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婦產科醫生親答 產前檢查與產後護理10大FAQ

對於準媽媽的您,今個5月的母親月別具意義。心情喜、煩、疑、樂交雜,尤其對產前檢查及產後護理可能有著不少疑團。不妨看看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婦產科顧問醫生張智醫生為各位準媽媽拆解常見的迷思吧。

Q1:產前檢查不是愈早開始愈好嗎?照早期超聲波原來不是「掃」肚皮?

產前檢查的目的,是監察胎兒成長至可健康出世,同時盡早發現母嬰兩者在孕期過程中是否出現異常狀況,以及時治理。而12週前的流產風險最高。

因此,在確認懷孕前的最後一次月經後8星期內(一般6至8週),就可展開第一次的產前檢查(簡稱產檢)並照早期超聲波,以確認胎兒,沒有宮外孕或其他異樣,以及是否雙胞胎或多胎,並計出預產期。

但過早檢查,連胎囊(又稱孕囊)都未成形,照早期超聲波時可能「乜野都未睇到」,令孕婦反而多了疑慮。

不過如果孕婦是採用人工受孕方法,又或有腹痛、陰道流血、或曾患過宮外孕等情況,就須盡早產檢,照早期超聲波。

早期超聲波需要經陰道進行,而不是掃瞄腹部,醫生會先在探頭上套薄膜才伸入陰道進行檢測。一般在第6週,掃瞄影像可見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孕囊在子宮內。在第6週半或第7週起,可見胎兒初成形,並可聽到心跳聲。醫生會按孕婦情況而使用早期超聲波檢測至第11週或近12週才停止。

Q2:是否需要做足每個檢查項目嗎?

雖說某些檢查項目,可按個人狀況跟醫生商討而決定,但不少仍是必須做的,包括:常規血液檢查、唐氏綜合症檢查、妊娠糖尿病檢查及結構性超聲波。

常規血液檢查一般會在確認懷孕後進行,主要是針對貧血、地中海貧血、肝炎、梅毒、HIV抗體、德國麻疹、血型包括Rh因子(又稱恆河猴因子)的檢測。

產前檢查

Rh因子是一種血液內的抗原蛋白,可分為「正」、「負」兩種。雖然本地大多孕婦的Rh因子是「正」,惟一旦孕婦的是「負」,胎兒的就會出現浴血性貧血的風險,而抗體更會在第二次懷孕而增加。這情況醫生需緊密監察準媽媽,按需要而決定產前抑或產後為其打免疫球蛋白針。

唐氏綜合症檢查可在孕期第10週進行。傳統檢測準確度已達8成,現時多採用無創基因檢測,準確度達99%,而且更兼可驗出胎兒XY染色體缺陷、性器官缺陷等。至於羊膜穿剌或絨毛檢查,則只在相關檢測呈陽性時才做來作進一步診斷。

臨床上每10名孕婦就有1至2名患妊娠糖尿病,因此即使準媽媽沒有糖尿病,惟當原生家庭有家族性糖尿,又或未懷孕時的BMI已超標,也建議準媽媽在26周接受妊娠糖尿病檢查。

如驗出有糖尿,須接受飲食控制或胰島素注射,因為患妊娠糖尿病,會令胎兒過大而容易難產或肩難產(即是嬰兒肩膀卡住,頭部縮回陰道的狀況),增加初生嬰兒因缺氧而腦部永久受損的風險。

至於第18至22週照結構性超聲波,可進一步檢視胎兒的結構(例如脊柱、四肢及內臟器官等)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兔唇。尤其過了35歲的孕婦更建議做此檢測。

Q3:為什麼每次產檢都會檢查有沒有水腫和下身靜脈曲脹?

如果孕婦有水腫,並兼有血壓高及蛋白尿,恐防患妊娠毒血症,可對母嬰構成生命危險。孕婦下半身包括陰道若出現靜脈曲張,順產要剪會陰時容易流血過量。對應方法是避免剪有靜脈曲張那邊身的會陰。

Q4:懷孕平躺睡覺有害嗎?

頭28週還勉強可以,但到30週後平躺睡覺就會壓着大血管回流,有可能影響血流送氧氣和營養給胎兒。

Q5:如何分辨陣痛是真是假?

真的陣痛有一定規律模式,例如初時每30分鐘陣痛,跟著每20分鐘、再每10分鐘有痛楚,並愈來愈密,愈來愈劇烈,甚至見紅,穿羊水。

Q6:第一胎順產一定要剪會陰嗎?

第一胎順產時,孕婦大多陰道伸展力不足,加上如果嬰兒較大,就需要剪開會陰來幫助嬰兒快些出來,同時避免會陰撕裂而引發產後排尿問題,嚴重的會陰撕裂可令肛門括約肌斷裂或重度裂傷,要做手術修補,如延醫有可能併發陰道瘻管,令糞便從陰道排出。

Q7:第一胎選擇開刀,第二胎可選擇順產嗎?

當第一胎的傷口、子宮康復良好,而第二胎的胎兒大小、胎位均正常,基本上可以選擇順產。不過很多時孕婦亦需要考慮自己第一胎的經歷,例如第一胎的嬰兒體重適中,但當時不能順產,甚至用助產方法也無幫助,最終須緊急開刀,那麼就要衡量第二胎一旦嬰兒較重,順產仍會困難。

此外,準媽媽也須知道,如選擇上胎開刀,今胎順產 (醫學上稱為「疤痕子宮陰道試產」),仍會有0.5%機率出現子宮疤痕破裂,因此疤痕子宮陰道試產仍有一定風險。

Q8:產後何時要覆診?

不論順產抑或開刀,新任媽媽也需要在產後6至8個星期內覆診,讓醫生檢閱產後身心情況,並且做婦科檢查,一方面確認生理上已回復未懷孕時的狀況,另一方面會跟進產檢時發現的子宮纖維瘤等疾患。

Q9:產後何時才會恢復月經?

沒有授乳的媽媽,一般產後快至5個多星期已有月經,也有3至4個月才恢復月經。至於哺乳媽媽由於泌乳激素大量分泌而抑制雌激素,令月經與排卵延遲,不少是產後6個月或停止授乳後才回復月經周期。產後短期月經或不規律的情況因人而異,不過當有懷疑應諮詢婦產科醫生。

Q10:第一胎與第二胎應相隔多久才是對媽媽及第二胎嬰兒最好?

常說生孩子要三年抱兩,原來外國的研究也有相關的數據支持。《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曾刊登一份加拿大研究,指出20至34歲的媽媽,當第一胎跟第二胎相隔的懷孕時間由6個月延長至18個月,早產的風險可降低超過50%。

產前檢查

而35歲或以上的媽媽,當第一胎跟第二胎相隔的懷孕時間由6個月延長到至少一年,可致命危的併發症風險亦降低一半。不過生孩子除了生理上準備,心理及家庭環境的配套準備亦十分重要,最重要是和伴侶好好商量和規劃。

產前檢查及產後覆診

張智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婦產科顧問醫生

圖片來源:PEXELS

更多懷孕準媽文章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