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71

中醫角度都有超級食物?推介10款平和食材多吃提升抵抗力

中醫超級食物抗疫 ——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唯一能預防的方法就是要多提升自身的抵抗力。「超級食物」是近年的飲食潮流大熱被視為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維他命與礦物質,能有助提升抵抗力及預防各類疾病。

圖片來源:Freepik

從中醫角度來說,每種食物有其寒、熱、溫、涼的偏性及不同的功效,所以要在不同的食材中汲取更為全面及均衡的營養。針對肺炎影響呼吸系統,與肺、脾關係密切,在飲食上應重視固衛肺氣、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吸收和化痰去濕,所以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師蔡頴輝推介以下10款性質相對平和的「超級食物」,可以考慮加入飲食之中:

圖片來源:Racool_studio

1. 洋蔥
洋蔥味辛性溫,能健脾和胃、理氣消食,亦能解毒殺蟲、化瘀通絡、利尿祛痰。而且洋蔥含有人體所需的維他命和硫質,可清除體內廢物,延遲皮膚老化,防止老年斑出現。

2. 大蒜
大蒜味辛性溫,能溫中暖胃,亦具有理氣消食、解毒殺蟲的作用。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發揮物,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預防感冒,減輕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状。

3. 白蘿蔔
白蘿蔔具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等作用,但味辛性微寒,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再加上白蘿蔔有下氣作用,不應與人參等補氣藥同食。

4. 檸檬
檸檬具有足夠的維他命C,更能有助紓緩喉嚨痛的情況,同時檸檬味酸、甘,性平,能化痰止咳,生津健胃。

5. 薏仁
薏仁味甘、淡,性涼,建議脾胃虛弱者可以炒薏仁,而孕婦不宜服用。薏仁健脾祛濕、利水消腫的作用強,亦能清熱排膿。

6. 黃豆
黃豆能健脾益氣、寬中潤燥。脾胃容易脹滯者不宜多服黃豆,而患有高尿酸及痛風人士亦需少食用。

7. 香菇
香菇中含有β-葡萄醣酶,能增進免疫力,延長細胞壽命,修復損傷細胞。又有健脾益胃、補氣血、化痰理氣、補肝腎等作用

8. 番茄
番茄含豐富維他命C,具有健胃消食、解暑止渴、涼血平肝之功。番茄富含多種抗氧化物,如茄紅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等,可達到抗氧化、抗發炎效果。

9. 杞子
杞子能補肝腎,明目而且當中更具有增加白細胞活性、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還可降血壓、血糖以及血脂。

10. 黑芝麻
黑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E,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效果,能活化腦細胞、緩解腦部疲勞。同時更具有補肝腎,養血益精之功,因其多油脂,故可潤腸通便。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

防疫懶人包:

中醫教用蘆根茶治新冠肺炎後遺症、緩解口乾黃痰
消委會搜尋器可查政府認可新冠快速檢測包
中醫解構魚腥草抗病毒效用及體質禁忌
營養師推介2款抗疫湯水:解決兒童確診後遺症紅疹乾咳
幼兒新冠檢測:採集大便樣本瓶派發地點+採樣教學
醫生詳解兒童退燒藥用法!發燒出現6種狀況加倍注意
西醫郭田葰推介紓緩新冠病徵食療:喉嚨痛/聲沙/多痰
中醫芳香療法有效對抗新冠肺炎?DIY精油香包+按摩方法
9種病徵可服連花清瘟膠囊治理!中醫剖析藥物效用及合適體質
兒童求診必知:9間私家醫院收症安排
5間上門月子餐食療方案價格、疫情下送貨安排
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有機會拒保?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預防新冠肺炎必學拍打法運動 3招改善肺功能不需用藥

預防新冠肺炎必學拍打法運動-3招改善肺功能不需用藥

防新冠拍打運動 —— 新冠肺炎其主要的病變部位在肺部,患都大多會出現呼吸病徵,如咳嗽、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等問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首席講師陳建萍博士教授分享拍打法運動以及按摩,促進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改善肺功能,助患者康復。這種方法不需吃藥,家長可以學習,為家人或小朋友強肺健體。

1. 拍打肺部(前胸后背拍打)法

拍打肺部法是以經絡拍打法:「前拍拍,後拍拍,加拍肺經防肺炎」

  • 前胸拍打:由下到上,交替拍打左右胸部多次(手法要輕柔,不要用力過重)
  • 後背拍打:雙手向後,以雙手背,由下到上,交替拍打背部多次(如自己拍打不到,可找他人輕輕用空心掌拍打上背。)

2. 肺經絡拍打法

  • 以一側手空掌,拍打對側肺經,分別沿著胸口、 肩部內側至前臂內側(肺經)拍打,可反覆對稱性拍打多次。

3. 推拿頸部穴位及耳朵按摩

  • 以雙手輕輕按揉頸部兩側肌肉,並點按風池穴, 以宣達頭面氣血,有利祛風散邪。
  • 用兩手食指和拇指,自上而下捏揉耳廓、耳輪, 至耳部感到發熱。特別著重以食指指腹,順時針按摩耳甲(耳朵中央),有促進胸腔(呼吸、心 血管系統)及腹腔(消化系統)健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想知更多兒童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夫婦努力11年終懷孕卻遇早產?龍鳳胎僅22週驚險出世

英國最小早產兒 —— 懷孕的機會對於有些家庭來說是得來不易的,有一個英國家庭透過體外受精,成功懷上了龍鳳胎,但卻在22週誕下,比法定的墮胎期限早了一星期多,更被認為生存機率為零,但卻在5個月的治療後成功出院!

網上圖片

嘗試體外受精11年終成功

Jade Crane和丈夫Steve在一起14年,因為想有寶寶,所以夫婦都努力嘗試體外受精。Jade曾經試過3次試管嬰兒流產,發現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導致難以懷孕。終於在11年後嘗試第8次,成功植入2個胚胎,懷孕期更長達5個月,令他們有感成功在望。

好景不常,常懷孕22週零5天時,Jade卻開始見紅。入院後醫生發現胎膜已破,經診斷後認為流產,胎兒將無法存活,而院方亦不會對早於24週的胎兒進行醫療干預。

網上圖片

Jade堅持小朋友有生命跡象

雖然被醫生判斷為流產,但Jade堅持她感覺到嬰兒在動,所以即時轉往另一間醫院進行檢查,這間醫院因為研究用途,醫生會對出生23週及以後出生的嬰兒進行干預,以了解更多關於早產的信息。

醫生發現當時寶寶仍有生命跡象,因此隨即「接生」出姐姐Harley,而隨後出生的弟弟Harry更是罕見地還在羊胎膜裡,生存機會更高。「順利產出」的兩姊弟隨即被插管送進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需要使用呼吸機幫助呼吸。Jade這樣形容當時:「他們活著四處走動,又哭了,他們的哭聲就像小貓的聲音。」

網上圖片

克服所有困難終成功出院

由於早產,這對龍鳳胎亦有著許多的健康問題,包括慢性肺病、眼睛、腸道等問題,姐姐更被診斷出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但由於他們的求生意志相當強大,屢屢克服困難,在治療5個月後終於康復出院!今次案例震撼醫護界,不只被載入英國醫學史,醫院亦把病房用他們的名字命名以作紀念。

資料及圖片來源:Daily Mail

想知更多國際熱話,請看【城中熱話

星級廚師AndyDark/泰山分享素食食譜:芝士吉列肉卷、螞蟻上樹

AndyDark素菜食譜 —— 近年素食潮流大行其道,想有多一點新意,不妨參考以下2位星級廚師推介的食譜,有《泰山自煮》的Tarzan教煮惹味中菜「螞蟻上樹」,及《一秒廚神》Andy Dark推薦邪惡打卡小食「芝士吉列肉卷」。

Andy Dark 一秒廚神
Andy Dark

Andy Dark經常活躍於電視圈,曾主持節目有ViuTV 《今餐有料到》、開電視《一秒廚神》、AMM《食客關注組》等。同時亦在Youtube頻道「Andy Dark」中教授日式、中式、韓式等多國料理。

Andy Dark食譜分享:芝士吉列肉卷

材料:Impossible™植物牛肉1包、杏鮑菇1隻、洋蔥1個 (約130克)、鹽1茶匙、胡椒粉1/2茶匙、甜紅椒粉1茶匙、蒜粉1茶匙、雞蛋1隻、意大利芫荽2束、羅勒10塊、青蔥1把、水牛芝士50克、雞蛋3包、麵粉200克、牛奶100毫升、麵包糠300克、菜油1升

田園乳酪醬材料:蛋黃醬2茶匙、乳酪2茶匙、蒜粉1/2茶匙、洋蔥粉1/2茶匙、鹽1/2茶匙、胡椒粉1/4茶匙、薄荷葉8塊

做法:
1. 首先把杏鮑菇切成薄片。在平底鑊中加入兩茶匙菜油,以中火把菇片兩邊煎香。軟身後,便可取出,放旁備用
2. 把洋蔥切碎。在一隻大碗中,放入Impossible植物肉、洋蔥碎、鹽、胡椒粉、甜紅椒粉、蒜粉和1隻雞蛋,拌勻混合
3. 把意大利芫荽、羅勒和青蔥切碎,把香草混合
4. 在工作枱上, 鋪上保鮮紙,把植物肉混合物平均鋪成約20厘米 x 30厘米的長方形。在表面鋪上菇片,然後放上一層香草,之後再放一層水牛芝士,便可從長邊開始捲起形成約9厘米直徑的肉卷,把肉卷兩端紥實及確保肉卷已用保鮮紙捲實,便可放入冰箱冷藏數小時直至完全硬身
5. 把3隻雞蛋、牛奶和麵粉開成粉漿
6. 準備油鑊,把油煮熱至攝氏180度。同時間,把經冷藏後肉卷切成約厘3米厚的肉扒。將肉扒沾上粉漿,然後再均勻地沾上麵包糠,便可放入油鑊中炸3至4分鐘或直接金黃色,便可留起瀝油。重複以上動作直至完成所有肉扒
7. 製作田園乳酪醬。把蛋黃醬、乳酪、蒜粉、洋蔥粉、鹽、胡椒粉和切碎的薄荷葉拌勻便完成

泰山自煮

而另一位星級廚師泰山Tarzan同樣是法國菜小廚,除了是電台、電視節目主持,亦不時在自己Youtube頻道泰山自煮 tarzancooks上教大家煮「兩餸一湯」、「家常西餐」以及「日式常備菜」等,影片附有中英文字幕,同時方便外籍家傭學煮菜式。

泰山Tarzan食譜分享–螞蟻上樹

材料:粉絲150克、Impossible™ 植物牛肉180克、紅尖辣椒40克、綠尖辣椒40克、乾蔥蓉40克、蒜蓉15克、薑蓉10克、白砂糖15克、鹽2克、水350克、辣豆瓣醬30克、紹興酒15克、生抽8克、粟米油10克

做法:
1. 將粉絲在冷水中浸泡 15 分鐘或直至變軟
2. 將紅、綠辣椒切成細丁
3. 將青蔥、蒜頭和生薑切碎
4. 當粉絲變軟時,將它們切成3-4份。 把玻璃麵條瀝乾
5. 炒鍋燒至冒煙,加入油
6. 放入乾蔥蓉、薑蓉和蒜蓉,煮至香
7. 加入切好的辣椒,攪拌均勻
8. 加入Impossible™ 植物肉並混合
9. 加入紹興酒,讓它蒸發,直到酒精味道消失
10. 在混合物中加入辣椒豆醬和生抽。 翻炒約30秒
11. 加入水、糖和鹽,攪拌均勻
12. 使用中火,煮至醬汁沸騰
13. 將粉絲加入醬汁中
14. 將粉絲慢慢煮,直到所有的醬汁都被它們吸收

想知更多食譜分享,請按【親子食譜

哈佛、牛津邊科最勁?5個人氣學科全球大學排名!香港大學入20甲

哈佛牛津邊科最勁-人氣學科全球大學排名-香港大學入20甲

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2022——想子女未來擠身名牌大學,學有所成,家長都要認清目標!究竟哪些科目哈佛最勁?哪個學科首選牛津?香港大學原來都不失禮,其中2科成功打入全球20強!不妨參考由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

圖片來源:Freepik@frimufilms

QS就全球1,543間大學,共15,200個課程進行分析,排名共涵蓋51個學科,並將其分為5個廣泛的學科領域,得出結果如下:

藝術與人文(Arts & Humanities)

1: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2: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3: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20: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4: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130: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31: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21: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7: 香港浸會大學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99: 嶺南大學 Lingnan University, Hong Kong

工程與技術(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1: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2: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3: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24: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9: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69: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89: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92: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生命科學與醫學(Life Sciences & Medicine)

1: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2: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3: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49: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58: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374: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85: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

1: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2: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3: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54: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36: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201: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26: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社會科學與管理(Social Sciences & Management)

1: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2: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3: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19: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3: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9: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50: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69: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41:香港浸會大學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資料來源:TOPUNIVERSITIES

想知更多熱話,請按【城中熱話

兒科醫生教如何為小孩做快速測試 深喉唾液、鼻咽拭子邊種好?

兒童快速測試技巧 —— 學校即將恢復半日面授課,復課後新增防疫措施,要求學生每日上學前也要自行檢測,結果為陰性而且沒有發燒才可上學。可能不少家長都遇過,小朋友會抗拒做快速測試,又或者做測試時弄痛他們,甚至導致流鼻血等情況。到底如何幫小孩做快測才正確?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日前就於香港電台節目《醫生與你》中分享了一些貼士。

快速測試
圖片來源:Freepik@tirachardz

兒童該用深喉唾液、鼻咽拭子採樣?

快速測試包括深喉唾液以及鼻咽拭子採樣。而關日華醫生建議小童如未能清出咽喉的唾液作樣本,家長就不應以深喉唾液方式為幼童檢測,如勉強以喉嚨拭子為小童採樣,會令他們感到辛苦及會有嘔吐的感覺,應改為鼻咽拭子採樣。

鼻咽拭子採樣方法

當家長為小朋友進行鼻咽拭子採樣的時候,應以檢測棉棒長度計算。6歲以下的小童應將棉棒先後插入兩邊鼻腔1.5厘米,並繞鼻腔內轉圈;6至12歲幼童則插入兩邊鼻腔2厘米則可。而插入後一定要撩到鼻的黏膜,兩邊鼻圍繞住撩5次,而過程不會觸動血管,所以家長可以不用擔心自己用力過度的問題。

除了為小朋友進行檢測外,更可以每日為小朋友量度及記錄體溫,正常體溫應為攝氏36.5-37.5度。如果懷疑小朋友發燒,每天相隔4小時以耳探式溫度計量度體溫並記錄,切忌不要以觸摸前額的方式去感覺體溫,是不準確及不可靠的方法。發燒後可以讓小朋友多喝水、用溫水洗澡以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想知更多熱話,請按【城中熱話

偉大爸爸邊上堂邊照顧女兒 幸得暖男教授解救

偉大爸爸–照顧小朋友本來已經很費神,有大學生爸爸為了一邊照顧小朋友,一邊兼顧自己的學業,只能夠帶著小朋友一起上課。

偉大爸爸
圖片來源:Twitter@Original_Vaughn

就讀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莫爾豪斯學院的26歲大學生Wayne Hayer因為家人無法照顧嬰兒,只好帶著自己5個月大的女兒來校上課。當時更正值考試的階段,所以Wayne無法請假,便向學校申請帶着嬰兒一起上堂,沒想到竟得到批准,暖男教授更幫忙他照顧女兒!

偉大爸爸
圖片來源:Twitter@Original_Vaughn

當日Wayne用背帶揹女兒到課室,更指走近課室時很大壓力:「我有個書包,把嬰兒綁在胸前,看起來很瘋狂。」抱住女兒無法好好學習,所以34歲的數學教授Nathan Alexander見到他後,十分歡迎他,更表示Wayne經常早退照顧小嬰兒,所以便容許他抱來一起上堂。他自願幫忙Wayne照顧女兒,並用背帶揹著女兒,一邊教書。

他指:「我抱她,你就好好上課吧」。教授暖心的舉動令Wayne能夠專心學習,而堂上其他的同學都拍下了當時教授幫忙的情景,並在網路上分享,受到不少網民的稱讚,認為教授有人情味,能體會照顧小朋友的辛酸。

想知更多熱門話題,請按【城中熱話

侏羅紀恐龍樂園互動展覽重開!坐單軌歷險車、2米高暴龍打卡

侏羅紀恐龍樂園香港站 —— 隨著防疫措施稍為放寬,各大遊樂場所、展覽活動恢復開放,廣受小孩喜愛的恐龍主題展覽《侏羅紀×恐龍樂園》亦公布將於4月22日重新開放,家長可以帶小朋友體驗6大展區的互動遊戲,近距離接觸大型機械恐龍!

侏羅紀恐龍樂園
圖片來源:Facebook@侏羅紀恐龍樂園Jurassic x The Dinosaur Park 2021

1. 騎乘2米高大暴龍

場內除了有6大互動展區,共15款遊戲外,更有多個打卡熱點。當中最受歡迎的展區絕對是可以讓小朋友騎乘2米高的大暴龍,讓各位大小恐龍迷盡情打卡!

圖片來源:Facebook@侏羅紀恐龍樂園Jurassic x The Dinosaur Park 2021

2. 單軌歷險車

小朋友可以乘坐以恐龍頭骨為造型的越野車穿越恐龍樂園外,近距離接觸大型機械恐龍以及欣賞不同品種的恐龍。

圖片來源:Facebook@侏羅紀恐龍樂園Jurassic x The Dinosaur Park 2021

3. 洞穴考古

各位小朋友都可以化身為考古學家,戴上頭盔、頭燈及其他裝備,限時內進入黑暗的洞穴發掘恐龍骨,深入洞穴尋找恐龍的蹤跡!

圖片來源:Facebook@侏羅紀恐龍樂園Jurassic x The Dinosaur Park 2021

4. 恐龍拔河

一隻4.5公尺的肯龍正等待與一眾的小朋友進行恐龍拔河賽,雙方都要出力鬥拉繩,看看誰能勝出!

圖片來源:Facebook@侏羅紀恐龍樂園Jurassic x The Dinosaur Park 2021

5. 化身為恐龍飼養員

除了玩遊戲認識恐龍外,更可以化身為恐龍養育員,餵恐龍寶寶飲水,讓小朋友學習照顧動物。

《侏羅紀恐龍樂園——香港站》
日期:2022年4月22日至6月12日(逢星期五至日及公眾假期)
時段:10:00-11:30;12:00-13:30;14:00-15:30;16:00-17:30;18:00-19:30
地點:香港九龍灣常悅道18號富通中心一樓PORTAL 6311

票價:
星期五(公眾假期除外)
成人(身高 151cm 或以上):$168
小童(身高 90cm至150cm):$218
親子套票(1成人+1小童):$350

星期六、日或公眾假期
成人(身高 151cm 或以上):$188
小童(身高 90cm至150cm):$238
親子套票(1成人+1小童):$380
網址:請按此

想知更多親子好去處,請按【玩樂share

產後身形改變舊衣服不捨得丟如何處理?收納師分享衣櫃整理技巧

產後身形改變舊衣服不捨得丟如何處理?收納師分享衣櫃整理技巧

整理衣櫃技巧 —— 不少人曾經喜愛買衫打扮,但當媽媽後,發現有些衣服似乎不再適合,好像太少女或太性感;或是生產後身形變胖了,衣服有點緊窄,心想等瘦一點就可以再穿吧。這些情況都令媽媽積存大量衣物,整理時如何決定去留呢?日本及美國認證收納師黃潔賢Kitty分享媽媽整理衣櫃的技巧。

整理衣櫃技巧
圖片來源:Freepik@drobotdean

懷孕前穿著的衣物

知道很多媽媽生完孩子後都會很擔心身形變化,怕「一發不可收拾」,明明以往穿甚麼都好看,現在卻要改穿鬆身衫褲。其實先不要著急,經過九個月孕期,身形當然會有變化,寶寶出世後,媽媽身心各方面都需要時間復原。只要配合適當飲食習慣及運動,要重回昔日體態也不是難事。所以,懷孕前所穿的衣服可以先留在衣櫃,有充分時間便可做整理收納。

告別不再合適的衣物

當計劃好準備整理衣櫃時,最基本就是將所有衣物分成3大類別:「常穿」、「備用」及「已經不穿」。今次集中說哪些類別需要「告別」。

  • 未能分類的衣服

媽媽要照顧孩子,有些衣服未必適合日常穿著,尤其與小朋友外出,孩子要進食或玩樂時要媽媽抱上抱落,很容易拉扯衣服。若領口太低、褲管太短,除了容易弄污糟,更有機會走光,令人尷尬,所以較性感的衣服,還是留待和老公拍拖時穿著吧!

媽媽也可以問問自己,這件衣服現在還喜歡嗎?我會再穿嗎?決定好後就放在適當類別。假如感到猶疑,可將未能分類的衣服放進一個袋,寫下「最後限期」,如果限期前也沒有穿過,那就放棄吧。

整理衣櫃技巧
圖片來源:Freepik@tirachardz
  • 少女風格衣服

很多年輕媽媽在未生小孩前,會走可愛風,穿著較少女。不過當媽媽後,加上年齡漸長,氣質會改變,那時可能會轉走輕熟女風,較切合媽媽身份,又不失時尚,所以那些少女衣服還是「告別」吧。

除了少女風衣服,有些衣服因為身材變化已經穿不下,或者穿上身已經不好看,那些衣服應界定為不再穿着。

當分類完成,不需要的服飾,仍然新淨的,可捐贈到慈善團體,或者送到連鎖店回收,部分商店會有折扣回贈,到時便可以為自己或給小朋友添置新衣,環保之餘又慳錢。

衣櫃整頓好後,可以觀察一下自己需要及適合的衣著,並以此為藍本多加參考。這樣日後衣櫃內便不會出現一堆霸佔空間的衣服了。

——————————

培養孩子自律收納
培養孩子自律收納

作者:黃潔賢,Kitty Wong,除了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日本及美國認證收納師、生酮飲食教練、瑜伽教練、私人健身教練、日本粉彩希望藝術協會認證師資導師,更要協助丈夫打理生意、照顧家庭和創立了自己的收納服務網站「MCM 媽.潮・物」。2021年實現了其中一個夢想:推出首本著作,分享在忙碌又繁忙的多重身分中,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

更多Kitty收納貼士,請按【黃潔賢家居整理術

想知更多專業貼士,請按【問問專家先

當學校無活動無社交【家・校・神隊友】

當學校無活動無社交-家校神隊友

當學校無活動無社交 —— 疫情下孩子的社交活動越來越稀少,上學要戴口罩,小息時間也不能如從前一樣盡情玩樂、分享零食。隨著疫情惡化,小朋友無法回校上課,要在家上網課,甚至要提早放暑假,失去與同學交際玩樂的機會。中小學家教會家長校董Kanris Lee分享學校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家長的心聲。

當學校冇活動冇社交
圖片來源:Freepik@pressfoto

復活節後,很多東西都一併「復活」了!

學生說:學校生活快將「復活」了,可以見朋友仔、同學仔了 !
家長說:孩子去上學,我就「復活」!是回復自由啊!
老師說:假期完了,下學期展開了,也就是早出晚歸的工作要「復活」了!

學校生活,到底有多重要呢?

上學很重要

學校生活,到底有多重要呢?絕大部份家長,在這兩年斷斷續續的網課後,都深深體會一件事——就是無論甚麼形式的網課,都取代不了學校生活。

學校生活,不單止是每節35或40分鐘的課堂,還有課堂之間的小息、上學前或臨放學的交誼、中學生的留校打球搞活動,和這幾年已幾乎被遺忘的一同用膳。

成年人畢業後大多不會再記得課堂上學過甚麼,卻往往只記得在小息和朋友打球吃小食聊天。

學校其實除了學習知識,更重要是學習社交。

零社交校園

疫下的面授,每個人都戴著口罩,表情和容顏都像個謎。小息的時間,學校都要求學生除了去洗手間外,不要到操場玩,甚至不要隨便離開座位。以往最開心是小息和三五知己分享零食,現在是自己要吃也只可以脫下口罩快速吃,快速吃完再戴罩。放學留校打球更加是絕響,課後活動和戶外學習也都是歷史名詞了。

兒子小六,還有幾個月畢業了。
某天我問他:「其實你記不記得你班上的同學的樣子?」
兒子想了一下,說:「四年級同班那些都記得,五年級調進我班的就其實沒看過樣子啊!」
我想想,也對,四年級下學期已是疫情之始,五年級來的,其實從來就只看見一雙眼睛而已。

當學校冇活動冇社交
圖片來源:Freepik

地球沒停過

有點諷刺的是,在學校很多限制,連社交都學不了,但,學校以外,地球是一直轉的。

早幾個月,半天上學的日子,校內不准吃飯。然而,每天在食肆,都會見到身穿校服的中學生,幾個人一起用膳後才各自回家。

小學和幼稚園只能半天上學,幾乎所有課外活動不是取消就是只在網上進行。然而,坊間的畫班、樂器班、舞蹈教室,不少都沒停過課。

Facebook和Instagram,甚至愈來愈多人分享在假期裡呼朋喚友去行山、野餐、聯誼⋯⋯

唯有靠自己

我曾經說過,做家長要信任學校。當我們把孩子送進學校,我們應該尊重學校,與學校合作,才能讓孩子有最大得益。

現在的難度卻是,學校的「功能」被閹割了一大半,除了基本學科知識外,社交學不了,體、藝又教不了。

時間不等人,孩子的成長也不等人。愈來愈多家長決定用自己方法、花自己的資源,替孩子填補學校缺失的那一塊。

校內不能打球,就去外邊學;校內不能共膳,就相約在外邊吃;校內沒社交,就私下相約去玩。

這不代表家長防疫意識高或低,只是,我們更加不希望孩子為了防疫而變成欠缺生活體驗、缺乏社交能力、坐著不動、只懂吃和睡的宅男宅女。

當學校冇活動冇社交
圖片來源:Freepik@gpointstudio

後記

朋友的小孩剛兩歲,是疫情期間出生的寶寶。因為担心被感染,朋友和小孩都很少外出。兩歲的小孩,出外玩的次數可能是十根手指頭已經數完。在家裡,朋友很有耐心天天和小孩看書、聽音樂、玩小遊戲,大肌肉和小肌肉發展都良好。可是每次外出,就算是到親戚朋友家裡,小孩都超級怕生,與陌生人接觸就想哭,見到公公婆婆都哭,令朋友頭痛不已。

防疫防了兩年多,不知還要繼續多久。小孩缺失的,知識不難追補,社交和全人發展卻難求!如何在防疫之餘,讓孩子身心成長取得平衡,相信是家長和學校都需要好好協作的課題。

———————

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Kanris Lee
Kanris Lee

作者:Kanris Lee,退休中學教師,現任兩所中小學家長校董、一所小學校友會主席暨校友校董,榮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在中、小、幼都曾任家教會主席多年。現為全職媽媽,致力積極推動家校合作,為一對子女及師生同學們創建更佳學習環境。

更多Kanris的實例故事分享文章,請按【家・校・神隊友

想知更多親子教育資訊?請按【校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