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312

【好書推介】哪裏才是我的家?

跟小孩逛了一整天書局後,小孩挑了一本封面精美的圖書。回到家後,小孩興高采烈地把書翻開,卻發現⋯內頁竟然全都是白色的?!難道受騙了?

原來,這本榮獲法國坎城國際創意節「娛樂銅獅獎」的《哪裏才是我的家》大有乾坤。這是一本奇妙的互動式「冰書」,採用了感溫油墨印刷,書內的文字和圖畫根據不同溫度,會顯現不同顏色。只要將圖書放進雪櫃冰格15-20分鐘,一片空白的內容便會出現彩色的圖文!可是,在室溫下,圖文又會漸漸消失,變回一片空白。

其實,故事講述小企鵝一家因為冰川融化,唯有踏上尋覓新家的旅途,卻不幸在城市的高樓森林裡迷了路。作者希望透過有趣、神奇的感溫油墨,讓小孩親自目睹並體驗地球快速暖化的現象,留下深刻印象。

一本好玩又有意義的圖書,寓玩於讀,必定讓小孩愛不惜手!


鳴謝:柯佳列(長頸鹿)

香港活躍的親子閱讀團體「綠腳丫」創辦人。

✅致力推動透過閱讀、體驗學習與服務學習的讀書會活動

✅提升孩子閱讀興趣和能力,並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繪本出版策劃人,策劃出版了《電車小叮在哪裡?》、《最後的告別》等。

📘繪本閱讀活動策劃人,每年於學校及社區策劃超過500場繪本相關活動。

📗繪本應用導師,於大學、小學、幼稚園、社區教授繪本應用課堂。

孕婦必知熬雞精功效!中醫推薦烏雞熬雞精5大好處

樂道烏雞熬雞精

孕婦產前產後特別需要營養,想補而不燥,不少人都會選擇「熬雞精」。市面上滴雞精、熬雞精款式眾多,該如何選擇?一切化繁為簡,從選材就知!

先了解熬雞精和滴雞精的分別!

「滴雞精」是不加一滴水,長時間慢火恆溫隔水蒸煮,完整保存雞隻精華,口感有如雞湯,不過只能夠利用蒸氣滴出表面肉汁的小分子營養。而「熬雞精」則是慢工熬燉將雞的微細蛋白分子全部釋出,例如樂道推出的熬雞精就確保以不少於6小時熬燉方法,全取雞隻骨和肉的所有營養精華,而且口感似濃縮雞汁更濃稠好喝。

烏雞熬雞精好處
烏雞熬雞精好處

再選烏雞滋陰溫補!

第二要看熬雞精的用料是否適合自己。各個品牌用的雞隻品種都有不同,如土雞、山雞、烏雞等等,其中烏雞的營養比市面一般雞種更強,是最上等的藥用食療之一,適合女性調理身體,尤其孕婦及產婦,滋陰溫補,補而不燥。

「樂道烏雞熬雞精」是全港唯一用上兩種雞去熬燉的熬雞精,包括烏雞和黃金雞,有齊雙效營養。結合中醫傳統陰陽平衡的最高準則,取烏雞之滋陰特質,配以黃金雞的溫補功效,以黃金比例秘製出滋補上品烏雞熬雞精。

孕婦補品滴雞精

烏雞熬雞精5大好處

中醫學角度看進補,最重要是做到補而不燥。「樂道烏雞熬雞精」寫明採用烏雞和黃金雞雙雞熬煮,能平衡滋陰及溫補兩種進補方式,無論用料和製法都如此講究,入口甘香濃郁,是長期飲用的滋補精華。加上有齊3大孕期必要營養素,有助孕婦極速補身,產後加快恢復元氣。

1)多達25種胺基酸
胺基酸是懷孕期必須補充的養份之一,有助胎兒發育,直接影響身高、體重和智力發展。如果孕婦缺乏胺基酸,有機會出現食慾減退、記憶力衰退、掉髮、免疫力下降等問題。「樂道烏雞熬雞精」含有多達25種胺基酸種類,每100毫升熬雞精的胺基酸總含量達7840mg,比坊間其他熬雞精或滴雞精產品更多營養。

2)足夠每天膠原蛋白
懷孕期母體會把自身營養供給胎兒,因此孕婦體內的膠原蛋白流失是平時的10倍,非常需要補充膠原蛋白給自己和寶寶。「樂道烏雞熬雞精」含有5130mg膠原蛋白,剛好足夠每天建議的攝取量5000mg。

3)豐富鐵質
「樂道烏雞熬雞精」選用的烏雞,皮膚、肌肉及骨都是呈烏黑色,含有豐富鐵質,特別適合產後或手術病後滋陰補身,益氣補血,而且對女士缺鐵血虧有明顯功效。尤其懷孕中後期,應多吸收鐵質以為胎兒作儲備,供給出生後首幾個月使用。

4)無膽固醇,低脂,低鈉
熬雞精能把養份濃縮,卻並非把味道或無營養的調味都一併濃縮進去。「樂道烏雞熬雞精」特別運用油脂分離技術,抽走多餘油份,令熬雞精味道鮮甜而不膩,而且低鈉及無膽固醇,不會讓孕媽媽越喝越胖。

5)陰陽平衡
坊間有不少滴雞精產品加入大量中藥藥材,多喝容易令孕婦上火。中醫學講求人體要「陰陽平衡」,是為最佳狀態。「樂道烏雞熬雞精」選取滋陰補血的烏雞,能夠益腎且增強人體免疫力,體虛人士特別是孕婦飲用後補而不燥,減低肝火易怒、情緒不穩等問題出現。

以上資料由樂道烏雞熬雞精提供

了解更多樂道烏雞熬雞精 》https://bit.ly/3E5Lijm 

想知更多兒童、孕婦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真・滴雞精推薦:滴雞精好唔好原來要睇隻雞?

五大滴雞精比較1
五大滴雞精比較:田原香,王朝,御藥堂,少爺滴雞精和老協珍熬雞精!探究滴雞精邊隻好?

近來飲用滴雞精掀起一股熱潮,市面上滴雞精品牌琳瑯滿目,各品牌都標榜自己是100%全天然,直接將整隻雞燘烤以滴出整隻雞的精華,完全不加入一滴水。究竟怎樣才算得上是〝全天然〞?原來滴雞精推薦配合個人體質去選擇飲用?大家知道分辨滴雞精邊隻好有什麼要訣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真正天然的滴雞精推薦,看看各品牌的滴雞精究竟邊隻好啦

滴雞精邊隻好?一款滴雞精適合所有人飲用?

不同的體質需要不同調理,不可能同一款產品能迎合所有人進補需求,所以在滴雞精邊隻好比較上,媽媽們可以按自己體質需要選擇。市面很多滴雞精品牌都有推出不同口味,例如花膠、冬蟲夏草、石斛滴雞精等等。例如產前產後有腰酸症狀,可飲用加入杜仲的滴雞精來強壯筋骨;產後要通乳及提升奶量,則可選擇加入王不留行的滴雞精。

花膠養顏補身?

很多人喜歡進食花膠養顏補身,但據營養師指其實花膠的蛋白質與普通食品如瘦肉、雞肉、雞蛋或牛奶差不多,之前也有報導指出花膠裡的骨膠原不太能從日常膳食吸收,所以花膠的養顏功效一直都備受質疑。從營養價值同吸收角度來看,食雞或者雞蛋的營養價值可能更高,因為兩者同樣都擁有胺基酸,胺基酸結構與人體結構較相似,更容易吸收,營養價值也更高。

五大滴雞精比較4
田原香滴雞精邊隻口味好?比較多口味選擇,多達17款

就滴雞精口味而言,滴雞精推薦田原香,因田原香滴雞精比較多口味選擇多達17款,更是唯一一間與註冊中醫師、營養師顧問合作,推出不同配方,產品種類最個人化。

滴雞精邊隻好?100%全天然?雞種選擇大公開!

五大滴雞精比較5
滴雞精推薦用100%純天然雞種,營養價值最高

要比較滴雞精邊隻好,都要看看是用什麼雞種?每個品牌都標榜自己用的雞是最好。王朝、老協珍同樣選用老母雞,少爺滴雞精選用少爺雞,而御藥堂滴雞精就標榜自己使用混種的公土雞。原來不同雞種,坊間也有不同的說法!傳統認為以老母雞製作的滴雞精比較上含有更高雌激素,會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令母乳量減少甚至造成回奶。而如果乳房發脹而無奶,更盛傳不適合吃少爺雞來補身。

而田原香標榜使用「自家放山飼養壯年土雞」,田原香走地土雞均標榜來自台南無污染的自家山頭,使用天然飼料飼養,全無添加激素、不打針。

以雞種比併來看,田原香自家放山養殖的放走地雞擁有最充足的運動,真真正正屬於100%純天然,是屬於最天然的雞種,營養價值最高!

保健品/滴雞精邊隻好?消費者常忽略!產品安全及效用公信力

五大滴雞精比較6
王朝滴雞精獲得非牟利機構香港醫護學會推薦,田原香則獲台灣政府部門衛生署衛生福利部發出的「健字號」認證

所有滴雞精品牌均有國際認證,如「ISO22000」及「HACCP」等,確保產品安全健康。比較特別的,是王朝滴雞精獲得香港醫護學會推薦,要留意的是香港醫護學會是香港的非牟利機構,而不是醫院或醫生官方協會。而田原香則是唯一一個品牌獲台灣政府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即等同本港衛生署和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的「健字號」認證,確保產品安全健康,更通過科學實驗證明,田原香滴雞精有效對抗疲勞,田原香靈芝滴雞精更有效調節免疫。

滴雞精邊隻好?以生產經驗計算,田原香滴雞精也再下一城。相比其它近來才打入市場的品牌,田原香早於2005年已開始生產滴雞精,是台灣第一間生產滴雞精的品牌,歷史最悠久。因此總結認証和年資上,田原香滴雞精比較更有公信力。

滴雞精邊隻好?售後服務同樣重要

除了以上各點,作為日常保健品好唔好,滴雞精的購買便利度及售後服務也十分重要。今次比併的滴雞精品牌,全部也設有自家網店,零售點也有很多。但要比較專人服務,就僅得田原香一個品牌有直營門市,除了送禮附設精美包裝外,更有專人作滴雞精推薦,形象上田原香滴雞精比較專業,服務也較為全面!

五大滴雞精比較7
僅得田原香一個品牌有直營門市,有專人作滴雞精推薦

五大滴雞精比較8
滴雞精邊隻好?滴雞精推薦:田原香滴雞精最佳

滴雞精邊隻好以外的養胎小貼士

五大滴雞精比較9
養胎小貼士

不論是預先包裝食品或是其它食材,都市人(尤其係孕婦)還是選擇 100% 純天然的食物為佳!源頭越天然、越無污染越好!純正天然的食物營養成份最高,補身養胎效果自然更好!營養師更建議孕婦不能胡亂戒口,這有機會令媽媽及小朋友營養不足。孕婦應保持多元化飲食,以減低將來小朋友患敏感的機會。

要看滴雞精推薦,滴雞精邊隻好?
真・滴雞精推薦:滴雞精邊隻好原來要睇隻雞?

 

 

小朋友爭執點算好? 處理唔好隨時有社交障礙!

不知道你們的仔仔女女跟其他同學和朋友有爭執呢?老土一點講,「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人與人之間相處出現磨擦和爭執十分正常。有些家長護B心切,見/聽到小朋友稍有爭執,馬上便大發雷霆,幫孩子出頭。而有些家長則是另一個極端,認為這是成長的一部份,不應該干預,否則孩子成長後也不懂得跟人相處。到底點做先最好?

冷靜了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在保護孩子或大發雷霆之前,家長應該先平心靜氣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根據不同的原因,家長應該做的決定也十分不同。例如,假如小朋友因為長得較矮小而被取笑,那麼當然應該嚴正地跟對方說清楚。可是,如果爭執的起因是小孩經常對其他人不瞅不睬,那麽家長便應該跟小朋友溝通一下了。

過份干預 隨時有社交障礙

小朋友在一起相處的期間,一定會有一些小爭執甚至碰撞。假如小朋友通常都會馬上回應欺負者(例如「你做咩打我?」、「你咁樣唔啱!」等等),其實家長不用馬上出來干預,只需要從旁觀察便可以了。家長每次一看到這樣的情況便跳出來保護孩子,反而會令小朋友學不到解決爭執的方法和技巧,長大後更難跟其他人相處。家長應該先觀察一下小朋友的第一反應。當然,假如小朋友顯得不知所措、甚至恐懼對方的話,家長應該出面調停。

先安慰 再溝通 切勿說教

家長應該先安慰小朋友,讓他感到安全,再處理爭執的問題。此外,家長亦應在孩子冷靜後溝通一下,找方法改善,避免將來再次發生爭執。可是,家長切勿嚴厲地說教,否則會對小朋友造成雙重打擊。

處理小朋友被欺負的問題很需要技巧,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其他好辦法呢?


撰文:顧問mame 

MameShare 3周年快樂!

【MameShare三歲啦🥳🥳🥳】

9月1日MameShare三歲啦🎂!好多謝Fans們同各方友好合作夥伴嘅支持👏🏻!我哋會繼續努力分享有用嘅Mame資訊比大家😎!為大家發放更多正能量🎊🎊🎊!

9月1日開始仲會有MameShare生日禮物分享活動🎁🎁🎁!每個Fans都可以得到優惠總值超過$3000既生日 #優惠總表!我哋會送出 #超過3000份禮物 俾大家!記得一齊參加啦🙌🏻!

健康生活素食媽 BB也要素食嗎?

現代生活物質豐盛,多數人自出生以來,都是過着「大魚大肉」的生活。可是,隨着人類愈趨重視健康、環境等生活質素,有些人提出和實踐茹素的生活方式。這次的主角媽媽Woodpy便是一位素食者。她的日常生活有沒有甚麼不同呢?她在懷胎以至育嬰時有沒有遇上問題呢?她希望寶寶將來也茹素嗎?

點解要茹素? 素食生活煩不煩?

想起茹素,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佛教。的確,Woodpy茹素也是受到信佛的媽媽影響。當時,Woodpy只得13歲,其他家人都擔心她營養不良,所以反對她茹素。為了讓家人安心,Woodpy每年都會做身體檢查,而除了在茹素初期有輕微的貧血外,身體一直都十分健康。丈夫Kenneth雖然並非素食者,但亦因為Woodpy而更了解茹素的好處:「動物的飼料和處理肉類的過程中,使用了不少化學物和添加劑。茹素能避免吸收這些化學物,亦令我更欣賞食物的原味。

其實,除了因為信仰和健康外,近年興起的素食主義也提出茹素能減輕全球暖化的問題。此外,彼得.辛格在動物利益經典《動物解放》一書中指出,現代化的農場往往以殘忍、不人道的方式對待動物,固此亦鼓勵茹素。

Woodpy認為,只要相信自己實踐茹素的價值觀,素食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不困難。雖然在家煮食時會選擇純素,但外出用膳時,亦難免要稍為變通一下,接受含蛋或奶的食物。在懷孕期間,Woodpy的飲食只是每天多飲兩包豆奶,並沒有太大變化。

胎裏素寶寶 素食媽的育兒飲食之道

胎裏素寶寶,指的是媽媽在懷孕期間沒有接觸葷食。寶寶除了初生數天吃醫院提供的瓶裝「水奶」外,頭五個月都是全母乳餵哺。開始BLW後,寶寶都是進食菜心、南瓜、薯仔等蔬果,即使跟婆婆一起吃飯,也未曾吃過肉類。Woodpy是刻意安排寶寶自小茹素嗎?她坦言,雖然希望寶寶成長時明白茹素的好處,實踐素食生活,但素食與否是自主的選擇,作為父母可以教導和鼓勵,但最終的決定權仍然在孩子手上。

Woodpy的素食生活,除了是生活方式的啟發,也有親子育兒的心得,不知道家長們想不想體驗一下素食生活呢?以下是兩道簡單又美味的素食菜式,今晚不防試一試吧!

橄欖油蒜蓉金菇粟米粒

建議食用月齡:12個月(BLW)/20個月(TW)

材料:

-橄欖油 一茶匙

-粟米 一條

-金菇 一棵

-蒜頭 兩瓣

-黑椒碎 適量(可省)

-芫荽乾 適量(可省)

步驟:

1. 蒜頭剁泥備用。

2. 新鮮粟米去除外衣及鬚,洗淨,起出粟米粒。(先用小刀挑起一行粟米粒,然後將下一行粟米粒用手掰向空出來的一邊,便可以輕易起出完整粟米粒。)

3. 金菇切去根部,洗淨,瀝乾水分後切成小段。

4. 中火熱鍋,加入橄欖油及蒜泥炒香。

5. 加入粟米粒炒一分鍾。

6. 加入金菇及調味料炒至軟身即可,完成。

茄乾椰漿薑黃飯

建議食用月齡:8個月(BLW)/18個月(TW)

材料:

-米 兩杯

-椰漿 100ml

-水適量

-茄乾 4~5粒

-薑黃粉 1小匙

步驟:

1. 米洗淨,然後加入椰漿及水至2杯米份量的刻度。

2. 加入茄乾及薑黃粉攪拌均勻,放進電飯煲以普通煮飯程序煮熟即可。


鳴謝︰素食媽媽Woodpy故事分享、暴龍媽媽Jaycee素食食譜分享

小朋友有「動物恐懼症」 原因原來係家長?!

如果要選擇最受歡迎的動物,活潑又可愛的狗狗絕對榜上有名。可是,很多小孩卻很害怕狗狗,甚至乎害怕得大哭起來。究竟害怕狗狗以至小動物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因素造成呢?

你亂掂佢咬你架!

小孩子天性喜歡會動的東西,例如卡通片和汽車玩具,所以他們多數都喜歡動來動去的小狗。令小朋友對狗狗產生恐懼的,竟然是家長呢!小朋友在街上看到狗狗時都會好奇,想走過去摸一摸狗狗。這時,家長往往因為擔心狗狗會傷害孩子或衛生問題,而阻止他們摸小狗。同時,家長往往會加一句:「你亂掂佢咬你架!」「狗狗一啖食晒你啲手指!」本身也怕狗的家長更會抱起小朋友,並要求狗主把狗拖遠一點。這些行為無形中令孩子認為,狗狗是一種恐怖的動物,而且連萬能的爸爸媽媽也害怕他們。於是,小孩便漸漸懼怕小狗了。

一秒解決「動物恐懼症」

如果小朋友現在害怕小動物,有沒有甚麼解決方法呢?有,而且超簡單,一秒搞掂!首先,當然要遇到一隻小狗。如果家長擔心的話,可以找朋友或鄰居養的狗狗,確保牠們不會太過活躍而令小孩太過恐懼。當狗狗看到陌生人時,自然會走過來嗅一嗅,搖着尾巴圍着你走。對於恐懼狗狗的小孩來說,看着小狗走過來這一秒是最令他們害怕的。家長只需要跟小孩一起,鼓勵他們,站着動也不動,讓小狗過來之後,小朋友發現狗狗不會咬他時,自然便不會再恐懼了!假如小朋友真的害怕得哭起來,家長不要強逼他甚至罵小孩,只需抱抱他,對他的感受表示了解,下次再試便可以了。家長也可以間中讓小孩看一些有趣的寵物短片,令他們對小狗有正面的想像。

其實,很多小問題其實都是源於家長不自覺的一句說話、一個小動作,所以在教育小朋友時要多注意呀!


撰文:顧問mame 

選擇性緘默症患者 停課點算好? 兒童言語治療師 成功例子分享!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選擇性緘默症和適當的治療方法。現在疫情嚴重,孩子長時間都留在家中,甚少跟其他人溝通,會不會加重病情呢?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小孩呢?

停課點算好?日常生活家長可以點做?

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害怕跟不相熟的人談話,由於社交情境中難以使用口語表達溝通,無形中形成社交上的壓力,所以很容易同時出現社交恐懼問題。這類小朋友通常會自信心較低、對別人說話敏感。 家長可以適時製造社交情景,加以鼓勵,讓孩子習慣身處社交情境之中,再慢慢嘗試進行溝通。

停課期間,不少家長和小朋友也留在家中,沒有任何社交活動,這情況會讓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的問題加劇。兒童言語治療師建議家長透過使用視像通訊,讓孩子與朋友保持聯絡,活動可以是一同聽歌、跳舞,藉以保持常規社交。

家長在嘗試協助孩手改善問題時,要注意以下一些小細節:

– 避免使用威迫利誘的方法,強行要孩子與人說話、打招呼。

– 避免使用「佢係咁㗎啦」「做咩唔應人」「冇禮貌」等等負面評價形容孩子不說話時的狀態。

– 家長應多以身作則,在社交情境中表現出社交技巧的良好示範,讓孩子從觀察中吸收經驗。

– 應作出正面鼓勵,表示明白孩子的處境和心情,陪伴孩子共同努力。

 

兒童言語治療師分享 痊愈者成功經驗

患者是5歲的小女孩晴晴(化名),就讀本地幼稚園低班,家中有一個兩歲的弟弟。由於父親長期在外地工作,姐弟二人主要由全職媽媽照顧。與晴晴父母首次傾談時,發現媽媽也較為拘謹、說話時面部表情較少、情緒壓抑較為嚴重。而爸爸在傾談中較少發言,部分情況較為抽離,但也願意合作進行訓練。接受四次單對單的訓練後,晴晴由一開始的肢體僵硬、緊張咬唇,漸漸能夠在引導下回答問題和參與合作遊戲。同時,我鼓勵媽媽參加為時21日的家長情緒自修課,過程中舒緩負面情緒、調整內在、了解自己更多。媽媽與我分享,她改變了管教孩子的「惡習」,不再用滕條,自己情緒失控的情況也減少了。接下來的四堂訓練中,有時邀請媽媽一同進行訓練,學習使用正面字眼鼓勵和協助溝通。媽媽也踏出了第一步,與晴晴班老師分享進度,以及一些在學校互動的小技巧。最後晴晴不只能在學校與老師說話,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說話點餐。

選擇性緘默症其實並不可怕,家長們只要尋找適當的幫助,給予小朋友包容和鼓勵,絕對可以改善問題。


鳴謝: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 註冊言語治療師 鄭穎賢

幼兒STEM教育係乜嘢?小孩探索大世界!

在這個高科技的年代,社會對精於科技和數學的人才需求愈來愈大,讓小朋友好好學習科學、數學等科目十分重要。所以,幼兒STEM教育近來頗受追捧。STEM教育的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目的是培養小朋友對數理科學的好奇,以及對周遭環境的關注,也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又上補習班?倒不如親子互動一番啦!

一聽到訓練小朋友的數理能力,家長們馬上就上網找尋STEM補習班?其實,爸爸媽媽跟小朋友一起互動,在家裏也可以愉快進行STEM教育呢!以下就有一些小活動,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

兩歲以下:

  • 跟寶寶一起探索周遭的事物和環境,刺激寶寶的好奇心,並能認識形狀、顏色等等對事物的基本描述。
  • 跟寶寶一起觸摸不同材質的物品,刺激感官感受。

兩歲至三歲:

  • 跟孩子觀察事物,並提出問題,刺激小朋友思考。例如,在看小鳥飛的時候,可以問:「點解小鳥識飛?」「點解小鳥的羽毛會有唔同顏色呢?」「小鳥同我哋嘅身體有咩唔同?」
  • 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引導小朋友一步一步得出結論。例如,將兩個樣貌一樣但不同材料做的球放在水裏,讓小朋友研究為甚麼一個在水裡會沉下去而另一個會浮起來。

初小學生:

  • 跟小朋友一起讀一些資訊類的書,一邊讀一邊提出問題並討論,除了能增加科學知識,也能培養閱書時思考和反思的能力。選書的題材愈廣泛愈好,由蝴蝶的一生到宇宙的奧秘都是很好的題材,讓小朋友認識不同範疇的科學知識。
  • 跟小朋友一起烘培,讓孩子幫忙準備食材,教他們搓麵糰,並且讓他們觀察當加進不同材料時,麵糰會產生什麼變化。

想小朋友將來讀數理科目時更得心應手,就每星期抽一點時間跟孩子進行STEM教育吧!


撰文:顧問mame 

在家講不停 外出唔出聲? 可能係選擇性緘默症!

有些小朋友跟父母說話時生動趣怪,一出外見親朋戚友的時候,卻變得沉默寡言。家長們都以為是孩子個性害羞,並沒有多加留意。可是,小朋友原來可能患上了選擇性緘默症!

甚麼是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靜是兒童焦慮症的一種,較常出現於兩歲半至六歲的幼兒。成因主要分先天和後天引發的因素。先天因素是幼兒屬於較為容易緊張、完美主義、性格謹慎,或者家族有焦慮症歷史。較常見的後天因素是生命出現重大轉變,例如:至親離世、父母離異、搬屋轉校或由分離焦慮症引起等等。選擇性箴默症患者一般在熟人面前能自在說話,不少患者擁有樂天幽默的性格,但在特定環境或面對特定人物時,卻因為焦慮及過份緊張而說不出話來。有別於一般的怕醜,選擇性緘默症通常持續出現一個月以上,並在特定環境情況下不能說話,肢體動作表現非常緊張,並且難以用一段時間「熱身」去解決問題。

家長一般如何發現?

情況較為嚴重的選擇性緘默症兒童可能會在少見面的親戚面前也無法說話,這一類情況家長較為容易發現,但也有不少家長以為小朋友只是個性害羞。若果不說話的焦慮情況只在學校環境出現,通常也是老師觀察到情況後再告訴家長。不少前來接受治療的家長說,起初也不相信老師所說的情況,因為孩子在家裏非常嘈吵。

怎樣治療選擇性緘默症?

幼兒言語治療師能夠幫助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小朋友。治療通常是雙軌進行,一方面處理孩子的內心感受和焦慮情緒,另一方面鼓勵整個家庭在日常中轉變溝通模式、協助介入。黃金治療期是緘默情況出現的首三個月,在不說話的習慣未形成之前處理,重新建立語言表達的溝通習慣、製造成功經驗並減少焦慮想法。如果焦慮情況十分嚴重,也會轉介到專科醫生使用藥物治療。

在停課期間,家長可以怎樣幫助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小孩呢?想知道的話,就要留意下星期三的專欄了!


鳴謝: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 註冊言語治療師 鄭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