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多抱BB怕會寵壞?研究:擁抱接觸有助提升安全感

有不少家長應該聽過長輩的規勸,指「經常抱BB會寵壞他們」,以至於父母不敢在子女哭泣時多擁抱他們。然而,研究發現父母多擁抱子女,可以讓他們有安全的依附情感,日後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

以擁抱建立依附關係 提高子女幸福感

現代父母不管平日有多忙碌,也有多擁抱子女,讓他們在關愛中建立健康的心理。「依附關係」是指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互動而產生的依戀關係,影響日後對於外在世界的解讀機制,以及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

擁抱

食物與擁抱 哪樣更重要?

早在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發表了一項「恒河友猴實驗」結果,指對於嬰兒而言,肌膚的接觸比食物更重要。哈洛以剛出生的猴子與提供奶水的鐵絲母猴,以及不會提供奶水的柔軟絨布母猴作調查,發現猴子只有想喝奶時才靠近鐵絲母猴,但卻會時刻黏着絨布母猴。當猴子遇到危險時,也會投入絨布母猴的懷中。因此,母親的角色不只是需要為嬰兒哺乳,更要提供溫暖的觸摸和擁抱,才應讓他們感到安心

建立依附關係的4個階段

心理學一般指,依附關係需要經歷4個階段後,在3歲左右形成。

  1. 出生後至3個月大:嬰兒尚未有辨別人臉的能力,所以在任何人面前都會哭或笑。
  2. 3個月至6個月大:嬰兒開始會辨別人臉,會對父母等經常接觸的對象作出反應。
  3. 6個月大至3歲左右:能明確地辨別人臉,形成了依附關係,所以看到陌生人會感到害怕和有戒備。
  4. 3歲以後:懂得理解父母的行為和情緒,並能配合大人,父母暫時不在身邊也不會不安。

擁抱

延伸書目:《圖解有趣的生活心理學: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真正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圖解有趣的生活心理學
圖片來源:博客來

作者: 齊藤勇
譯者: 陳姵君
出版社:台灣東販
簡介:這本書透過豐富圖解由深入淺出講解心理學,從社會的人際關係到自我啟發都可運用到,其中第二章<令人好奇!心理學用語釋義> 便有講解親子間的依附關係
詳情:《圖解有趣的生活心理學: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真正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