上。長此以往,面對自己形成幽怨自虐情緒,面對孩子則缺乏覺察練習,擺脫不了常對孩子大吼,事後卻又百般懊悔的無盡循環。

書中21篇文章,分別從自己、另一半與孩子的不同角度,引導讀者為情緒把脈,也為讀者從文章中挑出「情緒處方籤」,當自己處於一秒氣爆邊緣時,潛藏於書頁之間的「處方籤」隻字片語,將可提供不一樣的正向力量與情緒出口。書中附上挑戰21天不生氣「心情記錄表」,可貼於冰箱或每日必經之處,提醒每日預留寵愛自己時間,並每晚為自己的情緒把脈。詳情:按此

3. 《父母的理性動怒情緒教養書》

本書作者為日本情緒管理專家,也曾因為面對育兒教養常常出現心累、易怒、疲憊、焦躁的各種感受,第一次接觸到源於美國的「憤怒情緒管理法」才發現原來焦躁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對孩子生氣時,請遵守3大守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孩子自尊心、不破壞物品:
  【步驟 1】生氣前先等待6秒,緩和怒氣
  【步驟 2】決定「生氣及不生氣」的事
  【步驟 3】讓孩子了解媽媽的生氣界線
  【步驟 4】決定生氣時的「管教方法」
  【步驟 5】 培養「溫柔說」的溝通方法
作者建議透過「生氣SOP」,讓「理性動怒」成為親子溝通重要的一環。詳情:按此

螢幕上的心靈雞湯|爸媽該和孩子一起觀賞的6套治癒電影

治癒電影

在這個充滿壓力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都需要一些能夠撫慰心靈、激發正能量的東西。而治癒電影,就像是流動的心靈雞湯,能夠溫暖我們的內心,治癒我們的情感創傷。那麼,什麼是治癒電影?為什麼父母應該陪伴孩子一起觀看呢?

治癒電影:情感的魔法靈藥

治癒電影,顧名思義,就是那些能夠給觀眾帶來情感慰藉、心靈啟發或積極力量的電影。它們就像是一劑溫柔的良藥,能夠:

  1. 撫平內心的傷痛
  2. 激發正面的情緒
  3. 啟發人生的思考
  4. 傳遞希望和勇氣
  5. 喚起美好的回憶

這類電影通常具有溫暖、正能量的主題,故事情節充滿人性光輝,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和反思。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治癒電影都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次深層次的洗滌。

治癒電影

爸媽陪看:不只是陪伴,更是成長

那麼,為什麼父母要特別陪伴孩子觀看這些治癒電影呢?原因可不僅僅是為了監督孩子看什麼內容那麼簡單。事實上,這是一個難得的親子互動和共同成長的機會。

  1. 增進親子關係:共同觀影可以創造共同話題,增進彼此的理解和溝通。
  2. 共同的情感體驗:一起笑、一起哭,這種共同的情感體驗能夠拉近親子關係。
  3. 情感教育的好機會:通過電影中的情節,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各種情感議題,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4. 價值觀的潛移默化:好的治癒電影往往蘊含著正面的價值觀,父母可以藉此機會引導孩子思考人生的重要課題。
  5. 培養同理心:通過共情電影中的角色,孩子可以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
  6. 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許多治癒電影都有豐富的想像力元素,可以啟發孩子的創造思維。
  7. 學會面對生活的挑戰:治癒電影常常展現人物如何克服困難,這可以成為孩子面對挫折的榜樣。
  8. 創造美好回憶:這些共同觀影的時光,會成為珍貴的家庭回憶。

適合 6-12 歲兒童觀看的治癒電影推薦:

  1. 《反斗奇兵》系列 – 講述玩具們的友誼和成長,充滿溫情與勇氣。
  2. 《天空之城》- 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描繪了一段充滿夢想與冒險的旅程。
  3. 《玩轉極樂園》- 探討家庭、夢想和記憶的重要性,色彩絢麗。
  4. 《奇蹟男孩》- 講述一個面部畸形男孩勇敢面對生活的故事,傳遞包容與善良。
  5. 《小鞋子》- 伊朗電影,通過一個小男孩丟失鞋子的故事,展現人性的美好。
  6. 《長江七號》- 周星馳導演的作品,講述外星人與小男孩之間溫馨有趣的故事。

治癒電影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溫度。當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觀看這些電影時,不僅是在陪伴,更是在共同成長。這種共處的時光,將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最溫暖的記憶,也是父母給予孩子的一份珍貴禮物。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妨找個週末,挑選一部溫馨的治癒電影,和孩子一起窩在沙發上欣賞!

圖片來源:photoac

踢走富貴包/駝背肩/烏龜頸/繃緊痠痛 物理治療師教學 加強肩頸肌群訓練

富貴包肩頸痛

富貴包點形成?!如果閣下是低頭族,經常感到肩頸繃緊、痠痛又或是有駝背、烏龜頸、位置明顯凸起現象?正正是富貴包形成的特徵。

富貴包如何形成?

由於我們的頸椎是向前,胸椎位置就相反是向後,所以頸椎與胸椎之間交界處構造上就比其他脊椎突出,容易受到壓力及出現勞損情況,因而形成隆起的包。當姿勢不良、駝背,胸椎活動度下降,肌肉過於緊繃亦有可能導致脂肪累積,最終成為一顆碩大的脂肪球,猶如石頭的質感,也就是大家看到富貴包的外觀。而經常低頭看手機、低頭看書過久、使用電腦、肩頸部常揹重物、駝背、烏龜頸加上圓肩、肥胖或慢性病等,都是造成富貴包的原因。

富貴包

自我檢測富貴包

  1. 當我們面向側時,留意耳鉛垂線是否與膊頭成一直線。
  2. 靠牆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整個身體貼靠牆,然後看頭能不能貼到牆。如頭部傾前及頸部有明顯凸起,說明有富貴包。
  3. 頸部關節往後凸起一大包,就算收緊下巴還是很明顯,很可能有富貴包的現象。

針對肩頸肌群訓練

富貴包是頸椎和胸椎交界處突出的一個形態問題,富貴包影響會導致肩頸緊繃,造成頸部肌群柔軟度變差,循環下降而肩頸酸痛,甚至導致頸椎性頭暈頭痛和手麻痹等症狀註冊物理治療師Ivan指,可透過肩頸肌群訓練和強化肌肉運動,來改善富貴包

1.可利用襪子捲成球狀,放在胸椎骨第一節,即是衫領位置(圖示),把身體緊貼牆身,做出下巴向後縮的動作,把頸重心向後移,讓頭枕骨緊貼牆身,維持動作10秒,重複以上動作十次。

2.雙手放在頭枕骨後位置,雙手打開同時下巴做出向後縮的動作,維持動作10秒,重複以上動作10次。

3.身體躺下,頭部於床外位置懸空向下,然後把雙手打開舉起及拇指向上,下巴內收令頸同背部形成直線,維持動作10秒,重複以上動作10次。

調整不良姿勢

日常的小動作,如長期低頭使用電腦、玩手機、坐姿不良、低頭走路,甚至縮胸駝背、肩膀、頸部因為姿勢不良等習慣,久而久之肌膚會變得愈來愈繃緊和僵硬。所以日常生活應該盡量保持良好的姿勢,如看手機時將手稍微舉高,讓頭不至於太低。睡覺的枕頭也不宜過高,應選擇合適高度,以配合頸椎的曲度,可預防及紓緩頸痛。

富貴包矯正

伸展運動紓解疼痛

平常也可以多做頸部的柔軟操、瑜伽動作、帶氧運動、拉筋伸展,有助放鬆肌肉來緩解疼痛。如把雙手合掌放在背後三十秒,有助增加肩關節柔軟度;犬式瑜伽動作,可以同時拉開駝背時過度緊縮的腹肌和胸口前側,有助消除肩背僵硬。展臂式動作,能改善過度緊繃的脊椎所帶來的疼痛,以及增加脊椎柔軟度。

犬式瑜伽動作

圖片來源 : freepik

註冊物理治療師何卓華(Dr Ivan Ho)

註冊物理治療師何卓華(Dr Ivan Ho)簡介 

註冊物理治療師何卓華(Ivan Ho)經常為各大報章、雜誌及接受各大媒體訪問及分享體適能、運動治療資訊,熱衷痛症治療,尤其是專注研究脊椎、足部、神經系統等範疇。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香港管理專業協會、香港工會聯合會學習中心資深講師超過15年。

專業資格: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及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物理治療博士(EIM)、美國脊醫協會 (ACA) 會員

壹.手力.物理治療.運動中心、專薈復健治療學院、Physio-Yoga™️、PhysiX™️、PhysixPilates™️、Sling Alignment Therapy™️ (SAT)、ScolioxTherapy™️、KinetixMovt™️ 創始人  

Facebook:壹.手力.物理治療.運動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何卓華

迎戰AI世代 把握孩子9歲前腦部發展黃金期 2方法培養創意思維

AI世代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而想像力能衍生創造力,有研究表示孩子的創造力會隨著時間下降,已故科學家 Dr. George Land 於1965年成立一間研究機構,主力研究如何提高創造力。他於1968 年進行了一項對兒童創造力的研究,起初他設計這套創造力評估測試工具(Creativity Test) 是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 挑選具創新精神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篩選結果令他非常滿意後,決定在兒童身上試用。

Dr. George Land測試了1,600 名 3 至 5 歲兒童的創造力,並於他們10 歲和 15 歲時再進行測試,結果發現於第一次測試中,有高達98%的5歲兒童其創造力達到「天才級別」,但當他們於10歲時再作測試,發現創造力能夠維持天才級別的兒童只有30%,而他們於15歲時,就只剩下12%兒童擁有天才級別的創造力;Dr. Land將同樣的測試用於28,000名平均年齡31歲的成人,當中只有2%成人的創造力達到天才級別。

Dr. Land 曾表示兒童的創造力隨着年齡沒有提高反而下降的原因,是現今仍然有不少學校採用填鴨式教學,將知識直接餵養給孩子,沒有給孩子營造提升創造力訓練的環境,廿一世紀需要的是富有幻想與創造力的新一代。

根據Dr. Land的分析,造成這種情況是由於很多學校在訓練孩子創造力時,教導他們同時使用兩種思維方式思考:聚斂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與擴散思考(Divergent Thinking)。

聚斂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 是利用邏輯思考、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批評、整合問題而得出答案或解決方案;而擴散思考(Divergent Thinking)則是利用想像力創出新的想法,通過創意思考去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案。

雖然兩種思維方式對教導孩子同樣重要,缺一不可,但試想如果同時使用兩種思維方式教導孩子,他們的大腦神經細胞不斷互相競爭,孩子的創造力又怎能好好的培養出來呢!

AI世代

迎戰AI世代 9歲前是關鍵

那麼父母可以怎樣幫助提升孩子的擴散思考能力?專家指出大多數孩子天生就擁有創造力,他們建議父母可以在家𥚃或平日生活中營造提升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對話及遊戲,把握孩子9歲前黃金時期培養他們的創意思維:

1. 向孩子提出開放式問題

孩子在學校環境中已經常被訓練利用邏輯思考為問題找出正確答案,父母平常可以向孩子提出多些開放式問題,讓他們腦袋從不同角度思考,想出更多不同的想法去解決問題。

例如可以問孩子:「如果你為自己設計一輛汽車,它會是什麼樣子?裡面會有什麼東西?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如果你為爸爸媽媽設計另一輛汽車,它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2. 鼓勵角色扮演遊戲

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孩子能表演出幻想或虛構的角色和場景,讓他們利用想像力編造及表演不真實的故事的角色和情節。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了解及體會爸爸媽媽或家傭每天做家務的辛勞,可以讓他們擔任爸爸、媽媽或家傭的角色處理家務,更可以加插一些情景,讓孩子想辨法處理及解決,例如正在預備晚餐時發現調味料剛用完,讓他們想辦法怎樣可以得到調味料而完成晚餐。

資料來源: “Fresh Thinking Drives Creativity & Innovation” from  https://research-repository.griffith.edu.au www.parentingforbrain.com 及 TED TALK

圖片來源:freepik

——————
Sea Sea Mama —— 兩子之母,喜愛分享自己有笑有淚、有血有汗嘅「湊仔經」同「煮婦經」,交流生活點滴,講生活、講健康、講養生。

中焦堵塞與健康體重管理的關係

中焦堵塞

在現代社會中,肥胖已成為一個普遍的健康問題。然而,在中醫理論中,肥胖不僅僅是卡路里攝入過多的結果,更可能與一個被稱為「中焦」的概念密切相關。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中焦的奧秘,了解中焦堵塞如何影響我們的體重和整體健康,以及如何通過調理中焦來實現健康體重管理。

什麼是中焦?

在中醫理論中,人體被分為三個主要的功能區域:上焦、中焦和下焦。

  1. 中焦的位置:主要包括胃、脾、胰等消化器官。
  2. 中焦的功能
    • 負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供給全身
    • 調節體內水液代謝

中焦可以被理解為人體的「中央廚房」,它的運作直接影響我們的新陳代謝和能量平衡。

中焦堵塞

中焦堵塞的表現

當中焦功能失調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1. 消化不良:飯後腹脹、嗳氣、食欲不振
  2. 體重增加:即使不過量進食也容易發胖
  3. 疲勞乏力:精神萎靡,容易感到疲倦
  4. 水腫:特別是下肢和面部浮腫
  5. 便秘或腹瀉:排便不規律或大便性狀異常
  6. 舌苔厚膩:舌頭上覆蓋厚厚的白色或黃色苔
  7. 口臭:明顯的口腔異味
  8. 皮膚問題:如痤瘡、濕疹等
  9.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或其他感染

中焦堵塞

中焦堵塞的原因

中焦堵塞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

  1. 飲食不當
    • 過度食用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 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
    • 過度依賴加工食品和快餐
  2. 生活習慣問題
    • 長期熬夜
    • 缺乏運動
    • 久坐不動
  3. 藥物影響
    • 某些藥物可能影響消化功能
  4. 先天體質
    • 部分人天生脾胃功能較弱
  5. 情緒因素
    • 長期壓力
    • 焦慮或抑鬱

中焦堵塞

改善中焦堵塞的方法

  1. 調整飲食習慣
    • 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蒸煮的蔬菜、瘦肉
    • 避免過度食用生冷、油膩食物
    • 規律進食,避免暴飲暴食
    • 增加溫熱性食物,如生薑、大棗等
  2. 中醫調理
    • 針灸: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中脘等
    • 艾灸:溫補脾胃
    • 中藥:根據個人體質選用健脾養胃的方劑
  3. 運動療法
    • 適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
    • 太極、瑜伽等有助於調節氣血
  4. 生活作息調整
    • 保證充足睡眠
    • 避免久坐,適時起身活動
  5. 情緒管理
    • 學習壓力紓解技巧,如冥想、深呼吸
    • 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
  6. 穴位按摩
    • 經常按摩中脘、天樞等穴位(肚臍附近)
    • 可以使用艾草油或生薑油輔助按摩
  7. 食療方案
    • 山藥粥:補脾養胃
    • 薏仁紅豆湯:健脾利濕
    • 蓮子百合粥:養心安神,有助改善睡眠
  8. 飲茶調理
    • 陳皮茶:理氣健脾
    • 薑茶:溫胃散寒
    • 玫瑰花茶:理氣解鬱
  9. 改變飲食習慣
    • 細嚼慢嚥,有助消化
    • 保持愉悅的用餐心情
  10. 定期健康檢查
    • 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

中焦堵塞

關注自己的中焦健康,通過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善和適度的中醫調理,解鎖健康的密碼。當我們的「中央廚房」運作順暢時,不僅可以實現理想的體重,更能享受充滿活力和幸福的人生。健康的中焦,是我們邁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

圖片來源:photoac

低脂高蛋白豆腐|東方智慧的營養瑰寶 解鎖健康美味的烹飪秘訣

豆腐的營養

豆腐,這種源自東方的美食,不僅是素食者的最愛,更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其低脂高蛋白的特性使它成為現代健康飲食中的明星。通過選擇適當的烹調方法,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其中的營養,同時享受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無論是作為主菜的主角、配菜的搭檔,還是健康的蛋白質來源,豆腐都是一種值得經常納入日常飲食的優質食材。

豆腐的營養價值

豆腐富含多種重要的營養素,使其成為一種真正的營養寶庫:

  1. 優質蛋白質: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易於消化吸收。
  2. 鈣:對骨骼和牙齒健康至關重要。
  3. 鐵:有助於預防貧血。
  4. 鎂:支持肌肉和神經功能。
  5. 磷:對骨骼健康和細胞功能重要。
  6. 鋅:支持免疫系統和傷口癒合。
  7. 異黃酮:具有類雌激素作用的植物化合物。
  8. 維生素 B 群:包括葉酸,對新陳代謝很重要。
  9. 不飽和脂肪酸:有益心臟健康的好脂肪。

豆腐的營養

豆腐的保健功效

  1. 心臟健康: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有助於維護心血管健康。
  2. 骨骼強健:富含鈣質和異黃酮,可能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
  3. 抗癌潛力:某些研究表明,豆腐中的異黃酮可能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風險。
  4. 更年期症狀緩解:異黃酮的類雌激素作用可能幫助緩解更年期症狀。
  5. 體重管理:高蛋白低脂的特性使其成為理想的減重食品。
  6. 血糖控制:低糖高蛋白的特性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
  7. 腎臟健康:優質植物蛋白可能有助於減輕腎臟負擔。
  8. 皮膚健康:含有的抗氧化物質和優質蛋白有助於維護皮膚健康。
  9. 降低膽固醇:可能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水平。
  10. 提高免疫力:富含鋅和其他營養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豆腐的營養

最佳烹調方法

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豆腐的營養,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烹調方法:

  1. 清蒸:
    • 最大程度保留營養,適合嫩豆腐。
    • 可以灑上蔥花、薑絲等提味。
  2. 涼拌:
    • 適合絹豆腐或嫩豆腐,保留原味和營養。
    • 可搭配醬油、醋、芝麻油等調味。
  3. 滾湯:
    • 將豆腐加入湯中,可以充分吸收湯的風味。
    • 適合與蔬菜、海鮮或肉類一起滾湯。
  4. 燉煮:
    • 慢燉可以使豆腐吸收更多味道,同時保留營養。
    • 適合與蔬菜或肉類一起燉煮。
  5. 煎炒:
    • 適合老豆腐,外酥內嫩。
    • 建議使用少量植物油,避免過度油炸。
  6. 麻婆豆腐:
    • 經典烹調方式,豆腐可以充分吸收醬汁味道。
    • 可選擇低油版本,增加健康價值。
  7. 豆腐漢堡:
    • 將豆腐壓實成餅狀,輕煎後代替肉餅。
    • 可以增加蔬菜,製成健康漢堡。

烹調小貼士:

  • 選擇新鮮豆腐,確保最佳營養價值。
  • 搭配維生素 C 豐富的食材(如青椒),可以增加鐵的吸收。
  • 與綠葉蔬菜搭配,可以增加鈣的吸收。
  • 適度加熱可以提高某些營養素的生物利用度。
  • 避免過度烹調,以保留更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豆腐不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更是一種可以靈活運用於各種烹調方式的美食。讓我們善用這種東方智慧的結晶,為我們的健康飲食增添一份柔軟細膩的營養元素!

圖片來源:photoac

農曆新年13種傳統年花種類及祝福寓意 好意頭事事都順利

年花

每逢農曆新年,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放上一盆喜慶的年花,既可以點綴家居,亦可以增添節日氣氛,以吉祥好運的氣氛迎接新的一年。春節時究竟擺放什麼年花最適合?傳統上最受歡迎的12種年花種類分別有什麼寓意?出發去買年花前,不如先了解13種常見傳統的年花種類和祝福寓意,想新一年順風順水,買對年花,今年事事都順利!

年花1/ 朱頂紅 Amaryllis

年花-朱鼎蘭

寓意:鴻運當頭、財源滾滾來、家和萬事興。

取其「注定紅」諧音,又稱朱頂蘭,顏色火紅象徵熱情奔放、鴻運當頭。朱頂蘭1枝有3至4個花頭,可直接置於花樽,全屋喜氣洋洋!

年花2/ 水仙 Daffodil

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快樂

水仙象徵好運吉祥,因此是很受歡迎的年花。水仙的幽幽清香,最適合新年佈置家居。選購水仙應選花頭大的,開花會較多。因水仙的花期只有約一星期左右,所以要計算好在新年期間盛開為最好。另外,水仙需要較潔淨的水分,因此不適合和其他植物一起擺放,讓其他植物污染水質。

年花3/  芍藥 Peony

寓意:雍容華貴、情有獨鍾

作為七夕嘅代表花芍藥,美麗嘅外表亦成為大熱年花之一,芍藥色澤艷麗,花型圓潤,所以亦有富貴吉祥嘅寓意。

年花4/ 桃花 Peach Blossom

寓意:美好愛情、大展鴻圖

桃花係愛情的象徵,經常提到「桃花運」,更是寓意好的人緣,有著大展鴻圖 、催旺人緣及姻緣的意思。選購桃花時可以仔細觀察桃花樹的形狀,從不同的角度好好欣賞,好的桃花會全棵開滿,十分艷麗。傳說嘗試圍著桃花走一轉,就可以得到桃花運呢!

年花5/ 牡丹 Peony

年花-牡丹

寓意:富貴吉祥、幸運

牡丹有「花中皇后」嘅稱號,更係知名的「富貴」花。擺牡丹花在家可以旺財添好運。

年花6/ 火百合 Red Lily

寓意:百年好合

擺百合期望新一年合心合意,心想事成。亦有祝福感情,夫妻和睦。要注意唔好買白百合,因為白色係做白事嘅顏色,因此新年多攞放顏色艷麗的火紅百合。

年花7/ 劍蘭 Gladiolus

寓意:節節上升

劍蘭嘅花係由花莖從下而上咁生長,所以又有「節節上升」的意思!新年買劍蘭,祝今年運氣愈來愈好!

年花8/ 菊花 Chrysanthemum

年花寓意

寓意:富貴吉祥、長壽

菊花多是九月開花,所以又有「長久」嘅意思,送予長輩祝願長壽吉祥最適合。金黃色嘅蟹爪菊係新年最受歡迎,花球大而優雅。菊花一般觀賞時間都較長,只要用心保養,壽命可以長達兩星期。

年花9/ 銀柳 Cat-Tail Willow

寓意:有銀有樓,金銀滿屋

銀柳取其諧音,寓意有「銀」又有「樓」。銀柳一個個絨毛球非常可愛,市面上有好多經過加工,染成唔同色嘅銀柳,有紅、金、銀等色,想更有農曆新年的氣氛,更可依照個人的喜好在銀柳上加上吊飾,增加喜慶氛圍。

年花10/ 串串金 Winter Jasmine

年花-串串金

寓意:富貴、步步生金

串串金嘅花係金黃色嘅,細長嘅枝條生滿細小金黃嘅花朵,好似串滿金幣咁,所以又有富貴嘅意思!

年花11/ 五代同堂 Nipplefruit

寓意:一家平妻、金玉滿堂

五代同堂原名「黃金果」、「五角茄」,果實有五個突起嘅部份,所以又被人稱做「五代同堂」,寓意一家平安,整整齊齊。此外黃金色嘅外表,亦被人認為有「富貴」嘅寓意。

年花12/蝴蝶蘭 Moth Orchid

年花-蝴蝶蘭

寓意:幸福美滿、高潔

蝴蝶蘭花語為幸福來臨,新年擺唔同顏色的蝴蝶蘭,也有不同的祝福!諸如紅色蝴蝶蘭代表鴻運當頭、黃色代表生意興隆、紫色就代表幸福到來。

年花13/ 盆桔 Citrus Tree in Pot

寓意:吉星高照、大吉大利、金玉滿堂

「桔」與「吉」同音,所以有大吉大利、吉星高照之意。桔樹上通常會掛利是,顏色亦有新春喜慶氣氛。

圖片來源:photoac

8招情緒急救術:在生活風暴中找到平靜港灣

情緒急救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情緒所困擾。無論是家庭壓力、人際關係還是生活中的瑣事,都可能讓我們感到焦慮、沮喪或疲憊不堪。情緒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練習和摸索。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偏好和效果。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面對日常生活中8種普遍的情緒波動時,一起簡單技巧有助調節,讓我們快速找到內心的平靜。

情緒急救術1. 老是想太多時,筆墨當揮

這條建議彷彿是給我們腦中那個不停轉動的齒輪按下了暫停鍵。當思緒如潮水般湧來時,拿起筆來寫寫畫畫,不僅能夠釋放心中的壓力,還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梳理思路。

情緒急救術2. 焦慮來襲時,深呼吸是良藥

這個建議簡單而有力,當焦慮感襲來時,停下腳步,深深地呼吸。感受氧氣充滿肺部,再緩緩呼出。這樣的練習能夠迅速降低心率,讓我們從焦慮的漩渦中抽身而出。

情緒急救

情緒急救術3. 感覺孤單時,遠離數碼世界

這個建議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意外。但仔細想想,我們是否常常因為沉迷於手機而忽視了身邊的人和事?減少使用手機,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讓我們有更多時間與身邊的人真實互動。

情緒急救術4. 心靈受傷時,運動是最好的療癒

當心靈受創時,不妨讓身體動起來。運動能夠釋放內啡肽,這種天然的「快樂激素」能夠有效緩解負面情緒。無論是跑步、游泳還是打球,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讓汗水沖走心中的鬱悶。

情緒急救術5. 壓力山大時,大自然是最好的解藥

當感到壓力重重時,不妨走出戶外散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呼吸新鮮空氣,聆聽鳥鳴蟲叫,讓綠色植物撫慰你的心靈。有時候,改變環境就能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情緒急救

情緒急救術6. 憤憤不平時,音樂是最佳良伴

音樂的力量是神奇的,它能夠撫平躁動的心靈,緩解憤怒情緒。無論是古典樂的優雅,還是搖滾樂的熱情,找到能夠共鳴的音樂類型,讓旋律帶你遠離煩惱。

情緒急救術7. 疲憊不堪時,睡眠是最佳良方

這個建議簡直是給所有熬夜加班族的福音。在這個總是推崇「努力」的社會中,我們常常忽視了休息的重要性。然而,充足的睡眠不僅能恢復體力,還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下次感到疲憊時,不妨給自己一個小憩的機會。

情緒急救

情緒急救術8. 心靈空虛時,閱讀是最佳填充

當感到生活缺乏意義時,不妨拿起一本好書。閱讀能夠開拓視野,豐富內心世界。它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不同的人生百態,從而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方向。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