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311

4大實用招式 助幼兒安心入睡

「午睡時間,寶寶即使不斷打呵欠都不願入睡。」

「寶寶在晚上不肯睡覺,要我們陪伴玩耍或說故事。」

「寶寶在晚上入睡後,仍頻頻睡醒要喝奶。」

以上都是一些歲半左右的幼兒普遍出現的睡覺狀況,令家長苦惱萬分。家長不妨採用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團隊提供的實用方法,只要對症下藥,便可以令幼兒變成乖乖「睡寶寶」。

訂立時間表

當幼兒只顧玩耍而不願意午睡時,家長可以考慮為幼兒訂立一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例如每天起床、吃午飯、玩耍、午睡、吃茶點、洗澡、吃晚飯及親子活動等,藉此建立一個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睡前靜態活動

幼兒晚上入睡的先決條件是他們感到「疲倦」。家長不妨多讓孩子在日間進行一些有跑、跳元素的遊戲或體能活動,讓幼兒有足夠的「放電」時間;每日安排幼兒午睡一小時至個半小時已足夠,否則他們在晚上便毫無睡意,並避免幼兒在臨睡前進行刺激性的活動,以免大腦處於興奮的狀態;幼兒於睡前除了刷牙、上廁所之外,家長可以用十至十五分鐘時間,跟他們進行一些靜態的活動,例如看圖書和談天等,然後關上房燈,用幼兒喜歡的身體接觸,例如掃眼眉、輕撥眼簾、摸頭部等,讓幼兒意會這是入睡的時間,然後便慢慢進入夢鄉。

堅守原則

當幼兒在睡覺時間仍不斷要求家長玩耍或說故事時,家長要堅定信念,持守「夠鐘熄燈」的原則,跟幼兒說:「媽媽跟你玩,好開心哩!…..你是否想再玩?媽媽約定你明晚再玩過,現在是時候要睡了。」家長堅持自己的原則之餘,同時讓幼兒期盼明晚可以跟媽媽玩的心情,有助幼兒乖乖入睡。如果幼兒仍然在床上跟家長說東說西,不願睡覺時,家長只要「故意忽視」,不理會及不回應幼兒的說話便可。

戒夜奶助安睡

幼兒六個月大以後,已可進行戒夜奶,若幼兒晚上臨睡前必須要喝奶,建議家長安排他們提早一至半小時喝奶及在睡覺前排清小便,以免半夜睡醒。即使幼兒半夜睡醒要喝奶,家長要下定決心替他戒夜奶,不用擔心以為幼兒少喝夜奶會影響健康,要讓幼兒熟睡,便要慢慢減少半夜醒來的習慣。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團隊提供

營養師推介 5款秋天時令湯水

秋天天氣漸漸地變得乾燥,無論成人或孩子都更加需要注意補充足夠水份,除了喝水和吃水果之外,喝湯亦是其中一種方法。家長只要選用時令和適合的材料,便可以煲出適合孩子飲用又營養豐富的「愛心靚湯」,健康又美味;以下由美國註冊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協會代表梁慧思推介五款做法簡單,並適合孩子在這季節飲用的湯水,以及提供揀選煲湯材料的注意事項、孩子喝湯的時間和份量等小貼士給各位家長參考。

顏色鮮艷南瓜湯

南瓜是秋天當造及含澱粉質和纖維素的胡蘆科根莖類植物,它含有豐富抗氧化維他命A、C及E、有護眼功效的乙型胡蘿葡素,葉黃素、玉米黃素,以及鉀質、銅質、錳質、鐵質和鈣質等礦物質,有助增強抵抗力,適合用來煲成健康、有營養及有飽肚感的南瓜湯。

南瓜湯的做法簡單,將南瓜蒸熟、去皮,弄成南瓜蓉,加入全脂鮮奶(如孩子身型肥胖可使用脫脂奶,有奶類過敏的孩子則可選用植物奶,如豆奶或燕麥奶代替。);亦可以加入以西芹、洋蔥及紅蘿蔔來煲成的上湯,又或用清水加入洋蔥和蒜頭等材料煲成味道香濃、鮮橙色的南瓜湯,孩子必定喜歡飲用;不建議加入牛油或忌廉,令南瓜湯變得肥膩。

清甜蘋果雪梨全素湯

蘋果和雪梨同樣是秋天時令和含有豐富水份的水果,適合作為秋天湯水的食材。蘋果含維他命C、K、植物化學物質(Phytochemicals)及纖維;雪梨含有維他命C、K、葉酸、鉀質,錳質、銅質及鎂質。如想增加食用纖維量,建議喝湯同時進食連皮果肉。這款素湯可配合雪耳、無花果乾、蜜棗、南北杏、百合和蓮子等材料,煲出來的素湯味道清甜,能吸引孩子飲用。

百搭「有營」上湯

外國人多喜歡採用新鮮食材自製清湯,作為烹調粉麵或飯的上湯。家長可選用秋天時令的紅蘿蔔和西芹,配上洋蔥、蒜頭、菇類做成一款素菜湯;又或加入去皮的雞代替菇類,做成一款純天然、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或染色料的上湯,除了作為烹調其他食材的「湯膽」之外,亦可以當湯水飲用,有益又好味。

紅蘿蔔含有維他命A及C、有助維持骨質健康及凝血功能的維他命K、幫助眼睛健康的乙型胡蘿蔔素,以及有助平衡血壓的鉀質等;西芹則含有鉀質和及豐富的維他命K,亦含有維他命A、葉酸及鈣質。紅蘿蔔和西芹各自含有豐富纖維,但大部份的纖維經煲湯後仍留在蔬菜上,如想在喝湯同時攝取食用纖維,便要吃「湯渣」。

家常青紅蘿蔔豬骨湯

青紅蘿蔔豬骨湯是很多家長平日慣常煲的湯水,當中採用了秋天當造的青、紅蘿蔔作為主要材料。青蘿蔔屬十字花科蔬菜,含有多種抗氧化性的植物化合物之餘,亦含有豐富維他命C、維他命B雜及多種礦物質,如鐵質、鎂質、銅質和鈣質。紅蘿蔔則屬傘形科蔬菜,含非常豐富的維他命A,屬脂溶性維他命,此湯水有助身體攝取紅蘿蔔中最豐富的維他命A,脂肪有助人體吸收脂溶性維他命A、D、E及K,所以加入豬骨以外,亦可隨喜好加入粟米、無花果乾、蜜棗及南北杏,令湯水帶有天然的清甜味,尤其適合孩子飲用。

香濃料足蓮藕湯

蓮藕也是秋天當造的食材,含有維他命C、葉酸、鉀質、鈣質、鐵質、鎂質和磷質等豐富的礦物質,營養豐富。這款湯水亦可加入腰果、紅蘿蔔、鮮淮山、栗子和豬肉等不同材料,味道濃郁及富口感,讓孩子喝到較濃味的湯水。值得留意的是,由於蓮藕含豐富的澱粉質及纖維,孩子如將蓮藕一併進食會比較飽肚,建議家長注意份量,要不然有機會影響孩子進食正餐的胃口。

嚴選煲湯材料和調味

秋天天氣乾燥,人對水份的需求因而增加,大家記得要補充足夠的水份。對於孩子來說,清水、奶、水果和湯水是補充水份的重要來源。雖然湯水對健康有益及可以提供充足水份,但家長切忌給孩子喝過量湯水,以免他們吸收過多卡路里變「肥仔」、「肥妹」。家長要注意煲湯所用的材料、孩子喝湯的時間和份量,這樣才可以令孩子愈喝愈健康。

由於食材的脂肪會溶入湯水中,所以家長要小心選擇煲湯的材料,如孩子身型肥胖或有肥胖傾向,家長除了選擇煲素湯之外,亦可以用瘦肉代替豬骨、去皮雞肉代替雞腳、瘦的牛肉代替牛尾來煲湯。另外,每種食材都有原有的味道,由不同食材所煲的湯水已帶有多種味道,建議家長煲湯時盡量少放鹽,以避免他們習慣進食濃味食物。對於味蕾減退的長者來說,建議他們在自己的湯碗內加少量鹽,不宜在一整煲湯內加入大量鹽份調味,亦切密食用過多鹽份。

注意喝湯時間和份量
孩子喝湯的時間和份量亦不容忽視,因為有些家長喜歡在飯前要求孩子喝一大碗湯,飯後再給孩子一大碗,有機會超出了孩子的食用份量。曾有家長分享過幼童飯後出現嘔吐情況,這是與用餐時飲用過量湯水有關。有些孩子在飯前喝湯可能會令他們產生飽肚感,影響胃口,繼而減低進食飯餐之份量;那邊廂有些孩子喝湯後仍有食慾吃飯餸,但可能會令他們吸收過多卡路里而引致肥胖,破壞均衡飲食的原則。所以家長必須留意孩子在正餐時喝湯的份量,或建議孩子在餐與餐之間喝湯水及連湯料一起進食,作為一頓有營養的下午茶。

「隔油」湯更健康

另外,湯水雖然最好即煲即喝,但從營養學角度,將有油份的湯水放入雪櫃冷藏,「隔夜」後的湯水在表面會留有一層油份,如在喝湯前隔去這層油份相對會減低湯中所攝取的卡路里。此外,若想孩子吸收湯水中的所有營養,建議他們同時進食湯料,尤其進食湯中的肉類以攝取其蛋白質,或蔬菜以攝取食用纖維。除了喝湯之外,建議孩子平時應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未經烹煮的水果,以直接吸收當中的營養和水份。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親子學堂 合作伙伴美國註冊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協會代表梁慧思提供

營養師推介 5種提神醒腦元素

孩子能夠精精神神回校上堂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孩子精神不足,便會影響上課的專注度和學習能力。澳洲註冊營養師及香港營養師協會編輯梁曦允推介五種有助孩子提神醒腦的食物元素,只要每日攝取足夠份量,加上充足的睡眠和飲食均衡,便能「醒神」又醒目,無論學習或參加活動自然精靈過人。

1.     維他命B雜 (B Vitamins)

維他命B雜中的B1有助身體的能量轉化和維持神經系統健康,促使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精神飽滿地在家學習。

五穀類食物中的早餐穀物片或原粒燕麥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身體所需能量之外,亦含有豐富維他命B雜,能加快和更有效轉化消化後的食物成為葡萄糖,為大腦提供即時的能源,令孩子更加提神。

建議家長選擇無添加砂糖、蜜糖或低糖的穀物片,在約一碗的穀物片中加入新鮮的水果、乾果或堅果等,再配合原味乳酪或低脂牛奶,便成為孩子的健康早餐;若作為孩子的下午茶,穀物片的份量可以減半。

2.     奧米加三脂肪酸 (Omega-3)

人的大腦結構有六成脂肪,當中一半來源自Omega 3脂肪酸。孩子多吃含豐富Omega 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腦部發展和健康,以及對學習增強記憶力都有所幫助。除進食深海魚以攝取動物性的Omega 3外,亦可透過植物性食物攝取Omega 3脂肪酸,包括:堅果(如:合桃)、種籽(如:亞麻籽、奇亞籽)等,好味又健康及有助補腦。

家長可以將亞麻籽或奇亞籽加入乳酪、水果作為健康小吃;又或將亞麻籽和奇亞籽用水浸開成啫喱狀,用來做布甸,同樣能吸引孩子進食。堅果是適合孩子進食的健康零食,但家長宜選擇無添加調味的原味堅果,並注意孩子進食的份量。五、六歲的孩子每日進食一湯匙的堅果或種籽便能攝取足夠的Omega 3 脂肪酸。

3.     膽鹼(Choline)

膽鹼(Choline)是一種人體必須的元素,會轉化為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在神經系統中擔當大腦傳遞訊息的重要角色,有助孩子保持精神。建議孩子每日攝取250毫克的份量。

雞蛋、深海魚、雞肉、西蘭花和椰菜花都含有膽鹼,當中以雞蛋的含量最豐富,1隻雞蛋已含有120毫克的膽鹼。孩子每日進食1隻雞蛋已經攝取每日所須一半的膽鹼,例如早餐吃一隻烚蛋、日式蛋卷或奄列亦能提供足夠的營養、能量和醒醒神。

4.     類黃酮 (Flavonoids)

類黃酮是一種抗氧化物,花青素是類黃酮的一種,有保護神經系統、增強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功效,令孩子更有精神學習。

莓果類食物如:士多啤梨、藍莓、紅莓及桑子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建議孩子每日吃兩份水果,當中可以選擇半碗莓果類水果(即一份水果)。除了加入穀類麥片或乳酪之外,亦可以用來做藍莓或紅莓蛋糕,又或將這些莓果類水果冷凍後打成果昔作為孩子的茶點,顏色鮮艷又有營養,增加孩子食慾。

5.     茶氨酸 (L-theanine)

茶氨酸是茶葉中特有的胺基酸,當中綠茶含有這種物質,有助加快神經系統加快訊息傳遞的能力,同時有提神、減壓、令人放鬆心情和集中精神之效。

孩子每日喝六至八杯流質飲品,可補充足夠的水分,當中可以飲用一杯綠茶,讓孩子吸收茶氨酸;建議家長用綠茶包或抹茶粉再混入牛奶,做成一杯抹茶牛奶(Green Tea Latte),又或製作一杯水果冷泡茶,適合孩子上學前或放學後飲用的飲品,令他們精神為之一振。

必須吃早餐

根據一項調查孩子吃早餐的習慣與學業表現的研究顯示,每日吃早餐的孩子,與一星期內平均只吃兩次早餐甚至沒有吃早餐的孩子相比下,會有較佳的學習表現,專注力和記憶力都有所提升,有助學習,所以想孩子早上精神奕奕地上學,達更佳的學習效果,便一定要吃早餐。家長亦要注意早餐的食物配搭,當中最好有四種食物類別,包括:五穀類、脂肪、蛋白質和奶類產品,這樣便可以提供充足的營養和能量;當然最重要是孩子要有充足的睡眠才可以令大腦得以休息,同時建議孩子在上學前做15分鐘的運動,舒展筋骨,有助身體血液循環,增加供給大腦的氧氣量,這樣孩子便會份外醒神。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親子學堂 合作伙伴澳洲註冊營養師及香港營養師協會編輯梁曦允提供

 

【繪本童心】好玩的繪本

小朋友在0-5歲的階段,家長通常會提出的問題是孩子專注力不足、只看幾頁便沒興趣、不會坐定定看書等等。家長很想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令孩子專心多一點,多聽一本故事書。我很欣賞家長總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學習。

其實在孩子的幼兒期,大部分家長都會提出以上相同的問題,那代表這並不是你的孩子有問題,而是這個階段裡孩子的特性。因此家長只需要調整自己的期望和心態,配合孩子閱讀的興趣和需要就可以。假如孩子能坐下來10分鐘與你共讀,然後你卻期望他再多10分鐘的專注,那麼大家都會感到很挫敗。然而,如果你讚賞孩子沒有被別的事情誘惑而專心一起共讀10分鐘,我深信孩子下次共讀時會給你多2分鐘的專注﹗幫助孩子在閱讀裡建立成功的經驗,而不是帶來「我辦不到」的挫敗感。

除了家長的態度,當然選擇「好玩的繪本」也能吸引孩子投入一點。以下介紹幾本邊讀、邊玩的繪本給大家,讓你和孩子為親子共讀留下有趣的印象。

延伸閱讀書目:

(1) 《爸爸再一次:好高、好高+大海遊戲+遊樂園》

作者/繪者: 秦好史郎 (秦好史郎的創意育兒圖畫書,共3書)

出版社: 米奇巴克

(2) 《猩猩爹地》

作者/繪者:三浦太郎

出版社: 米奇巴克

(3) 《手指玩遊戲》

作者/繪者: 叮咚  

出版社: 台灣東方

(4) 《大手小手玩遊戲》

作者: 何采諭  

繪者: 謝慶萱

出版社:小魯文化

(5) 《從頭動到腳 / FROM HEAD TO TOE》

作者/繪者:艾瑞.卡爾 Eric Carle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6) 《烏賊大王做體操》

作者/繪者:小木屋工坊

出版社:小熊出版

(7) 《企鵝體操》

作者/繪者:齋藤槙

出版社:米奇巴克

(8) 《你是一隻獅子!:跟著動物們一起做運動》

作者/繪者:俞泰恩

出版社:親子天下

(9) 《和動物一起做瑜伽》

作者: 羅蕾娜.帕亞倫加  

繪者: 安娜.佛拉提

出版社:狗狗

部分翻譯圖書可選購英文版,各大書局或網上書店有售。

(中) www.hkbookcity.com , www.books.com.tw , www.cite.com.tw

(英) www.bookdepository.com , http://amazon.com


作者: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輔導學碩士,香港註冊社工。多年來從事親子共讀培訓及遊戲治療輔導工作,為家長提供支援,促進兒童在愛中快樂成長。

Facebook: Play Seed

培育翹楚 放眼中外的校長

培僑書院校長專訪

培僑書院近年由小到中學,擴展到幼稚園、更在課程中編排銜接大學,真正做到一條龍式教育!當中吳育智校長如何維繫培僑大家庭的關係和情懷?多年放眼中外的教育方針能為學生帶來怎樣既多元化又完整的發展呢?

培僑書院

地址: 沙田大圍大圍新村路1號。
網址https://www.puikiucollege.edu.hk

幼稚園校長:態度比知識、技能更重要

學習態度

一位愛學生亦愛吃蝦條嘅幼稚園校長喺今次疫情中有咩得著?學校、老師、校長面對今次挑戰有無壓力? 就算喺香港高壓力的教育制度下,卓思英文學校暨幼稚園(青怡分校)廖鳳香校長最著重學生哪方面嘅發展?

卓思英文學校暨幼稚園(青怡分校)

地址: 新界青衣青怡花園第1座地下及1樓
網址http://www.choicekinder.edu.hk

小朋友越打越百厭? 玩偶「中間人」 輕鬆解決問題!

孩子百厭的時候,家長往往都會用同樣的方法—「打罵」。的確,打罵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效嚇停孩子的方法,處理孩子當下的問題。但是,長遠下去,打罵對家長和孩子的關係百害而無一利。

鬧你又唔改、唔改又再鬧?

常用打罵這種方式的家長,往往會很勞氣地抱怨:「我個小朋友好硬頸架。就算鏟到佢上天花板佢都唔會改,如果唔一直鬧佢咪仲衰!」其實,這種想法完全誤解了孩子重複犯錯的原因。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只會直接打罵他們的話,他們根本不明白到底做錯了甚麼,亦不懂得如何糾正,所以才會不停重複犯錯,家長又因此重覆打罵他們,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家長和孩子的關係緊張。

此外,家長使用暴力去解決問題,會深深留在小孩的腦海裏。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小朋友到達青春期的時候,亦只會模仿家長,用暴力去解決問題。

玩偶中間人 輕鬆、有效溝通

只有在平靜、和諧的氣氛下溝通,小朋友才不會被家長的怒氣嚇怕,亦能明白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善。家長可以嘗試利用孩子喜歡的玩偶作為「中間人」,與孩子溝通。玩偶「中間人」能減輕小孩的恐懼,亦會更容易聽入耳,並從中學到處理事情,糾正他們所犯的錯誤。

溝通,永遠是教導小孩,親子關係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家長在永遠學校、改善的技巧。

V Brain 尚智 免費腦效能評估及諮詢(原價 $4800)100個名額︰https://bit.ly/2EqnBs1

#Vbrain #腦神經反饋 #腦神經反饋訓練 #腦效能 #腦效能訓練 #家庭教育 #玩偶 #兒童情緒問題 #兒快親子品牌大獎2020 #我最喜愛的兒童發展及訓練課程


作者︰許秀香(Sarah Hui)
畢業於浸會大學,副修兒童心理學,獲得幼兒學士學位,擁有超過20年幼兒教育及特殊教育經驗,同為:
*資深兒童心理輔導訓練導師
*V Brain 尚智 首席顧問及營運總監
*韓國認証神經反饋培訓導師及諮詢師

疫情下的新學習體驗【繪本童心】

在疫情影響下,整個世界的運作都進入了另一個新模式。透過網絡的連繫可以足不出戶上課及工作。這種在家作業的模式除了讓孩子可以看到父母的工作情況外,其實也讓父母打開了孩子那扇學習之門,令我們更瞭解孩子的學習世界。

很多實體課都被迫變成網上課堂,在家學習讓我可以知道孩子的學習進度及個別協助她掌握未能理解的部分。我相信以往在班房內只有一位老師很難做到照顧個別差異。而在沒有同儕的比較下,也減少了她的壓力和挫敗感。偶爾聽到老師不但接納孩子的能力,更不斷稱讚和鼓勵。我的心裡實在非常感恩遇到好老師,他們甚至比我做得更多、更好!

後來,我們更將龬琴和芭蕾舞的課也變成在家進行,我很欣賞老師願意嘗試和家長們的開放態度。雖然老師要維持生計,但肯跳出安舒區(comfort zone)教學並不容易,若有學生家人在場壓力也很大。從前把孩子送到課室交給老師,家長就可以享受一刻自由。現在我可以觀摩她的課堂,知道究竟她在課室裡學什麼?她是怎樣與老師互動?更使我也在音樂和舞蹈上長知識,其實我自己也是得益者呢!

福祿貝爾 (Friedrich Froebel) 的名言:「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我們都是以生命影響孩子的生命,共勉之。開學了,以下介紹十本有關老師的圖書,讓我們一起思想「教育」的意義。

延伸閱讀書目:

《蘇老師愛讀書!我不愛/Miss Brooks Loves Book! (and I don’t)》

作者: 芭芭拉.波特納 (Barbara Bottner)

繪者: 麥可.恩伯利 (Michael Emberley)

出版社:宇宙光

故事簡介:故事裡一個堅信自己絕對不愛看書的小孩,遇上一個對書充滿熱情與信心的老師。

《謝謝您,福柯老師!/ Thank you,Mr. Falker》

作者/繪者: 派翠西亞.波拉蔻 (Patricia Polacco)

出版社:和英

故事簡介:這本書是作者派翠西亞小時候的真實故事,描繪她如何克服障礙,學會閱讀,以及她的恩師如何開啟了那扇緊鎖的門,帶領她進入書中的世界。

《莉朵老師的禮物/ Miss Little’s Gift》

作者: 道格拉斯.伍德 (Douglas Wood)

繪者: 吉姆.柏克 (Jim Burke)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

故事簡介:這本書是作者道格拉斯的回憶錄,道出自己對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努力學習閱讀的過程。莉朵老師要他放學後留下練習閱讀,他覺得這是全世界最悲慘的事,但不久他就發現書本中的驚奇。

《泰迪的禮物/ Three Letters from Teddy》

作者: 蓓拉德 (Elizabeth Silance Ballard)

繪者: 瑪麗西蒙 (Marie Flusin Simon)

出版社:格林文化

故事簡介:一個教學認真的老師,偏偏對邋遢的學生泰迪就是無法以平常心對待。直到某一天她看到骯髒外表下的真正泰迪,明白到「有教無類」和「真心關懷」的真正意義。

《珍古錐老師和搗蛋精靈》

作者/繪者: 高樓方子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故事簡介:珍古錐老師與你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爸爸的老師》

作者: 任溶溶 

繪者: 陳美燕

出版社:小魯文化

故事簡介:爸爸是一位很有學問的數學家,再難的題他都能解答。有一天,爸爸說要去拜訪他的老師。爸爸也有老師嗎?爸爸的老師會是什麼人呢?

《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 My Teacher is a Monster! (No, I am Not.)》

作者/繪者: 彼得.布朗 (Peter Brown)

出版社:小天下

故事簡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卻偏偏遇到凶巴巴的柯比老師。嚴厲的柯比老師不但會大吼大叫,如果不守教室裡的規模,她就不准你下課;她是怪獸!星期六的早上,小男孩竟然在公園遇見了柯比老師!

《給老師的一封信/A Letter to My Teacher》

作者: 黛博拉.霍金森 (Deborah Hopkinson)

繪者: 南西.卡本特 (Nancy Carpenter)

出版社:維京 

故事簡介:求學的過程中,總有一位老師影響或感動著你。這個故事結尾『親愛的老師:好久以來,我一直想寫信告訴你,二年級是我過得最棒的一年  —你的學生敬上』。

《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

作者/繪者: 劉旭恭 

出版社:小典藏出版

故事簡介:今年學校只有一位學生入學,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學校,所有老師都希望能好好栽培她。正當他們為了課程而吵架時,學生偷偷的溜走了…

《大熊校長》

作者: 今野仁美 

繪者: 井本蓉子

出版社:小魯文化

故事簡介:真人真事改編,校長決定把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的生命奉獻給教育,直到最後一刻,以自身體驗引導出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

部分翻譯圖書可選購英文版,各大書局或網上書店有售。

(中) www.hkbookcity.com , www.books.com.tw , www.cite.com.tw

(英) www.bookdepository.com , http://amazon.com


作者: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輔導學碩士,香港註冊社工。多年來從事親子共讀培訓及遊戲治療輔導工作,為家長提供支援,促進兒童在愛中快樂成長。

Facebook: Play Seed

孩子不專心 改善方法與注意力有關?

每個學期見家長時,老師其中一句最常說的話,一定是「小朋友幾叻,但係上堂專心啲就更好喇」。假若是學業上的不足,家長倒也可以找補習老師幫忙、買一些補充多加操練⋯⋯但是,集中力這麼虛無飄渺的心理質素,家長大多都無從入手、手足無措。究竟有沒有一些方法,提升小孩的集中力呢?

唔止家長工時長  小孩「學時」一樣長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底下,小學生一節課堂約45至60分鐘,一天八至九課,即每日的掌習時數達6至9小時,還未計其他補習班、做功課和溫習。可是,平均而言,小孩的集中力大約可以維持30分鐘。一些集中能力較弱的小孩子,可能只有20分鐘左右。可想而知,日復日的長時間學習對小孩的集中力絕對是個大挑戰。

提升注意力、觀察力  彌補集中力不足

怎樣為之以提升注意力和觀察力,來彌補集中力不足呢?舉個例子,當老師要求同學打開書本做練習時,小孩可能會因為沒有專心聽老師說話而要老師刻意提醒,讓老師覺得他們凡事慢半拍,學習態度散漫,影響課堂進度。可是,雖然小孩未必能時刻專心聽老師說話,但只要小孩具備的注意力,便會留意到身邊的同學們正在拿出課本,從而跟上學習進度。久而久之,小孩會容易捕捉到課堂的重點,將有限的集中力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改善注意力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小朋友都對周遭的環境和事物充滿好奇。只要家長好好運用這個特性,在日常生活多鼓勵小孩觀察四周,便能培養出良好的注意力。下次家長會時,便再也不用為小孩不夠專心而「頭痕」了!

V Brain 尚智 免費腦效能評估及諮詢(原價 $4800)100個名額︰https://bit.ly/2EqnBs1

#Vbrain #腦神經反饋 #腦神經反饋訓練 #腦效能 #腦效能訓練 #專注力 #專注力不足 #ADD #兒快親子品牌大獎2020 #我最喜愛的兒童發展及訓練課程


作者︰許秀香(Sarah Hui)
畢業於浸會大學,副修兒童心理學,獲得幼兒學士學位,擁有超過20年幼兒教育及特殊教育經驗,同為:
*資深兒童心理輔導訓練導師
*V Brain 尚智 首席顧問及營運總監
*韓國認証神經反饋培訓導師及諮詢師

在家抗疫 在家上課 教識孩子學好3件事

一場疫症,將大家的日常生活天翻地覆地改變。門口必備口罩和潔手液、在家工作/上課、每天都煮飯仔/叫外賣⋯⋯即便是成熟的家長都因此而手忙腳亂,更何況是年幼的小孩呢?因此,家長必須在照顧小孩時多加留意,讓他們在不能如常生活的期間,仍然好好學習、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時間規劃

小學生的生活通常較為規律,上學、課外活動、做功課、玩樂⋯⋯都有既定的時間,只需跟隨家長安排好的時間表,已過得非常充實。可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停課,加上不能外出,小朋友的空閑時間忽然大增。家長必需把握機會,教導小孩好好安排時間,作息定時、平衡學習和玩耍的時間、提高他們制定計劃和執行計畫的能力。學懂做好時間規劃,對小孩將來學習以至工作,都會有莫大的裨益。

培養興趣

要好好運用寶貴的時間,家長可鼓勵小孩發掘不同的興趣,並多加研究和練習。假如小朋友對恐龍有興趣的話,家長不妨讓他們每天用一個小時,閱讀關於恐龍的書本、觀看相關的影片、甚至製作一本恐龍的資料冊。雖然孩子有興趣的課題往往與學校課程沒有直接關係,可是透過讓小孩研究自己喜愛的事物,除了能激發他們的自學能力外,更能提升閱讀、理解、寫作、邏輯等能力,是將來成功的重要因素。

強身健體

疫症期間,小孩長期留在家中,容易缺乏運動,不利他們的健康和發育。除了鼓勵小朋友在家中做簡單運動外,家長亦可以襯着這個機會,讓小孩幫忙做不同家務。吸塵拖地、洗衫掛衫⋯⋯既是活動的好機會,又能培養責任感,還能提升自理能力,一舉三得。

只要好好安排,轉個方法,疫症期間也可以是小朋友學習、成長的好機會。

V Brain 尚智 免費腦效能評估及諮詢(原價 $4800)100個名額︰https://bit.ly/2EqnBs1

#Vbrain #腦神經反饋 #腦神經反饋訓練 #腦效能 #腦效能訓練 #在家抗疫 #兒快親子品牌大獎2020 #我最喜愛的兒童發展及訓練課程


作者︰許秀香(Sarah Hui)
畢業於浸會大學,副修兒童心理學,獲得幼兒學士學位,擁有超過20年幼兒教育及特殊教育經驗,同為:
*資深兒童心理輔導訓練導師
*V Brain 尚智 首席顧問及營運總監
*韓國認証神經反饋培訓導師及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