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19

奧比斯慈善步行|親子行山大玩色彩迷蹤 嘉年華精彩表演+攤位遊戲

奧比斯慈善步行

一年一度的奧比斯「步步獻光明」慈善步行又來了,將會設有3條步行路線,無論是行山達人或者親子都適合玩。今年還特設「Color Hunt色彩迷蹤」挑戰,大家有機會贏取豐富獎品。現場亦有「綠茵嘉年華」,大家可以玩攤位遊戲、看表演,過一個有意義又身心舒暢的周日。

奧比斯「步步獻光明」慈善步行2025

慈善步行將會設有3條步行徑,包括3公里親子徑、6公里家樂徑,以及較具挑戰性的10公里遠足徑,無論是行山愛好者、新手,又或者組隊郊遊都適合。大家可以在大潭郊野公園山徑欣賞沿途優美的風景,以及多個歷史悠久的古蹟。

奧比斯慈善步行 | 玩Color Hunt色彩迷蹤 贏取豐富獎品

今年的慈善步行主題是「在色彩中漫步 STEP INTO COLOR」,希望大家可以認識色盲、色弱者的世界。想知自己對顏色感知能力有幾高?大家完成步行後,可以在現場挑戰 Color Hunt色彩迷蹤,一齊打破色彩的固有認知,齊齊發揮創意風格,贏取豐富獎品!

奧比斯慈善步行 | 參加嘉年華 看表演玩攤位遊戲

步行回香港國際學校大草地,大家可以野餐、欣賞現場表演,好好放鬆一番。現場亦設有一系列攤位遊戲,包括拓印工作坊、大型充氣彈床、蒙眼體驗,以及更多智樂遊戲。

奧比斯「步步獻光明」慈善步行2025

  • 日期: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 時間:9:30AM–3:00PM
  • 地點:大潭香港國際學校作起點及終點
  • 交通:設有免費穿梭巴士來往中環及起步點
  • 參加費用:
    • 個人組別:年滿18歲之成人 港幣$480/人(報名費港幣$200,最低捐款額港幣$280)
    • 家庭/團隊組別:12-64歲 港幣$450/人(報名費港幣$200,最低捐款額港幣$250);3-11歲/65歲或以上 只需繳付報名費港幣$200/人 (隊長須為年滿18歲之成人)
  • 所有參加者均可獲得奧比斯紀念品帽子斜孭袋一個及電子證書
  • 報名:按此

圖片來源:奧比斯

茄子食譜5款|港式家常魚香茄子煲/燒烤焗茄子/日式漬物

茄子食譜

茄子食譜|茄子是家常菜的常客,煮腍後可以吸盡醬汁的精華,其中更含有高膳食纖維而熱量低,更有抗氧化的功效。MameShare為大家推介5款茄子食譜,包括港式、日式和韓式煮法,大家想不到煮甚麼小菜時可以試試!

家常菜茄子食譜5款

茄子食譜1. 日式味噌田樂燒茄子 (食譜授權:IG@kiuu922)

味噌田樂燒茄子是一道簡單的日式家常菜,把茄子焗到軟腍,再加上味噌焗,就變得開胃又健康。大家煮開日式炊飯,可以順便製作這個配菜,需要的材料都是差不多。

日式味噌田樂燒茄子

材料:
茄子 1條
昆布鰹魚高湯/水 50ml
味噌 2湯匙
日式醬油/味醂/料理酒 1茶匙
砂糖 2-3茶匙

步驟:

  1. 砂糖加昆布鰹魚高湯/水煮溶,中火煮至起泡濃稠,加入其餘調味料小火拌勻至漿狀
  2. 茄子切半,浸入白醋水10分鐘;抹乾水份𠝹上斜紋,掃油;200度焗約20分鐘至軟身(視乎茄子大小)
  3. 鋪上醬料,200度焗約10分鐘至表面焦香,灑上蔥花和芝麻即成

茄子食譜2. 蒜蓉孜然焗茄子 (食譜授權:IG@whatsboomaking)

有不少人每次去串燒店幾乎會必點蒜蓉焗茄子,喜歡它超級惹味。其實在家自己煮的做法亦好簡單,茄子肉加上孜然粉,吸收醬料味道,超級美味!

蒜蓉孜然焗茄子

材料:
茄子 1條
芫茜、指天椒 切碎 隨口味 (可省略)

醬料:
蒜蓉 3-4瓣
蠔油 1湯匙
醬油 1茶匙
孜然粉 1茶匙
糖 1茶匙
五香粉 1/2茶匙
花椒粉 1/4茶匙 (可省略)
麻油、黑胡椒或胡椒粉 隨口味

步驟:

  1. 先將蒜蓉小火炒香及至微黃。混合醬料,茄子洗淨印乾,焗爐預熱至200度。
  2. 茄子表面掃油,放上焗盤,入焗爐焗20-25分鐘,中途反轉一次。
  3. 取出茄子,用刀𠝹開茄子肉分成兩半,表面輕劃幾刀 (小心不要𠝹穿茄子底部) ,均勻塗上醬料,放回焗爐焗10-15分鐘,灑上芫茜及指天椒裝飾,即成。

茄子食譜3. 魚香茄子煲  (食譜授權:IG@kiuu922)

魚香茄子煲用來送飯一流,茄子炸過的口感和味道有好大分別,走油會保持到鮮豔的紫色,上桌特別漂亮。魚香茄子煲中的鹹魚不可或少,但也不用加太多,剩下的鹹魚可以煮肉餅或者炒飯,另外加入魚露更加提鮮。

魚香茄子煲

材料:
茄子 1條
霉香鹹魚粒 1茶匙
免治豬肉 250g
蒜頭 3瓣(切粒)
乾蔥 2個(切粒)
薑粒 1茶匙
紹興花雕酒 1茶匙
指天椒(可省略)

豬肉醃料
生抽 2茶匙
紹興花雕酒 1茶匙

調味料
辣豆瓣醬 約3茶匙
魚露 半茶匙
老抽 半茶匙
砂糖 半茶匙
胡椒粉
水 150ml
生粉水

步驟:

  1. 免治豬肉用醃料醃半小時
  2. 茄子切段,立即浸入清水,加入白醋,防止氧化變色
  3. 炸鍋熱油,大火燒至冒煙後轉中火;茄子印乾水粉,撲上生粉,放入油炸約2-3分鐘至表面轉鮮豔紫色,盛起備用
  4. 下油開鍋,加入鹹魚粒、蒜粒、薑粒和乾蔥粒拌炒,再下豆瓣醬炒至香味䆁出
  5. 加入免治豬肉炒碎,濽入紹興花雕酒;中途可用鍋鏟切開肉碎,避免結塊
  6. 除生粉水外,加入調味料,煮沸後加入茄子(白色肉向下),煮至軟淋吸汁,加入生粉水炒至醬汁濃稠,灑上蔥花即成

茄子食譜4. 韓式茄子冬菇炆雞 (食譜授權:IG@dietdiary._)

平常大家可能都會用茄子炒雞丁,但如果加入韓式辣醬或麵醬炆的話,也同樣美味。

韓式茄子冬菇炆雞
韓式茄子冬菇炆雞

材料:
雞胸肉 200g
茄子 200g
鮮冬菇 145g
韓式辣醬 10g
豉油 10g
胡椒粉 適量
鹽 適量

步驟:

  1. 先把雞肉切粒,加入適量鹽和胡椒粉醃
  2. 把冬菇切粒,茄子可以留到煎雞的時候才切,以防變黑
  3. 中火煎雞煎至金黃色,加入冬菇,炒至冬菇開始出水
  4. 加入已切粒的茄子,炒一炒
  5. 在豉油和韓式辣醬中加入適量熱水攪勻,倒入鍋中炒勻
  6. 加入三份一碗水,冚蓋約3分鐘
  7. 等待收汁,完成

茄子食譜5.日式茄子漬 (食譜授權:IG@kiki.is.cooking)

茄子除了可以煮成熱菜,但其實也可以做成涼拌,而每次去居酒屋都會看到茄子漬的身影,只要簡單炮製及調味便可,放入雪櫃保存3至4日也可食用。 

材料:茄子1條

調味:柚子醋 2湯匙、日本醬油 2 湯匙、油 1湯匙、糖 1/2茶匙、水 1湯匙 

步驟:

  1. 茄子切成幼條,與3湯匙油拌勻,包起保鮮紙放入微波爐用600W叮3分鐘。
  2. 取出與調味拌勻,放至室溫後再放入雪櫃放置2小時,完成。 

延伸閱讀: 茄子的紫色花青素魔力|營養寶庫與烹飪智慧的完美融合

2025藝術三月|7大精選精采展覽活動 感受濃厚文藝氣息

2025藝術三月

藝術三月 | 每年3月,香港都會匯聚多項藝術展覽和活動,今年依然會有香港藝術節、西九家FUN藝術節、街頭藝術節等,家長不妨帶小朋友觀賞名畫、表演,感受一下濃厚的文藝氣息。

2025藝術三月展覽活動7大精選

藝術三月 | 1. 第53屆香港藝術節《真・幻境界》舞蹈表演

《真·幻境界》由法國的編舞文森.杜邦與沉浸式體驗設計師查理斯.艾益斯攜手創作,是一場顛覆現實與虛擬實境的舞蹈表演。觀眾可以拿起VR眼罩,看到場景的變化,以及舞者變成在另一個虛幻世界的角色。

  • 日期及時間:2025年3月14日至16日、18至19日 20:15;3月16日 16:00
  • 演出時間:1小時,不設中場休息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 門票:$380;學生$190
  • 詳情:按此

藝術三月 | 2. 《感官怪奇:走進ASMR的世界》展覽

啟德AIRSIDE在藝術三月舉辦ASMR主題展覽,是《感官怪奇:走進ASMR的世界》在亞洲的首個巡迴展。展覽加入了香港的主題作品,相信會令本地觀眾更耳目一新,帶來深層放鬆的感官體驗。

  • 日期:2025年3月14日至7月13日 
  • 時間:星期一至四 中午12時-下午8時;星期五至日 上午11時-下午9時
  • 地點:AIRSIDE GATE33 藝文館 Shop 312 
  • 門票:標準門票 港幣30元;特惠門票 港幣20元;四人家庭門票 港幣90元 (包3張標準門票及1張優惠門票)
  • 特惠門票適用於全日制學生/11或以下歲兒童/60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與一名陪同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助人。
  • 詳情:按此

藝術三月 | 3.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

由M+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共同主辦,與法國五月藝術節聯合舉辦「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展出這位二十世紀歐洲大師與當代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展覽主要展出《雜技演員》、《海邊的人像》、《台座上的大靜物》,以及由野口勇、陳福善、顧德新等藝術家創作的作品。

畢加索
圖片來源: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 日期:2025年3月15日至7月13日
  • 地點:M+博物館二樓西展廳
  • 票價:正價門票 港幣240元;特惠門票 港幣120元;大小同樂-二人同行(一位成人及一位小童) 港幣300元;大小同樂-三人同行(兩位成人及一位小童) 港幣480元;M+會員額外門票 港幣168元;M+贊助人額外賓客門票 港幣120元
  • 詳情:按此

藝術三月 | 4. 西九家Fun藝術節

「西九家FUN藝術節」今年載譽歸來,在西九文化區不同地方舉行一系列合家歡的藝術節目,例如默劇表演、音樂表演、多感官沉浸式劇場體驗、戶外大型藝術裝置、戲曲工作坊。

  • 日期:2025年3月21日至4月27日
  • 詳情:按此

藝術三月 | 5. HKwalls街頭藝術節 

HKwalls街頭藝術節在每年3月舉行,匯集了國際和本地藝術家在中西區創作塗鴉藝術,足跡遍佈中上環、灣仔、黃竹坑等地區。大家可以去打卡,感受無拘無束的藝術創作。

  • 日期:2025年3月22日至30日
  • 地點:中西區
  • 詳情:按此

藝術三月 | 6. Art Central 2025 

Art Central踏入10周年,在3月尾重臨中環海濱,將會帶來一系列的裝置藝術、講座、影像及表演藝術節目。今年新設展區「Legend」,向6位知名藝術家致敬,感謝他們對亞太地區藝術發展的影響。

  • 日期:2025年3月26日至30日
  • 地點:中環海濱
  • 門票:成人 港幣260元;優惠 港幣195元
  • 詳情:按此

藝術三月 | 7. Art Basel 2025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於3月28日至30日舉行,展出來自亞洲及其他地區頂尖藝廊帶來的藝術作品,既有20世紀藝術大師經典之作,亦有當代知名與新晉藝術家的精采作品。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圖片來源:巴塞爾藝術展
  • 日期及時間:2025年3月28日至29日 下午2:00至晚上8:00、3月30日 中午12:00至下午6:00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門票:$250-4,880
  • 詳情:按此

延伸閱讀

再見梵高—光影體驗展重臨香港全新AI梵高/重現《亞爾的臥室》/沉浸式投影 

晾曬藝術:解決衣物晾曬難題的全面指南 守護家人健康

晾衣物-曬衫

晾曬衣物看似簡單,卻常常讓人頭疼。不同材質、不同類型的衣物都有其特定的晾曬要求,正確的晾曬方法不僅能保持衣物的形狀和質地,還能延長其使用壽命。讓我們將晾曬衣物視為一門藝術,用心呵護每一件衣物,享受整潔乾爽的穿著體驗。

晾曬衣物的常見難處

  1. 天氣不穩定:雨天或濕度高時,衣物難以乾透。
  2. 空間限制:小型公寓或宿舍可能缺乏足夠的晾曬空間。
  3. 異味問題:衣物晾乾後可能留有異味,特別是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
  4. 褪色和變形:陽光直射可能導致某些衣物褪色,不當的晾曬方式則可能造成衣物變形。
  5. 衣物特性:不同材質和類型的衣物需要不同的晾曬方法。

晾衣物-曬衫

正確晾曬各種衣物的方法

  1. 毛衣
    • 平鋪晾曬,避免懸掛以防止變形。
    • 使用毛衣架或乾淨的毛巾平鋪。
    • 避免陽光直射,選擇陰涼通風處。
  2. 毛巾
    • 充分展開晾曬,避免疊放。
    • 選擇陽光充足處,利用陽光的消毒作用。
    • 定期翻面,確保均勻乾燥。
  3. 有帽衫
    • 使用衣架懸掛,注意保持帽子形狀。
    • 可在帽子內塞入紙團,維持形狀。
    • 避免過度拉伸,特別是領口和袖口處。
  4. 內褲
    • 使用專用內衣架或夾子,避免直接曝曬。
    • 選擇通風但隱蔽的地方晾曬。
    • 避免長時間陽光直射,防止彈性纖維損壞。
  5. 胸圍
    • 使用專用內衣架,保持罩杯形狀。
    • 避免使用夾子直接夾在肩帶上。
    • 選擇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
  6. 襪子
    • 使用襪子夾或衣夾固定。
    • 將襪子對折懸掛,加快乾燥速度。
    • 可以利用陽光直射,有助於除臭。

晾衣物-曬衫

一般晾曬技巧

  1. 分類晾曬:將相似材質和顏色的衣物放在一起晾曬。
  2. 充分甩乾:在晾曬前充分甩乾,可以縮短乾燥時間。
  3. 適當間隔:衣物之間保留適當間隔,確保空氣流通。
  4. 定期翻面:對於厚重的衣物,定期翻面可確保均勻乾燥。
  5. 室內晾曬:雨天或空氣污染嚴重時,選擇室內通風處晾曬。
  6. 使用除濕機:在潮濕天氣,可使用除濕機輔助乾燥。

晾衣物-曬衫

特殊情況處理

  1. 雨天晾曬:使用電風扇增加空氣流通,或使用烘乾機(注意衣物是否適合機洗烘乾)。
  2. 去除異味:在最後一次漂洗時加入少量醋,可以去除異味。
  3. 防止褪色:深色衣物首次洗滌時可加入鹽水,有助於固色。
  4. 快速乾燥:使用毛巾吸收多餘水分,可加快乾燥速度。

晾衣物-曬衫

正確的晾曬方法不僅能保持衣物的質量和外觀,還能節省時間和精力。通過了解不同衣物的特性和需求,我們可以更好地照顧我們的衣物,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無論是寬敞的陽台還是狹小的室內空間,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晾曬技巧,我們都能輕鬆應對各種晾曬難題。

圖片來源:photoac

促進血液循環拉筋瑜伽 3組動作去水腫+增加脊骨靈活度+釋放壓力

促進血液循環瑜伽

促進血液循環動作1.下腰背 腿伸展

先坐下,確保兩邊臀部能貼地,屈右膝,右腳跟盡量貼左大腿內側,吸氣時雙手升高,心口轉向左腳方向,脊骨拉長挺直,也確保左腳直。呼氣時,把肚皮向大髀方向下沉,記得不要拱背,有需要時可以加咕𠱸或枕頭(如圖)

促進血液循環瑜伽

在這裏停留3-5個深長呼吸,呼氣的時候可以盡量上半身下沉向地下方向,感覺到右下腰背以及中背有伸展,左腿也有伸展的感覺。

促進血液循環動作2. 反手側身壓式(Revolved Head-to-Knee)

先坐下,確保兩邊臀部能貼地,屈右膝,右腳跟盡量貼左大腿內側,吸氣時升高右手,上半身彎腰向左邊,感覺到右邊腰側有拉長伸展。

比較柔軟的,可以右手捉左腳腳趾尾那邊的外側,未能夠捉腳的可以加瑜伽繩或毛巾。

促進血液循環瑜伽

在這裏停留3-5個深長呼吸,吸氣的時候可以盡量把心口眼睛反向天花板方向,感覺到右邊側腰有伸展外,脊骨也有扭動,下腰背以及中背也有伸展的感覺。

3-5個呼吸之後可以吸氣回正,記得轉另一邊重複。比較緊的那一邊可以重複伸展。

促進血液循環瑜伽

促進血液循環動作
3. 大字馬前彎

先坐在瑜伽墊上,雙腿打開伸直乙。
吸氣,將雙手舉過頭頂,伸直手臂。
呼氣時,慢慢向前彎腰,可加咕𠱸(如圖)

促進血液循環瑜伽
在這個姿勢中保持幾個深呼吸,感受腿部、腰部、大髀內側有伸展。
保持3-5個呼吸後,吸氣時慢慢回正。

請注意,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或疼痛,請在進行瑜伽練習之前先諮詢專業醫生或瑜伽教練的建議。

黎樂欣 瑜伽導師
瑜伽療癒導師 黎樂欣Zora

瑜伽療癒導師 黎樂欣

2018年開始於香港瑜伽協會訓練,先後考獲200和500小時高級瑜伽導師資格,再擁有多項導師資格,如瑜伽治療,空中瑜伽、瑜伽輪、陰瑜伽及頌缽聲音治療,投入教學已快7年。2021年開始研習昆達里尼瑜伽冥想和古印度呼吸法。2022年加入脊醫王俊華博士痛症診所,教導痛症患者瑜伽復康治療。

Facebook【脊醫王俊華 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想知更多瑜伽拉筋紓緩都市痛症資訊?請按此

 

意大利飯食譜4款|醬汁香濃口感煙韌 芝士海鮮濃湯/海膽帶子飯/野菌南瓜Risotto

意大利飯食譜

意大利飯用高湯把米粒煮成奶油般濃郁質地,每一粒飯都浸泡在醬汁,加上蔬菜和不同肉類,小朋友都好鍾意食。MameShare為大家精選了4款意大利飯食譜,大家可以跟著煮出香濃口感煙韌risotto。

意大利飯Risotto食譜4款精選

意大利飯食譜 | 1. 北海道海膽帶子意大利飯 (食譜來源:chichi.in.kitchen)

意大利飯口感有咬勁,每一粒飯都浸泡在海膽汁中,每一口都味道濃郁。

北海道海膽帶子意大利飯

材料(2人份量):
意大利米 150g
洋蔥 1/4個
蒜蓉 1茶匙
白酒 60ml
忌廉 100ml
海膽 125g (其中25g留起做裝飾)
帶子 2粒
雞湯 600ml
水 400-600ml (需視乎火候蒸發調節水量)
牛油 20克
橄欖油 1湯匙
魚露 2茶匙
黑胡椒 適量
Parsley 裝飾用

做法:

  1. 將雞湯煮至沸騰,以慢火保持溫度,同時準備好熱水
  2. 將其中約100克海膽與忌廉,用手提攪拌器打成濃厚幼滑海膽漿
  3. 平底鍋落橄欖油,細火炒香蒜蓉和洋蔥碎,約一分鐘至透明,加入意大利Arborio米炒至米粒均勻被油包住
  4. 轉中火,於米中加入白酒煮約一分鐘待酒精揮後,轉細火,分次加入雞湯和水,邊攪拌邊煮至米粒吸大部份水份,過程約18分鐘
  5. 下海膽忌廉漿煮多2分鐘,加入魚露和黑胡椒,熄火加入牛油攪拌均勻
  6. 合蓋靜置3分鐘後上碟,加上parsley、煎好嘅帶子、海膽做裝飾,完成

意大利飯食譜 | 2. 芝士海鮮濃湯意大利飯

家樂牌官網分享了一道芝士海鮮濃湯意大利飯食譜,提醒大家在煮意大利米時,水份要一點點加入,不可以一次加入太多或太少,會讓意大利飯太腍或太硬。

芝士海鮮濃湯意大利飯

材料:
大蝦 4隻
帶子 4隻
魷魚 1隻
意大利米 250克

汁料:
鮮雞濃湯寶 1粒
水 (視乎米質而定) 約800-1200毫升

配料(1):
蒜頭 (剁蓉) 3粒
花嘜植物牛油醬 適量
紅燈籠椒 (切粒) 半個
白酒 適量
磨菇(開二) 15粒
乾蔥 (剁蓉) 2粒

配料(2):
淡忌廉 150毫升
車打芝士 30克

做法:

  1. 將老虎蝦去腸,剪去頭部尖刺及腳,用廚紙吸乾水份。蝦頭留用。
  2. 把魷魚切條,帶子斜切,意大利米洗淨隔水備用。
  3. 燒熱鑊下油,把大蝦、帶子及魷魚煎香備用。
  4. 另燒熱鑊下油把蝦頭煎香,加入配料(1) 炒香,贊入白酒然後加入濃湯寶及水(可分數次倒入) 煮滾後放入意大利米,用細火炆煮至飯腍身,倒入配料(2) 及備用的海鮮略煮,完成。

意大利飯食譜 | 3. 野菌南瓜意大利飯

德國寶則官網分享了一道野菌南瓜意大利飯食譜,南瓜香甜軟綿可以融入意大利飯,更加香濃美味。

野菌南瓜意大利飯

材料:
香草碎 適量
雞湯500 毫升
洋蔥 1/3個(切粒)
帕瑪遜芝士 (Parmesan Cheese) 適量
淡忌廉 100毫升
南瓜 330克(切粒)
牛油 2湯匙
意大利米 300克
雜菌 150克

調味料
橄欖油 適量
鹽 適量
胡椒 適量
白餐酒 適量

做法:

  1. 南瓜粒放入二合一蒸氣燒烤焗爐蒸熟備用。
  2. 將洋蔥碎、雜菌、意大利米、白餐酒及欖油於全能爆炒皇炒香,其間分數次加入雞湯。
  3. 當意大利飯炒至8成熟加入淡忌廉、芝士、牛油、南瓜、鹽、胡椒拌勻。
  4. 炒至全熟上碟,灑上香草碎即成。

意大利飯食譜 | 4. 意大利海鮮燉飯 (食譜來源:kiuu922)

意大利燉飯Risotto跟中式米飯不同,口感幼滑creamy,每粒米都吸收了湯汁精華。

義大利海鮮燉飯

材料(2人份):
意大利米 200g
蝦 4隻
魷魚 1條(洗淨切圈)
車厘茄 10粒(切半)
茄膏 1茶匙
洋蔥 半個(切粒)
蒜頭 2粒(切瓣)
鮮魚海鮮高湯 約900ml

調味料:
白酒 30ml
巴馬臣芝士碎 Parmesan cheese 4湯匙
牛油 20g
蕃茜 Parsley
鹽、黑胡椒

鮮魚海鮮高湯:
原條白身魚/魚骨 1條
西芹 1棵(切段)
蕃茄 2個(切件)
紐西蘭青口 10隻
蜆 500g
蝦殻、蝦頭
原粒黑胡椒 10粒
水 1000ml
蕃茜Parsley 4棵

做法:

  1. 製作鮮魚海鮮高湯:除青口、蜆和蕃茜葉外,所有材料放入大鍋,中火煮沸後,小火合蓋煮1小時(中途可搗爛魚肉)熄火,放入蕃茜葉合蓋焗5分鐘,取出海鮮,湯汁過篩隔出高湯,加熱煮熟青口和蜆,盛起海鮮備用
  2. 下油開鍋,加入洋蔥粒、蒜粒和蝦頭,中火炒香壓出蝦膏,然後下車厘茄
  3. 加入意大利米,拌炒3分鐘令每粒米都均勻沾上油份
  4. 倒入白酒,中火拌炒至酒精揮發,加入茄膏
  5. 先加入300ml 熱高湯,中小火燉煮,不斷拌炒到水份收乾後,再加100ml熱高湯,重複以上步驟至燉飯至理想濃稠度(米粒變軟,高湯變濃稠)灑上鹽和黑胡椒調味
  6. 熄火,加入巴馬臣芝士碎和牛油,拌勻用餘温溶化,令燉飯變得更香更creamy,加入蕃茜碎後上碟
  7. 烹調海鮮:帶子、魷魚和蝦用鹽、黑胡椒碎調味煎香
  8. 所有海鮮(連同高湯的貝類海鮮)鋪上燉飯即成

延伸閱讀:探索意大利飯 Risotto:從米粒的選擇到食材配搭的美味

中年媽媽的健康基石:4招養護脾胃,重塑活力人生

養護脾胃

在中醫理論中,脾胃被譽為「後天之本」,對人體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中年媽媽而言,保養好脾胃更是維持身體健康、應對生活壓力的關鍵。

脾胃養護的重要性

  1. 維持正常代謝:脾胃功能良好,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2. 增強免疫力:脾胃健康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可以提高抵抗力。
  3. 調節情緒:脾胃功能影響大腦的神經遞質分泌,間接影響情緒穩定。
  4. 延緩衰老:良好的脾胃功能有助於營養的吸收,延緩衰老過程。

養護脾胃

脾胃不佳的徵兆及影響

常見徵兆:

  1. 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2. 腹脹、打嗝、噁心
  3. 大便不規律(便秘或腹瀉)
  4. 疲勞乏力,精神不振
  5. 舌苔厚膩,口乾口臭
  6. 面色萎黃,皮膚乾燥

潛在影響:

  1. 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各系統功能
  2.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患病
  3. 體重問題:可能導致肥胖或消瘦
  4. 情緒波動:易焦慮、抑鬱
  5. 睡眠質量下降:影響整體生活質量

養護脾胃

全面養護脾胃的方法

1. 飲食調理

  • 定時定量:規律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 細嚼慢嚥:充分咀嚼,減輕胃腸負擔
  • 溫熱飲食:避免過冷或過熱的食物
  • 均衡營養
    • 多食用粗糧、薏仁、山藥等健脾食物
    • 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瘦肉、魚、豆類
    • 增加蔬果攝入,補充膳食纖維
  • 少食多餐:每天 5-6 餐,每餐適量
  • 謹慎生冷:減少生冷、辛辣、油膩食物

2. 生活習慣

  • 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最好 22 點前入睡
  • 情緒管理:保持樂觀心態,學習壓力紓解技巧
  • 飯後小憩:餐後小憩 15-30 分鐘,有助消化
  • 適度勞作: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工作與休息平衡
  • 戒煙限酒:煙酒對脾胃有害,應盡量避免

3. 運動養生

  • 溫和運動
    • 散步:每天 30 分鐘,促進腸胃蠕動
    • 太極拳或氣功: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脾胃功能
  • 腹部按摩: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消化
  • 八段錦:特別是「摸膝擦腰」、「五勞七傷往後瞧」等動作
  • 瑜伽:選擇適合脾胃的體位法,如貓式、扭轉式
  • 遠離劇烈運動:避免過度消耗脾胃氣血

4. 中醫調理

  • 針灸治療:調理脾胃經絡
  • 中藥調理: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中藥
  • 艾灸療法:在脾胃相關穴位進行艾灸

養護脾胃-針灸治療

對中年媽媽而言,養護脾胃不僅關乎個人健康,更影響整個家庭的幸福。通過調整飲食、改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和必要的中醫調理,我們可以有效增強脾胃功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圖片來源:freepik

番茄是營養寶庫|茄紅素的健康魔力與烹飪智慧

番茄營養

番茄,這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果實,不僅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蔬菜之一,更是一個真正的營養寶庫。無論是生吃、煮熟還是加工成各種美味料理,番茄都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健康之選。讓我們珍惜大自然賜予的這份禮物,將番茄巧妙地融入我們的飲食中,享受美味的同時也滋養我們的身體。

番茄的營養價值

番茄富含多種重要的營養素,使其成為一種極具價值的健康食品:

  1. 維生素 C:番茄是維生素 C 的優質來源,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和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
  2. 茄紅素:這是番茄中最著名的抗氧化物,賦予番茄鮮艷的紅色,並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3. 維生素 A:以 β- 胡蘿蔔素的形式存在,對維持良好的視力和皮膚健康至關重要。
  4. :有助於調節血壓和維持心臟健康。
  5. 葉酸:對細胞分裂和 DNA 合成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孕婦而言。
  6. 維生素 K1:對骨骼健康和血液凝結至關重要。
  7. 纖維:有助於促進消化健康和維持健康的腸道菌群。

番茄營養

番茄的保健功效

基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番茄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

  1. 心臟健康:茄紅素和鉀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2. 抗癌作用:多項研究表明,番茄中的茄紅素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類型的癌症,特別是前列腺癌。
  3. 護眼:番茄中的維生素 A 和茄紅素有助於預防眼睛疾病,如白內障和黃斑變性。
  4. 皮膚保護: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損害,延緩皮膚老化。
  5. 骨骼健康:番茄中的維生素 K 和鈣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
  6. 消化健康:纖維含量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
  7. 減肥助手:低熱量高纖維的特性使番茄成為理想的減肥食品。

番茄營養

最佳烹飪方法

為了最大化番茄的營養吸收,可以考慮以下烹飪方法:

  1. 適度加熱
    • 輕度加熱可以增加茄紅素的生物利用度。
    • 將番茄切碎並與橄欖油一起加熱可以顯著提高茄紅素的吸收率。
  2. 搭配健康脂肪:茄紅素是脂溶性營養素,與健康脂肪(如橄欖油、牛油果)一起食用可以提高其吸收率。
  3. 多樣化烹飪
    • 結合生吃和熟吃,以獲得最全面的營養。
    • 生吃保留了最多的維生素 C,而煮熟則可增加茄紅素的吸收。
  4. 番茄醬和番茄湯:加工成番茄醬或湯可以濃縮番茄的營養,特別是茄紅素。
  5. 避免過度烹煮:過度烹煮會破壞部分維生素 C 和其他水溶性維生素。
  6. 保留整個番茄:番茄皮含有大量的茄紅素,盡可能連皮一起食用。
  7. 與其他蔬菜搭配:將番茄與其他蔬菜如菠菜、胡蘿蔔等一起烹飪,可以創造更全面的營養組合。

番茄不僅美味可口,更是一種營養豐富、健康效益顯著的超級食品。通過了解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並採用適當的烹飪方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紅色營養寶庫,為自己的健康生活增添色彩和活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延伸閱讀:蕃茄食譜|酸甜開胃菜式+濃汁湯粉+小朋友愛吃家常菜

認識幼兒小腸氣症狀 發現肚臍隆起及早求醫

小腸氣

李太見兒子已一歲大,於是重返職場。不過近日兒子顯得躁動不安,頻頻哭喊,李太以為小朋友只是不習慣缺少了媽媽的陪伴。一次孩子哭鬧時,李太發現他的肚臍隆起一個小鼓包,情緒回復平靜時又會縮回去。起初以為只是肚臍未發育完整,但鼓包時有時無,讓她有點擔心,故帶兒子求診。

經醫生檢查後,診斷孩子肚臍的小鼓包是由「疝氣」(Hernia)引致,即俗稱的「小腸氣」,又稱為「脫腸」。

疝氣(小腸氣)是甚麼?

正常情況下,腹腔肌肉層包裹著腸臟、內臟並藏在體內,當這腹腔肌肉層變薄或出現弱點,內臟(多數個案為小腸)經由這缺口被擠離原來的位置,就是疝氣。

小腸引致的疝氣俗稱「小腸氣」,病症常見於嬰幼兒,因為幼兒腹股溝或肚臍的先天結構未完全封閉,大哭或咳嗽時腹部壓力增加,便有機會使部分腸道經由缺口凸出。

小腸氣常見症狀:肚臍疝氣及腹股溝疝氣

嬰幼兒小腸氣分為腹股溝和肚臍兩大類別,家長可憑肉眼觀察到幼童出現「小腸氣」症狀,醫生會視乎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透過手術根治。

1. 肚臍疝氣(肚臍小腸氣)

李太的兒子屬此類個案。當胎兒仍在母親體內時,肚臍位置有一個先天性的環狀缺口,一般會在出生時自動閉合;若這缺口在嬰兒出生後仍無法完全閉合,則容易造成肚臍小腸氣。

2. 腹股溝疝氣(腹股溝小腸氣)

此類疝氣多跟先天結構有關,在男性胚胎發育時,本來位處腹腔內的睾丸,要經過腹股溝管,才可以下移至腹腔外的陰囊。過程完成後,腹股溝管的開口一般會自動閉合,若無法完全閉合留有缺口,就可引起小腸氣。

女性亦會患上腹股溝小腸氣,被擠出的可以是小腸、卵巢或部分輸卵管,但因女性的腹股溝管比男性的狹窄,所以患上此症的機會相對較低。

小腸氣

肉眼觀察小腸氣症狀

因年幼孩童難以用言語清晰表達身體的不適或痛楚,如懷疑小朋友出現小腸氣,家長可憑肉眼觀察孩子的外觀變化:

  • 男孩的兩邊陰囊、腹股溝有否腫脹或不對稱,女孩則要注意大腿內側或外陰唇位置有否腫脹;
  • 當孩子站立、大哭、咳嗽或用力排便後,腫脹或不對稱狀況更明顯;
  • 身體平躺、情緒較平靜時,腫脹稍微縮回腹腔。

如果臨床病徵不明顯,醫生或會進行超聲波、電腦掃描等檢查,以作進一步診斷。

肚臍小腸氣有機會自行康復

李太擔心寶寶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醫生安慰她可先觀察寶寶至兩歲左右,肚臍虛位大多於兩歲前會自行閉上,而且肚臍小腸氣甚少引致併發症或緊箍小腸,有機會自行康復。若到小孩兩歲後,肚臍小腸氣依然沒有康復跡象,才需要安排進行手術。

手術治療小腸氣

除了肚臍疝氣可觀察至幼童兩歲左右,其他類別的疝氣甚少自行康復。若小腸氣病情需要手術治療,現時治療方法可分為傳統開腹疝氣修補手術及微創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以全身麻醉方式進行。

至於腹股溝疝氣,多以微創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處理。醫生可以透過鏡頭同時檢查另一邊腹股溝是否出現同樣的問題,如有需要便一併進行修補手術,並利用鏡頭仔細檢視小腸是否被緊箍、出現受損、缺血等緊急情況。

小腸氣

預防小腸氣復發

由於嬰幼兒疝氣大多與先天結構問題有關,較難預防,一旦家長察覺寶寶有疝氣症狀,應立即求醫,切勿自行嘗試推回疝氣。

小朋友接受手術治療後,家長應避免小朋友在手術後3至4星期內進行劇烈運動或任何增加腹部壓力的動作,包括彎腰、跳躍等。另要預防寶寶便秘,以防排便時用力,降低小腸氣復發的機會。

圖片來源:freepik

———————

蘇勇柏醫生

作者:蘇勇柏醫生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更多Dr. So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蘇勇柏醫生健康資訊

培養堅韌品格10大好處 3方向教導子女鍛鍊定力

堅韌定力

在這個充滿誘惑和干擾的世界裡,培養孩子的定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定力不僅能幫助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還能為他們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從身、口、意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教導子女鍛鍊定力,並闡述定力對小朋友的諸多好處。

如何教導子女鍛鍊定力?

1. 身 —— 做的事

  1. 設立明確的目標:幫助孩子設定具體、可衡量的短期和長期目標,並制定實現這些目標的計劃。
  2. 培養規律的作息:鼓勵孩子養成固定的睡眠和學習時間,這有助於建立自律習慣。
  3. 鼓勵堅持運動: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項目,並鼓勵他們長期堅持,這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培養毅力。
  4. 學習時間管理:教導孩子使用番茄工作法等時間管理技巧,提高專注力和工作效率。
  5. 承擔家務責任:給孩子分配適合年齡的家務任務,培養責任感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2. 口 —— 說的話

  1. 培養積極的自我對話:教導孩子用積極、鼓勵的語言與自己對話,增強自信心和抗壓能力。
  2. 學會表達情緒:鼓勵孩子用適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衝動行事。
  3. 踐行承諾:教導孩子言出必行的重要性,培養誠信和責任感。
  4. 學會拒絕:教孩子如何禮貌而堅定地說 “不”,抵制不良誘惑。
  5. 鼓勵反思:引導孩子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培養自我審視和改進的能力。

3. 意 —— 想的事

  1. 培養正念意識:教導孩子簡單的冥想技巧,幫助他們專注當下,提高注意力。
  2. 延遲滿足感:通過遊戲或日常生活情境,訓練孩子控制即時慾望的能力。
  3. 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鼓勵孩子面對困難時,獨立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立即尋求幫助。
  4. 培養同理心:引導孩子思考他人的感受,增強情商和社交能力。
  5. 建立積極的心理暗示:教孩子用積極的想法代替消極思維,增強心理韌性。

堅韌定力

鍛鍊定力對小朋友的好處

  1. 提高學習效率:擁有良好定力的孩子能更專注於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
  2. 增強情緒管理能力:定力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衝動行為。
  3. 培養責任感:通過堅持完成任務,孩子會逐漸培養起強烈的責任感。
  4. 提升自信心:每一次克服困難、達成目標都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5. 增強抗壓能力:良好的定力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壓力和挫折。
  6. 改善人際關係:有定力的孩子通常更能理解和尊重他人,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7. 為未來成功奠定基礎:定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早期培養這一品質將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帶來巨大優勢。
  8.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定力強的孩子更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9. 增強創造力:能夠長時間專注於某個任務有助於激發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10.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定力的孩子更容易堅持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堅韌定力

培養孩子的定力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家長的耐心指導和身體力行。通過在身、口、意三個方面的系統培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強大的內在力量,使他們能夠在面對各種挑戰時保持堅定和專注。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持,讓他們在溫暖的環境中成長,逐步培養出堅韌的品格。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