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假、侍產假、育嬰假已經廣為人知,亦已是很多公司的基本福利。那麼,爸媽有沒有考慮過「育青(少年)假」(相較於maternity,英文稱為 teen-ternity)呢?根據英國《The Guardian》報導,「育青假」在英國已經被討論多年,亦有愈來愈多名人為了陪伴家中青少年子女而辭職。
例如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知名主持人 Ellie Harrison 、連鎖超市 Co-op Food 的總裁 Jo Whitfield 都公開表示,為了專注照顧家中的青少年、幫助他們學習、準備考試,而辭去令許多人嚮往的工作。
與此同時,美國的《New York Post》也報導,有些父母即使不辭職,亦換了比較彈性、變成兼職、或可以待在家的工作,甚至如文中的的家庭治療師 Amanda Craig 縮短工時,以便有多一點時間接送剛升中的兒子參加各類學校活動,也在孩子需要時,隨時在側為他的情緒作後盾。
為何報導中的母親們,在孩子大到可以自己自理生活時,反而要辭職/轉工/縮短工時回家「湊仔」?因為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告,比起幼稚園、小學,中學時期能夠常有父母在身邊更為重要,不管是霸凌、心理健康、還是其他問題,爸媽更應該盡量參與孩子的生活。
畢竟青春期本來就要面臨很多成長的身心與課業壓力,加上這個時代的社交媒體、心理健康挑戰以及升學與同儕壓力,這些問題都遠比餵奶、換片、哄睡⋯⋯棘手,讓不少父母難以應付,只好回家全職應對。
《The Guardian》亦指出,很多回家陪伴青春期子女的母親,是出於一種內疚,覺得孩子小時候沒有照顧好孩子、或是陪伴不夠,希望能夠趁著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彌補過去。但事實上,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內疚之心,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爸媽會考慮「育青假」嗎?
「育青假」或許只是個別家庭需要、或出於個人的選擇,不過相關報導都指出了這個新社會現象的不公平之處。
有別於育嬰假容易被理解,而且有津貼或部分收入,「育青假」目前都被視為個人因素,而且因而離職的多半是母親。放棄職涯發展與收入的母親,於孩子成年後,母親們也可能因為年紀問題而不再可能回到原來的職場軌道,亦會擔心自己老年的財政與生活安排。
然而,青少年的花費不小、而且父母還要為他們準備大學學費,若這段時間可以辭職,證明這樣做的家庭必須能承受收入驟減的財務負荷,所以是以中、上產階層為多。這導致了家庭經濟條件較佳的孩子,獲得更多照顧、幫助他們身心成長與學習的資源。
若有沒有能力/決心請「育青假」,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取代育青少年假。其中最重要,就是增加跟青少年相處的高品質時間(quality time),跟他們的情緒有更多連結,提供他們安全感。例如:
- 用開放的心態跟孩子聊天,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任何時候都可以找父母聊天或幫忙。
- 跟孩子一起去他們喜歡的地方、做他們喜歡的事,無論是參加他們的課外活動,還是跟他們一起打機,總之要有共同話題。
- 多留時間全心陪青春期子女,並且不要在此時回覆簡訊、電郵等事而分心,無效陪伴比不陪伴更傷害孩子。
- 多聽他們說話,不管他們想要談什麼,無論是在學校的一天、瑣事或與朋友的衝突也可以。
對父母來說,陪伴可能只是一種形式,但對孩子來說,那就是愛和重視。父母高品質的陪伴,是孩子幸福感的來源。
為人父母,要敏銳於子女的情感,因為子女只會對感同身受的人傾訴。每個孩子都需要有暢所欲言的對象。如果父母無動於衷,習慣應酬子女,不問別的、只問成績,也不能期望子女將來會向你傾訴心聲了。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