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2名TEENS,在他倆正式步入青春期前,身為媽媽的我早已找來大量關於「青春期風暴」的書來研究,一直希望自己能保持冷靜和理智去處理親子衝突,盡量不讓情緒控制自己的反應!但,紙上談兵的理論,是否真的可以應用於實戰呢?
就如某一晚經已9點半:「好去刷牙瞓覺喇!」OT後剛完成晚餐的我,一句尋常不過的提醒,換來正看書剛踏入青春期的11歲兒子一句「依家去緊喇!你淨係識話我!」
吓?! (黑人問號)
經常溫習《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當中那句「他不是針對我」已不管用,《如何叫得動青春期男孩》中「你兒子大腦最前端的前額葉皮質還未發展」的提醒已被我拋諸腦後,錯愕瞬間轉化成暴怒,我已以上下幾層樓都聽到的聲量大叫:「唔準刷!即刻出嚟同我講清楚!」
兒子即時以冀望踏穿地板的操兵步法走回客廳,而曾經令阿媽我神魂顛倒總是笑瞇瞇的大眼睛,當時卻「怒睥」著我,嚇得我一秒失神也失掉氣勢但仍想企硬於是問:「你講清楚我今日話過你乜!最近話過你乜?點樣成日話你?」
兩手握實拳頭不再可愛的小可愛,連珠爆發憤慨地訴說他的不滿與恨意⋯⋯原來佢將我認為的善意提醒及關心,全部歸類為催促、叱責、謾罵、偏心⋯⋯(就例如我唔想佢唔夠瞓、提醒佢去瞓覺佢就認為我催佢)
傷心的我不禁問自己:我個大眼BB去咗邊?畀返個仔我!
深感無辜、深感冤屈心很累的娘親,惟有哀莫大於心死地問一句,「咁你係咪以後都唔需要我提醒你?」答案是「唔係!但你要溫柔啲!」
Excuse Me?
「你老爸也未敢有此要求」、「我放長雙眼看你將來點揀女朋友」、「無仇不成母子果真沒錯」這些潛台詞只敢出現在腦中小劇場,放下身段、低聲下氣一句「好」……
因為,一直閱讀親子教養書的我,腦中不禁浮現:青春期只是孩子成長的其中一個階段,你會因為初生嬰兒未戒夜奶而破口大罵嗎?你會因為孩子厭奶期不喝奶而勃然大怒嗎?你會因為戒片中的幼童瀨尿而火冒三丈嗎?你不會因為年幼子女身體仍發育中故出現期望偏差而責難他吧?!那你怎能因為青春期子女身體仍發育中故出現期望偏差而責難他呢!(以上一段,我應該以 fonts 60 列印出來貼於客廳提醒自己)
的確,他只是個「孩子」,只是個成長中「孩子」。
父母遷就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古怪情緒也不算是錯吧!
孩子正處青春期,對現代父母的確是一場修行,對於向來急躁的我,更是一場磨練,已閱讀了不少關於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相處的書,深知兒子「語氣不佳、常顯露不耐煩、情緒反覆、喜歡與父母唱反調」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好幾年 (兩、三年後再有女兒補上!)
所以改變策略,最近加看《媽媽發脾氣是很自然的事!》,希望學會理性動怒,甚至畫禪繞、學頌鉢、練習呼吸來提升身心靈健康,放鬆自己亦放鬆家庭關係中的張力,希望可一直維持良好母子關係,畢竟將來已屆雞皮鶴髮仍被一個比我年輕的帥哥愛著,不失為一項人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