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69

幼童挨倒天線得得B賠3萬惹爭議!律師分析兒童損毀商品應否賠償

幼童挨倒天線得得B賠3萬惹爭議!律師分析兒童損毀商品應否賠償

幼童挨跌商品賠巨額 —— 家長逛街時要格外留神,小朋友一個無心舉動,分分鐘招致「天價」賠償費用。近日有家長與小朋友逛玩具店,小朋友不慎「挨跌」店內大型「天線得得B」擺設,家長疑被店家「誤導」,最終賠償巨額費用。事件惹起網民熱議,更有不少律師就此發表意見,原來小朋友損毀商品,家長未必需要賠償?

損毀「天線得得B」公仔賠巨額費用

事源家長帶2位小朋友到旺角朗豪坊玩具店「Kkplus」逛街,商內1.8米高的「天線得得B」公仔突然倒下並跌個粉碎。店員立即向家長投訴,指小朋友剛才已經踢過公仔一次。家長聞言以為小朋友「多手」踢跌公仔,所以即時賠償擺設的「成本價」$33600。

幼童挨跌商品賠巨額
圖片來源:FB@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

事後網上流傳事發片段,片中小朋友只是挨向公仔,公仔便隨即倒下。家長得知後覺得被「詐騙」,於是在社交平台分享事件,直指店家刻意誤導,令他們以為是小朋友踢跌公仔,更指該店也有一定責任:「咁貴既(嘅)公仔無鎖住、完全無嘢圍住,我已經覺得好唔合理,我真係覺得好離譜。可以話佢唔小心,但屈佢踢直頭覺得詐騙,埋單三萬幾,我真係心理壓力好大,以後都唔敢行街。」

幼童挨跌商品賠巨額
片中小朋友只是挨向公仔(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網民激議責任誰屬

貼文引起網民熱議,大部份網民都支持家長,認為店家應負上一定責任:「如果真係咁貴重,警告牌不應擺地下」、「佢係完全無做任何安全既(嘅)野(嘢)防止意外撞擊。無論係咪細佬(路)大人都係有機會撞到」、「小朋友都無預計過公仔會跌,根本就唔應該怪晒佢度,果(嗰)間舖頭都有責任保護自己既(嘅)財物」亦有網民認為家長應負上最大責任「唔好好睇住小朋友任由佢地挨落去件陳列品度係父母責任,賠償好合理」。

有網民聲稱自己在店舖附近工作,指是次事件已是今年第4單,直斥店家「賣唔出既(嘅)貨,放係(喺)中間等水魚」,但該說法未經查證。

幼童挨跌商品賠巨額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店家凌晨發公開聲明澄清

事件越鬧越大,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涉事店舖「Kk plus」亦在凌晨就事件發布聲明,指事件已在雙方同意下徹底解決,當時是由事主主動提出賠償。事件中損毀的大型公仔售價為$52800,而事主最終賠償$33600,店家澄清收取的費用並沒有高於貨品價值,更指公仔擺設只供觀賞之用,不能承受壓力,同時稱會重新審視所有擺設的展示安全並會聯絡事主跟進事件。

聲明一出隨即引來大批負評,網民留言斥責店家推卸責任,應退還賠償,更直斥該店為「碰瓷店」、「黑店」等,短短數小時貼文已有一萬多個「嬲嬲」、近九千則留言,店舖在早上刪除上述聲明。

幼童挨跌商品賠巨額
圖片來源:FB@kkplus

兒童損毀商品應否賠償?

.10歲以下小童毋須負刑事或民事責任

陸偉雄大律師表示10歲以下的小童未到民事索償的法定年齡,即使是蓄意破壞,也毋須負上刑事或民事責任,店方只能控告家長疏忽照顧,是否賠償則由家長與店方自行商討,如果賠償後懷疑店方「欺詐誤導」,家長便可向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有關賠償。

.沒有妥善展出商品,店舖須負大部分責任

法律博士黃虹銘在社交平台發表意見,探討「假設商店的立場為父母未有加以看管小童,商店因而循「家長疏忽看管小童」方向向小童的父母進行民事索償,那小童的父母需要賠償嗎?」。

黃博士分享「共分責任(contributory negligence)」原則,指當時涉事商店非常繁忙,人流眾多, 行走空間有限,明顯沒有妥當地展出「天線得得B」,例如加設圍欄。因此在責任方面,即使假設父母有疏忽看管責任,商店亦需要分擔大部份的責任。商店能夠獲得的賠償亦會因其「共分責任」需要扣減。黃博士指從片段所見,商店似乎需要負上超過75%責任。其能夠獲得的賠償亦會因此按比例扣減75%。

.沒有「搗蛋」傾向無需賠償?

意外索償刑事律師陳柏豪在社交平台發文分析事件,他指出父母不對子女行為有「轉承責任 (vicarious liability)」,即使子女行為疏忽而對他人造成損失,父母不一定要負責任,除非父母在管束子女方面有疏忽。如果父母考慮到子女本身「搗蛋(meddle) 」的傾向,預見到子女的活動會產生危險,而又未採取合理程度的監管及控制,則屬於疏忽。但是是次事件中,兒童只是背部輕輕觸碰擺設,擺設隨即失平衡倒下。兒童本身未必疏忽,亦沒有在「搗蛋」,可能只是店家未有妥善固定擺設。這樣的話兒童及父母都沒有民事責任,無需賠償。

幸好是次事件中無人受傷,不過即使損毀商品未必需要賠償,家長與小朋友外出時都應多加留神,並提醒小朋友要小心,切勿胡亂觸碰商品,以免釀成意外。

想知更多熱門話題,請按【城中熱話

嬰兒發出不明喘鳴聲 有機會患上軟喉症

嬰兒發出不明喘鳴聲 有機會患上軟喉症

嬰兒如果在平躺睡覺、情緒穩定或呼氣時發出異常的喘鳴聲,甚至有嗆奶或呼吸困難等情況,家長便要特別留意,因為這些都是軟喉症(又名喉頭軟化症)的典型症狀。軟喉症是指嬰兒的喉部軟骨硬度不足,情況輕微的嬰兒大多隨着成長而得以改善,但嚴重的則要透過手術來治療。以下由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副教授及香港過敏協會現屆主席何學工醫生解答有關軟喉症的問題,讓家長能更加認識這個疾病,及早對症下藥。

嬰兒軟喉症
圖片來源:Freepik@jcomp

問題1:什麼是軟喉症?

何醫生答:軟喉症是由於嬰兒的喉部軟骨硬度不足,令嬰兒要用力吸氣而可能造成氣管阻塞的情況,輕則出現喘鳴聲,嚴重的更會出現呼吸困難,影響喝奶或進食,以致營養不足影響發育。由於初生嬰兒的吸氣流量不大,所以難以察覺有軟喉症,通常一至兩個月大的嬰兒才會逐漸出現較明顯的症狀,包括:呼吸有喘鳴聲、睡覺打呼或容易嗆奶等,所以家長要加倍留意,如察覺嬰兒在日常發出異常的喘鳴聲或呼氣聲,便要及早帶嬰兒求醫檢查。

問題2:成因是什麼?

何醫生答:軟喉症屬一種先天的病,初生嬰兒如出現喘鳴聲,約六成是由於軟喉症所致,其餘四成可能與氣管結構異常有關。

問題3:有什麼治療方法?可否自行痊癒?

何醫生答:嬰兒的喉部軟骨會隨着成長而發展成熟,所以情況輕微的嬰兒約兩歲左右便會痊癒;醫生會建議家長先觀察嬰兒的情況,再由醫生視乎不同情況而決定是否需要治療。如嬰兒有呼吸困難,甚至可能出現缺氧以致窒息,又或令嬰兒不能喝奶等嚴重症狀時,醫生會用雷射開刀手術來處理。

問題4: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地方要特別注意?

何醫生答:當嬰兒的軟喉症尚未痊癒時,家長或照顧者對他們的餵食及睡眠等要加倍留意和照料。由於患有軟喉症的嬰兒容易在喝奶時出現嗆奶或出現胃食道逆流的情況,因此建議家長餵奶時,選擇流速較小的奶嘴,並實行「少量多餐」的原則;當嬰兒喝奶後不要立即平躺,建議側臥或將頭部稍稍墊高。

慈慧幼苗親子學堂及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副教授、香港過敏協會現屆主席何學工醫生提供
© 2021 Healthy Seed

想知更多教養資訊,請按【親子教養

孩子復課壓力大易發脾氣?家長必知4大徵兆情緒問題有跡可尋!

孩子復課壓力大易發脾氣?家長必知4大徵兆情緒問題有跡可尋!

復課情緒問題 —— 開學喇!疫情加網課,無論家長還是學生都充滿壓力,長假後的開學時期更是學生情緒波動的敏感時刻,父母宜於開學前後更加關注子女,別讓情緒狀況影響生活。

正向家長學院總監及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正向家長教育專家梁辰民(辰民爸爸)教大家如何識別子女的情緒狀況。這些徵兆看似普通平常,但很容易被忽略,家長宜仔細留意。辰民爸爸亦提醒大家,子女在不同年齡段可能有不同表現,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復課情緒問題
圖片來源:Freepik@DrazenZigic

子女4大情緒問題徵兆

  1. 情緒起伏不定
    孩子面對壓力,未必懂得舒緩情緒,容易脾氣暴躁,把不安發洩到家人身上。家長宜引導子女多分享校內情況,適當時候加以開解。
  2. 負面言語
    不少孩子在面對逆境時或未有足夠經驗,容易陷入難以處理的困境,同時也期望父母理解他,所以他們或會說出一些如「你都唔明白我」、「同你講都無用啦!」、「講嚟都無意義」等負面說話。家長宜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檢視平日於子女相處模式,能否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支援。
  3. 孤立自己
    孩子遇到委屈無助時,或會悶悶不樂,更需要獨立空間讓自己沉思,家長宜留意相關情況,多運用非語言溝通讓子女感到關心,更不要拿他們的境況與他人來比較,適當時候能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產生共鳴。
  4. 自殘行為
    如情況比較嚴重,孩子可能會說出生無可戀的說話,甚至出現𠝹手等自殘行為,首先應及時制止,以共情和關心的心態安撫孩子,家長們要學會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所以忌責怪子女,宜多注意平時與子女的溝通。

如發現上述情況,家長們請多用非言語行為表達關心,更可仔細與他們探討,分享建議。

關於成績或學習表現,辰民爸爸亦建議大家多關懷孩子感受和想法,了解他們適應學校生活的狀況。並指出子女所面對的難題,作為家長或許也會經歷過,提醒大家以共情和理解的心態予以開解,才能使子女從家庭幸福中提升個人抗壓力。

復課情緒問題
圖片來源:Freepik@karlyukav

如果家長擔心子女的身心狀況,可鼓勵對方致電以下求助熱線,與專業輔導人員尋求協助。

求助熱線: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 生命熱線:23820000
  •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

相關文章:
青少年不是抗壓能力低,而是情緒舒緩渠道少!
家長勿錯估孩子能力影響自信心
自信是天生的嗎?家長應思考3大問題

辰民爸爸Facebook專頁

想知更多育兒貼士,請按【親子教養

可愛的一仔

【家・校・神隊友】可愛的一仔

可愛的一仔 —— 老師最怕教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孩子種種不受控行為常令家長尷尬不已?孩子有自己發展、摸索的步調,家長應學習「一笑置之」?中小學家教會家長校董Kanris Lee分享老師及家長對小一學生的看法,以及與小朋友相處的技巧。

可愛的一仔
圖片來源:Freepik@gpointstudio

早兩天,閨蜜來訪。第一時間吐苦水:「我俾你個契仔激死啦」!

我心想:(我契仔咪就係你個仔,講親呢句,一定又係想鬧仔)
閨蜜繼續道:「溫書時話冇咗份工作紙,我問佢就話老師冇派返俾佢。搞到我寫落手冊,問老師做乜唔派,唔派點溫書喎⋯⋯你估後尾點呀?勁瘀皮呀!」

工作紙原來靜靜地躺在書包暗格多時,被搜獲時呈「風琴魷魚」狀。Certified!

由K3到小一

類似的事件,在小一、小二,幾乎無日無之。

在免費幼稚園計劃下,就是坊間俗稱的「券幼」,政府規定的師生比例是1:11。換言之,一個老師只照顧11個小孩,很多學校都能做到每天放學前替小孩檢查物品。結果,冇甩冇漏!好企理!

升到小學是地獄級!每天上課由幼稚園的三小時(內含洗手、排隊、唱遊、吃茶點),變成至少四、五小時,由十幾人共享一位老師變成大班教學,由只得幾本書變成書包至少十磅重。忙、急、亂⋯⋯甚麼都會發生!

可愛的一仔
圖片來源:Freepik@pressfoto

一仔不易湊

教小學的好朋友曾說過最怕教「一仔」。(按:小學老師習慣稱一年級為一仔,六年級為六仔)

我問為甚麼。她說一仔和幼稚園沒分別!

坐在窗邊的,看著天上白雲可以看半節課。窗外有馬路的更甚,做父母的都一定明白,「睇車車」是可以睇半日的!

上課會忽然有人站起來。原因是:一時忘記了小學要坐定定!

小息會玩到很開心,四處奔跑,甚至動手動腳。原因是:上課坐兩三節太抑壓,小息要大解放!

功課一定做齊也帶齊的,因為父母都會著緊,可是也會交不出來。原因是書包太多東西,未習慣自己找,找不出來也被當作「欠交」了!

總括就是:做「一仔」班主任,慘過湊自己個仔,因為是要湊幾十個仔。

相處的學習

初小老師不易為,家長也不會輕鬆。

除了各式各樣的甩漏,還要面對跟同學的相處。

幼稚園因為有老師貼身照顧,每個都是乖寶寶。小學是自己學習相處,誤拿別人的作業、借了文具忘記歸還、甚至穿了別人的外套回家⋯⋯都司空見慣。

幸好這是有WhatsApp的年代,家長們都有群組,很多小問題在群組裡幾句說話便能解決。這裡說個小笑話,發生在兒子小一還是小二的時候。

有一天,群組裡有家長問我:「你仔好鍾意食紫菜咩?」。我完全摸不著頭腦。後來終於搞明白——原來我家的懶惰小伙子想吃零食,但經常忘記帶,結果天天取鄰座同學的紫菜。

幸好家長也超nice,大家笑一笑就好了。之後輪到我兒子天天帶零食,因為要「還債」。(一笑)

如果沒搞清楚,可能傳出去會演變成我家小子欺凌同學,天天搶人家的零食啊!

人與人相處,就是不斷磨合。要學習包容,也要學習適時的堅持。包容是我沒有帶零食,你樂於與我分享;堅持,是發現「長貧難顧」,最終要跟家長說出來。

可愛的一仔
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笑著放手,長年無憂

兒子六年級了,相比起閨蜜和我那一年級的契仔,我自覺幸福多了。因為這六年間,我終於學會了既要相信自己兒子說的話,也要與老師和其它家長保持溝通,才能把我家這個渾渾沌沌又不擅表達的小男生的說話,立體化、真實化和趣味化——用一笑置之的態度,取代虎媽式發怒和直升機家長式干預。

一直唸上去,幾年之後,大家就會發現這些上學的甩漏和相處的小過節,是小小孩獨有的稚氣,可愛到不行。

學習走路,一定有機會跌倒;學踏單車,炒車難以避免;學習與人相處,紛爭也是等閒。不必將學習過程裡的沙石,看成天大的災難——有些事,長大了自然會進步的。

「嬲得咁多咩?你下次唔好信晒個傻豬仔咪得囉!」我半打趣地勸戒閨蜜。
「係啦,小學雞真係靠唔住,老師實以為我係怪獸家長啦!」閨蜜愁著臉。

教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學會笑著放手,才能長年無憂,笑到最後啊!

———————

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Kanris Lee
Kanris Lee

作者:Kanris Lee,退休中學教師,現任兩所中小學家長校董,曾任一所小學校友會主席暨校友校董,榮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在中、小、幼都曾任家教會主席多年。現為全職媽媽,致力積極推動家校合作,為一對子女及師生同學們創建更佳學習環境。

更多Kanris的實例故事分享文章,請按【家・校・神隊友

想知更多親子教育資訊?請按【校園教育

親子寵物好去處|DOGA大師班:4米高巨型柴犬,空中瑜伽法鬥

親子寵物好去處|DOGA大師班:4米高巨型柴犬,空中瑜伽法鬥

DOGA大師班巨型瑜伽犬 —— 許多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到新都會廣場的「DOGA大師班」與多個可愛「巨型犬」一起練習瑜伽、盡情打卡!由即日起至7月17日,巨型哥基、法鬥和柴犬會在商場各處等候大家,家長不妨帶同毛孩一起在商場合照、玩樂,即看場內5大打卡位!

5大瑜伽巨犬打卡位

新都會廣場「DOGA大師班」設5大狗狗打卡位,相信最吸引小朋友的就是「4米高巨犬柴柴」,柴犬伸展四肢練習瑜伽,外表精靈可愛;「圓滾滾法鬥」單腳踏在瑜伽球上展現平衡力;「小短腿哥基」坐在瑜伽輪前表演一字馬;樓梯間的「空中瑜伽法鬥」懸吊半空,展現瑜伽才能。到了晚上,各個巨型犬身後裝有燈管的巨型立牌更會亮燈,小朋友可在「夜光空中平台」與霓虹巨犬齊齊合照!

寵物友善設施

商場有一系列寵物設施,包括寵物車及袋借用服務、寵物外出清潔用品、狗帶、寵物急救包等,另外更設置Dog Parking及便便收集筒,如果家中有毛孩,可趁週末一家大小到商場打卡遊玩。不過要注意進入商場範圍時,必須把寵物放進寵物車或袋內。

DOGA大師班巨型瑜伽犬

慈善打卡活動

另外商場更聯乘本地兩間非牟利動物組織 「動物英雄聯盟」及「阿棍屋」舉辦慈善活動,將活動的全數款項及物資捐出,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毛孩。

主人只要拍攝一張有寵物在旁陪伴、監督或者看著你做運動的照片,或帶同寵物到商場與多個巨型裝置合照打卡,之後完成指定步驟,新都會廣場便會捐出$20及2KG狗糧予動物英雄聯盟及阿棍屋作慈善用途,上載合照次數不限,參加者更有機會獲得禮品包,打卡同時能幫助有需要的小動物!

DOGA大師班巨型瑜伽犬

新都會廣場「DOGA大師班」
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7月17日
地點:新都會廣場L3-L4露天廣場(港鐵葵芳站E出口)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

想知更多好去處,請按【親子好去處

孕前切勿忽視家族病歷!宜及早篩查常見遺傳疾病

家長切勿忽視家族病歷-宜及早篩查常見遺傳疾病

「我個仔梗係會似我!」 相信這是不少爸爸媽媽愛的心聲。孩子的容貌、身高、血型等等固然會受遺傳因素影響;另一方面,部分疾病也有機會「代代相傳」難以避免。全科醫生蘇勇柏醫生將分享了解家族病歷的重要性,家長不容忽視。 家族遺傳病

孕育小生命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即使成功懷孕,即將為人父母的又要擔心孕程中各種各樣的變化和風險,例如遺傳病。在醫學上,遺傳病是指生殖細胞或受精卵的遺傳物質出現異常而引致的疾病,變異的基因導致疾病會一代傳一代。多數人聯想到較常聽聞的地中海貧血症、唐氏綜合症,以及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症)等。有部分都市病也有機會遺傳下一代,例如本專欄曾提及的兒童哮喘、濕疹,多跟家族遺傳有關,子女得病的機會較一般人高。

有些疾病則會在患者長大成人才發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都跟基因有關。以糖尿病為例,全球約有5.37億糖尿病患者。單是香港,每10個成年人當中,就有一個患糖尿病,當中約有九成患者屬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先天的遺傳因素,以及後天肥胖、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等因素引致;如果父母患有二型糖尿病,其子女的患病風險亦大增。

家族遺傳病
圖片來源:Freepik@pressfoto

事實上,遺傳病不限於先天性疾病,也可以是非罕見疾病,再加上後天環境因素誘發病變。常見有家族性遺傳癌症,近親擁有共同癌變基因,患癌的風險亦較高。較為人熟悉的例子有荷里活女星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由於其祖母及媽媽生前均患上婦科癌症離世,接受基因測試後發現屬 BRCA1基因特變的攜帶者,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極高。

因此若近親曾出現相關病史,家族成員要提高警覺,並跟家庭醫生詳細溝通及安排跟進,例如是否需要接受合適的身體檢查(如癌症基因風險測試)、打算生育前作孕前檢查等;此外,為新生嬰兒抽取臍帶血作篩檢,有助及早篩查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包括蠶豆症、生長激素缺乏症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足等,以便在照顧上作出更合適的安排。

家族遺傳病
圖片來源:Freepik@DCStudio

讀者也要留意,並非每個遺傳病患者家族都有先例,如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症、軟骨發育不良(俗稱侏儒症)患者的父母,以至整個家族都未曾發病或出現相關徵狀,子女卻成了家族中的首個病例。這情況或是由於遺傳物質在遺傳過程中產生突變而引起,或者父母是遺傳病隱性患者。

無論如何,雖然遺傳因素確實會增加子女的健康風險,但父母亦不用過份消極,更應積極由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習慣入手,減低發病風險。舉例來說,如家族有糖尿病歷史,父母應培養子女由小建立低糖飲食、恆常運動的習慣,以幫助控制血糖水平防止超標。

———————

蘇勇柏醫生

作者:蘇勇柏醫生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更多Dr. So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蘇勇柏醫生健康資訊

想知更多兒童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日本潮牌FDMTL聯乘Snoopy 7仔印花/yuu會員$8起平換8款穿搭包

日本潮牌FTMDL聯乘Snoopy 7仔印花/yuu會員$8起平換8款穿搭包

7仔印花Snoopy袋 —— 經典漫畫《花生漫畫PEANUTS》一向大受歡迎,7-Eleven(7-11便利店)與日本潮牌FDMTL設計師合作推出以PEANUTS為主題的「#OOTD日系穿搭包」,造型精緻又實用!家長購物時可以順便儲印花和積分,用低至$8價錢換原價可能上千元的潮牌單品當作親子裝!

7仔印花換PEANUTS袋

OOTD日系穿搭包

日本潮牌FDMTL是以東京為本的牛仔服裝品牌,2005年創立,以日本傳統拼布工藝織物而聞名,一件單品動輒千多港元!而今次7-Eleven的「#OOTD日系穿搭包」系列,就是由FDMTL主理人兼設計師Gaku Tsuyoshi親自設計,再聯乘《花生漫畫PEANUTS》人氣角色Snoopy、Charlie Brown及Woodstock,揉合富士山、茶道、燈籠祭等日本著名景點及飲食文化,配以品牌經典的藍染拼接手法作為系列的主調,創作出共8款袋款。

8款日系穿搭包款式包括:

1)「LANTERN WOODSTOCK」立體波波形側孭袋(尺寸:約20.5cm闊 x 24cm長)
2)「BONSAI SNOOPY」日系收納包
3)「TEA TIME SNOOPY」斜孭袋(尺寸:約23.5cm闊 x 17cm長)
4)「KOINOBORI SNOOPY」Pouch(尺寸:約18cm闊 x 22cm長)

5)「KENDAMA SNOOPY」爬山繩斜孭袋
6)「SNOOPY ON BRIDGE」尼龍索繩背囊(尺寸:約33cm闊 x 39cm長;摺疊後尺寸:約13cm闊 x 13cm長)
7)「FUJI SNOOPY」TOTE BAG(尺寸:約32cm闊 x 37cm長)
8)「CHARLIE BROWN」背心型環保袋(尺寸:約34.5cm闊 x 54cm長;摺疊後尺寸:約15cm闊 x 17.5cm長)

印花派發:
由5月4日早上7時起至6月28日,於7-Eleven分店買滿$20有1張印花,其後每$10有多1張印花,如此類推。

「#OOTD日系穿搭包」換購方法:
由5月4日早上7時起至7月1日;yuu會員優惠由5月4日早上7時起至6月28日
1)儲齊8張印花加$46,可隨機換「#OOTD日系穿搭包」1個
2)儲齊12張印花加$80,可隨機換「#OOTD日系穿搭包」2個
3)yuu會員優惠,可用8,800yuu積分加$8,隨機換「#OOTD日系穿搭包」1個

yuu會員限定「#OOTD日系穿搭包」VIP套裝

yuu會員可以預購「#OOTD日系穿搭包」VIP套裝,VIP套裝一共有2款,分別是「日系文青款」及「日系型格款」,外盒充滿設計感,用來收藏或收納都賞心悅目!每個套裝都有4個指定款式穿搭包,大家可按自己喜歡的風格換領心儀套裝,與小朋友齊齊用親子袋!

  • 「日系文青款」外盒印上獨有彩色拼布圖案連Woodstock,充滿活力感!
    1)「FUJI SNOOPY」TOTE BAG
    2)「KENDAMA SNOOPY」爬山繩斜孭袋
    3)「LANTERN WOODSTOCK」立體波波形側孭袋
    4)「KOINOBORI SNOOPY」Pouch
  • 「日系型格款」全盒採用藍染丹寧Monotone顏色,印上經典FDMTL拼布圖案,有白色線條組成的Snoopy,突顯型格日系風格。
    1)「SNOOPY ON BRIDGE」尼龍索繩背囊
    2)「CHARLIE BROWN」背心型環保袋
    3)「BONSAI SNOOPY」日系收納包
    4)「TEA TIME SNOOPY」斜孭袋

換領詳情:
預購由5月4日中午12時至5月17日 (共2星期);取貨日期由6月7日早上7時起至6月13日。
yuu會員以88,000 yuu 積分換領VIP套裝1盒,可揀選喜愛款式,每款限量各200盒。

第2彈:瀛格拼布公仔/口罩套/保溫瓶

由5月18日起,會再加推第2浪聯乘精品——「PEANUTS x FDMTL 瀛格拼布公仔」採用FDMTL標誌性的拼布圖案及配合日本Denim丹寧色系,仿如牛仔布效果,共有3款:Snoopy、Woodstock及難得推出產品的Olaf(Snoopy弟弟)!公仔約21cm高,質地較硬,底部穩固易於坐立展示,對PEANUTS粉絲來說,收藏價值十足。

PEANUTS x FDMTL 瀛格拼布公仔
PEANUTS x FDMTL 瀛格拼布公仔

yuu會員優先預訂全套3款(限量1000套)
今次yuu會員同樣有優惠,可以38,000yuu積分加$180,一次過優先預訂全套3款公仔各1件。接受預訂期為5月16日至17日(共2天),取貨期為5月24日至5月30日。限量1,000套,換完即止!

限量版「瀛格拼布公仔」換購方法:
由5月18日早上7時起至7月1日;yuu會員優惠由5月16日中午12時至5月17日
1)儲齊8張印花加$88,可換購「瀛格拼布公仔」1隻,可自選款式(每人每日限換3件。)
2)yuu會員優惠,可用38,000yuu積分加$180,預訂全套3款「瀛格拼布公仔」

「雙層冷暖保溫瓶」及「口罩收納套」

雙層冷暖保溫瓶:高約22.2cm x 直徑約6.5cm,容量約450ml,以不鏽鋼製造,可保冷保溫。瓶蓋以兩段式開蓋設計,方便擺放茶包;瓶身有凹凸紋路設計,不易跣手;瓶蓋上附有扣帶,方便攜帶。

口罩收納套:尺寸約22cm長x 11.5cm闊,揉合了FDMTL獨特拼布和日本傳統遊戲「劍玉」特色圖案,分左右兩邊,可儲存KF94款式口罩。

「雙層冷暖保溫瓶」及「口罩收納套」換購方法:
由5月18日早上7時起至7月1日
1)任何消費加$10即可換購「口罩收納套」1件
2)任何消費加$99即可換購「雙層冷暖保溫瓶」1件

*以上此推廣不適用於迪欣湖、迪士尼行政大樓、香港迪士尼樂園食物亭分店。
*消費金額不包括「7仔預購」產品、購買報紙、雜誌、香煙、奶粉、網上遊戲卡、印花推廣活動換購品及其他服務項目。

想知更多親子潮流資訊?請按【城中熱話

MameShareLIVE:北投石如何抗衰老祛皺

MameShareLIVE:北投石如何抗衰老祛皺

北投石如何抗衰老祛皺 —— 母乳媽媽有甚麼辦法可以通乳腺,不再塞奶?溫熱療法是甚麼,只是熱敷嗎?岩盤浴、桑拿都會谷汗,兩者有何不同?想知以上種種問題的答案,就要看看以下專訪,有帝恩養生館創辦人Emily及湯之花導師Loretta為大家詳細講解!

想看更多直播內容,請按【MameShare Live

電子嬰兒課程可提早體會育兒辛酸?中學生一晚餵奶4次極崩潰

電子嬰兒教育課程 —— 很多人都在當別人的父母後,才知道父母照顧自己的辛苦。為了讓學生提早體驗照顧嬰兒的辛酸,台灣桃園壽山高中有一位老師在數年前開始讓學生照顧「電子嬰兒」的課程,為他們進行生理教育。

「電子嬰兒」是護理系的常見教材,外表像個嬰兒公仔,卻會不定時發出需求,以模擬真實寶寶的日常狀態。壽山高中的健康護理教師為了讓學生體驗生理教育,決定推動電子嬰兒課程。這種電子嬰兒工具,除了不能洗澡外,其他的反應都與真正嬰兒差不多,有一定的照顧難度。

圖片來源:爆廢公社

高中生在照顧的過程中,要把嬰兒帶回家,每天最少要餵4次奶,更要記錄其他嬰兒狀況,像極新手媽媽要面對的情況。電子嬰兒是由電腦控制,所以會有隨機的需求。有學生在開始照顧後,曾質疑嬰兒為什麼要半夜哭鬧,又要一直喝奶;更有學生因為照顧不力,把電子嬰兒照顧到「死亡」,實在對中學生極大考驗。

不過,在照顧嬰兒時,他們能與家人增加交流機會,有學生表示家中長輩會告訴他:「你以前喝奶比他還多」、「你以前半夜都不睡覺的」等等。許多學生開始透過課程知道照顧嬰兒的辛酸,從而感激自己父母的照顧。更有網民指應該把課程推行到所有學校,讓他們透過照顧電子嬰兒,傳遞正確的生理知識。

資料來源:爆廢公社

想知更多熱話,請按【城中熱話

醫生媽媽許嫣分享育兒秘訣:適時放手讓孩子空間自己探索

醫生媽媽許嫣分享育兒秘訣-適時放手讓孩子空間自己探索

許嫣醫生育兒秘訣 —— 面對孩子教養,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管,還是不管」的難題,究竟如何管教小孩而不會變成一位恐怖「虎媽」?如何能與子女保持相親相愛的關係?小編趁著母親節,訪問了身兼多職的許嫣醫生,原來最簡單,是要媽媽先照顧好自己!

許嫣醫生
許嫣曾出多本書談育兒點滴及「醫生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許嫣醫生FB圖片)

許嫣(Melody)是現任養和醫院病理學專科醫生,日間在醫院忙碌工作,下班後照顧兩名女兒,還有時間分身寫專欄、出書,輕鬆兼顧到家庭和工作。別人可能會以為,大醫生對女兒的期望和要求一定很高,可能是位十分嚴格的「虎媽」,事實上卻不然。

「我本來以為自己會係個虎媽,個女出咗世先知自己做唔到,因為我太懶。」

「虎媽」這一詞,往往帶貶義,指作嚴格或過分要求的母親,用盡各種方法讓孩子達到更高成就,如果孩子未達期望,這類型的父母更會容易變得焦慮及憤怒。

Melody分析「虎媽」的出發點是很好的,有如中國傳統觀念:「勤有功戲無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讓孩子努力讀書學習是應該的事。只是有些媽媽把太多時間和心力放在家庭和子女身上,導致對子女的期望過高。而自己則因為有不少工作在身,不會處處為女兒安排好「學習之路」,卻會用其他方法鼓勵她們自發學習。

「阿媽對我做嘅,我唔會對囡囡做。」

回想從前母親照顧自己的時候,Melody的母親是全職主婦、全職媽媽,一日24小時都是為家庭打點,日夜督促孩子,不止失去了自己的空間,情緒容易失衡,亦讓孩子感到無比壓力。

對於身兼數職的她,曾經打算為女兒安排豐富的學習課程或興趣活動,但是有幸自己現時是在職媽媽,幾乎連休息時間都不夠,因此未能做到,可謂「因禍得福」,沒變別人眼中的「虎媽」。在短暫離開女兒去上班的時間,變相有空間照顧好自己,亦有空間讓女兒自己發揮和探索學問。

「唔好要小朋友做啲自己都做唔到嘅嘢!」

父母可能會對小朋友有不同程度的寄望:考試默書100分、將來做某種職業等等,不過Melody希望家長撫心自問:這些事情自己能否做到?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在小朋友身上時,有理解過他們的難處嗎?

所以,Melody主張以「身教」方式管教孩子,只有自己都做同一件事,才會知箇中難度,會懂得體諒小孩,避免變得過份嚴格。

她分享和女兒的生活點滴作例子:她希望從小培養女兒多看書,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於是自己回到家也會放下手機,和女兒說說書中故事,例如金庸小說、醫學典故等等。現時大女兒已經10歲,不止會自己捧著厚如字典的金庸小說閱讀,有時會和媽媽分享書中學到的知識,視閱讀和學習為一種樂趣。

「放手唔係完全唔理,而係要畀空間佢哋。」

Melody認為,家長應該培養小孩有一種學生該有的「責任感」,主動學習,而不是為他們安排滿滿的課堂,用密集的知識堆滿所有時間。

談到她管教方法,「身教」是其一,其二是「放手」讓孩子發揮小天地。她又舉例說,不會過份控制女兒閱讀的圖書種類,有次女兒捧著一本《Pokémon圖鑑》,滔滔不絕地分享精靈名稱和屬性,Melody也十分認真去聽。這種對孩子的「尊重」,亦有助鼓勵她們從學習中尋找興趣,建立獨立思考,學懂自己找答案,同事亦能維持親子之間的和諧關係。

許嫣女兒閱讀習慣1
成功培養女兒閱讀好習慣。(許嫣醫生提供)

「做媽咪應該照顧好自己先」

她寄語各位父母,應先照顧好自己,才去管教小朋友,能避免「一邊教一邊覺得很委屈」。嬰兒時期可能需要全方位照顧,如果家長習慣了這種模式,就會容易變成「虎媽」。因為小孩每日正在急速成長,父母的育兒方法如果仍然停留嬰兒階段的做法,就會跟不上孩子。所以當孩子慢慢長大,家長都應該要學識逐漸把時間和心機放回自己身上,家長都要成長,這樣才能在「相同level」地與孩子好好相處。

許嫣醫生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