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EQ的人可以理解、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並察覺四周的情緒,可以幫助在社交方面脫穎而出。有研究歸納出培養高EQ孩子的7個關鍵習慣,家長不妨參考一下,讓子女在學業、人際關係方面有更順利的發展。
研究觀察逾200組親子 歸納出培養高EQ孩子7大關鍵習慣
親子關係教練、親子互動日誌《BOUND》創辦人Reem Raouda在CNBC分享了一項研究觀察超過200組親子後,歸納出高EQ孩子的父母都有7大習慣。
培養高EQ孩子 | 1.沉默的陪伴
當孩子難過時,家長可以靜靜地坐在身邊,無聲地安慰他們,讓他們學會自我安撫。孩子可以自行調節情緒的話,那代表了擁有面對壓力的韌性。
培養高EQ孩子 | 2.成為「情緒教科書」
高EQ的人會清楚地知道自己當下的情緒,父母可以主動向子女分享自己的情緒,例如「我現在很開心」、「我有點煩躁」等,讓子女學會每種情緒,而每種情緒都是正常的,可以被表達和討論,不用隱藏或壓抑。
培養高EQ孩子 | 3.向子女道歉
父母向子女道歉會被視為失去權威?其實願意認錯的父母,反而能贏得孩子的尊重,讓孩子明白負責任的態度,以及犯錯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修復。
培養高EQ孩子 | 4.自然地在生活中展示禮貌
有些家長會覺得一定要教孩子說「請」、「謝謝」,但與其刻意地教導,不如在生活中自然地展現禮貌,父母以身作則,孩子便會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而不是表面的順從。
培養高EQ孩子 | 5.不忽視子女的煩惱
小朋友的煩惱可能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他們可能會訴說玩具不見了、和同學吵架了等小事,但家長都應該認真地對待。當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每個情緒時,便能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情緒安全感。
培養高EQ孩子 | 6.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不少家長會急於幫子女解決困難,但要培養子女面對困難並解決能力,需要讓他們有思考過程。父母可以反問:「你覺得要怎麼做?」,引導子女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培養高EQ孩子 | 7.自在地面對安靜時刻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能夠接受無聊反而成是一種難得的能力。該研究發現,孩子體驗無聊可以培養其創造力和自我調節的能力。他們在學會自在地面對安靜時刻,也就學會與自己相處。
Raouda認為,想培養出高EQ的孩子,父母除了可以實踐以上的習慣,也要與子女建立互相信任、尊重的關係。子女要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才能真正地學會按納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圖片來源: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