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研究:爸爸陪伴與照顧孩子,仔女的學業、情緒管理、社交表現更佳

育兒不是專屬於媽媽的事,因為在親子關係中,爸爸與媽媽的角色同等重要,而且在不同的方向、範疇引導孩子成長。2018年美國馬里蘭大學 Natasha J. Cabrera 教授在《兒童發展觀點》期刊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到父親參與小孩教養的重要性,包括透過直接的互動或提供教育的素材,不只加強孩子的學習與發展,亦幫助孩子更有效地管理情緒。

爸爸媽媽的陪伴,功能大不同

父母親和孩子的互動方式,有明顯的不同。母親的功能是紓緩孩子的情緒,父親的功能是激起孩子的情緒,並對情緒有更廣範圍的探索與了解。父親多是藉由「遊戲」方式,直接與孩子互動,亦會鼓勵孩子去探索、冒險,比較傾向成為孩子的玩伴,較能發揮活動或工作導向的功能。

爸爸-親子關係

子女與爸爸一對一相處的優點

根據美國《每日健康》報導,多和父母親一對一相處,有助於青少年的心智發展。尤其,和父親獨處的時間愈長,青少年的自尊心及社交技巧愈有顯著的提升。

美國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研究顯示,孩子由出生到12歲,與父母共處的時間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但與父母獨處的需求則呈現上升趨勢,直到15歲才開始減少。

在陪伴孩子時,父親往往能不受外界的干擾,全心關注孩子,如此,可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和認同感,因為母親往往扮演「照顧者」的角色,故與孩子獨處時,孩子並沒有明顯感受到與母親互動。唯父親和孩子一對一相處時,通常玩得比較盡興,能夠和孩子凝聚一種「玩伴間的互動情誼」,這對於孩子發展社交技巧極為重要。

爸爸-親子關係

研究也指出,比起「時間」,父親與小孩相處互動的「品質」,更能預測孩子的表現,而於孩子不同的年紀,父親所擔任的角色也稍有不同:

0-5歲嬰幼期,爸爸是不可或缺的安全感來源:

1歲起的嬰幼兒,需要在心理上離開母親,追求獨立個體感,但之前對母親的倚賴,可能讓他們在離開的過程中相當掙扎痛苦。

此時父親必須成為那個「安全的第三者」,陪伴孩子、讓他們有自信在心理上離開母親,得以和母親以外的人建立關係。

6-12歲學齡期,爸爸是具權威象徵的模範角色:

孩子開始些學,開始學習由「他律」轉為「自律」,此時父親應善用其權威感,為家庭設立規範,並以身作則發揮影響力,培養孩子內在的道德是非概念與自信。

上一代的媽媽常說「等你爸爸回來就知道」,可見父母親雖均扮演道德規範者,但父親的象徵意義則較難撼動,更適合執行管教任務。

爸爸-親子關係

13-18歲青春期,爸爸成了兒子的競爭對手、女兒的第一段異性關係:

青春期的男孩特別需要父親在身邊做為性別認同楷模,讓他了解自己將來的樣子。這時的男孩傾向跟媽媽較親、女孩跟爸爸較親。

兒子先把父親當競爭對手,在各方面挑戰父親,隨後發展出類似父親的男子氣概。女兒則藉由與父親的互動,形成往後與異性相處的模式。

18歲之後,爸爸是精神導師:

子女成年後,父親必須在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上給予建議,鼓勵並支持(但不是限制)他們的職涯發展。

圖片來源:freepik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