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小兒濕疹又紅又乾點算好?! 醫師教你預防、外敷內服療法

小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通常在嬰幼兒期開始發病,對孩子和家長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濕疹表現為皮膚紅、癢、痛,且容易反復發作,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情緒都有很大的影響。濕疹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環境、飲食等等。治療濕疹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耐心,註冊中醫師丁子承指可透過中藥內服或是外洗,進而改善濕疹症狀。

圖片來源 : freepik

甚麼是小兒濕疹?

小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特點是皮膚乾燥、發癢,並出現紅腫、脫皮等症狀。註冊中醫師丁子承(Ray醫師)指濕疹又名異位性皮膚炎,或奶癬,是一種沒有傳染性的常見皮膚病,但會對患兒的生活造成影響,如影響日常生活、睡眠、食慾等。

小兒濕疹的成因與症狀

中醫認為小兒濕疹的成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體質、環境、飲食等。在體質方面,體內的濕氣和熱氣不平衡,容易導致皮膚濕疹發生。從中醫角度,Ray醫師認為病因多屬小兒稟賦不足、脾失健運、濕熱內蘊;或感受風熱濕邪,內外兩邪相搏,鬱於肌腠而發病。此外,濕疹可出現在全身任何部位;多數先在面頰出現,並延伸到頸項,手腳的內摺部位。皮膚出現痕癢、乾燥,皮損滲液,鱗屑散落、病發的皮膚部位會逐漸增厚,出現苔蘚的病變。

小兒濕疹治療方案

圖片來源 : freepik

及早發現和治療濕疹,可助改善患兒的日常生活質量,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非常重要。Ray醫師建議可先以中藥內服:小兒脾腎不足,因此在病因病機上,必以健脾補腎為重點,再因應病情加減袪風、化濕、清熱的中藥。此外,也可以透過中藥外洗及濕敷患處,或是以三棱針等療法,從而減輕濕疹的不適。以下建議,大家不妨作個參考:

濕熱型:患處糜爛或滲出,皮損泛紅、瘙癢劇烈;建議以袪風健脾、化濕清熱為主,可用萆薢、薏苡仁、黃柏、茯苓、澤瀉、紫草、滑石、金銀花等。

濕困型:皮損滋水清稀,反覆發作,輕度肥厚粗糙,搔抓後易流滋清水;建議以健脾利濕止癢為主,可多用黨參、山藥、伏苓,芡實、蒼術等

血虛型:皮損乾燥肥厚、搔癢為主。以養血潤燥、祛風止癢;建議可多用當歸、白芍、生地、防風,荊芥、黃耆、丹參、生甘草

中藥外洗:地膚子20g、荊芥20g、蟬蛻10g、白鮮皮10g,並加水1000毫升,煲30分鐘,濾藥渣後倒入盆中,待藥溫降至室溫,以乾淨毛巾蘸取,反覆塗抹患處,每天3次,每次15分鐘。

三棱針法:在濕疹患處或穴位,淺刺數放血液。可達止癢、退熱效果。

註:以上中藥有部分不適合蠶豆症患者,建議先詢問中醫師或醫生意見。

注意飲食要戒口

圖片來源 : freepik

飲食方面,孩子飲食過度偏熱、偏濕,或是過度攝入刺激性食物,也會導致濕疹發生。Ray醫師提醒要戒口,少吃如辣椒、糯米、芒果、榴槤、波羅、雞蛋、菌類、竹筍、芋頭、蝦、蟹、貝類、鴨鵝肉、蝦蟹、無鱗魚、韭菜、牛羊肉、煎炸物、朱古力、果仁,以及味精重等的食物。

註:由於每個人體質有別,食用或使用前,應先查詢註冊中醫師或醫生意見。如症狀持續,應及早求醫。

註冊中醫師丁子承(Ray醫師)

註冊中醫師丁子承 (Ray醫師)簡介 

註冊中醫師丁子承(Ray醫師):常於個人網誌分享中醫及健康資訊,並接觸不同病患者,提供治療及中醫諮詢。涵蓋中醫療法、痛症、皮膚、調理身體、針灸正骨等層面。專業資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香港浸會大學生物醫學學士、香港科技大學理學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腫瘤中醫深造證書。

Facebook :【RAY醫師】、【ray_ec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請按【中醫養生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