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是天生的嗎 ——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性情,但孩子是否有自信,還是自卑、自大,原來取決於個人經歷?家長可以透過實際的行為提升孩子的自我評價,從而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正向家長教育專家辰民爸爸與大家剖析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養成的,並分享引導孩子學習的核心問題。
心理學家的理解和界定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讀,自信被理解為內在思維過程(即是自我意識)對自己人格的積極認識;在不斷經歷這種思考過程後,你會思考「我是誰或我是甚麼?」這類問題。
而不同的心理學家對自信的理解和界定不盡相同。著名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Harold Maslow在需要層次理論中指出,自信是自尊需要獲得滿足時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
另一位心理學家Stanley Coopersmith認為自信是個人的,人會持續地對自己作出評價,反映了他們有多大程度上認為自己是能幹、重要和有價值的,也反映了人們是否讚許自己,顯現了對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價值的信心。
英國心理治療師Adam J. Jackson指出,自信既是一種持久的人格傾向,也是一種隨環境調整的易變的自我評價狀態。
精神醫學教授Michael Franz Basch則認為自信是人對自己的感覺,關鍵在於「能力的經驗」(the experience of competence)。
雖然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結論,但不難發現關鍵在於個人經歷和自我評價。
個人經歷與自我評價的關係
例子一:
假如某個人每天做相類似的事,大部分事件都能獲得認同、認可、鼓勵及成功,持續的行為習慣會讓一個人提升自尊感和獲得「能力的經驗」,這從而轉化成「我能行」和「我可以」的自我評價,然而學會尊重自己,肯定自我變成自信。
例子二:
假如某個人每天做相類似的事,大部分事件都被批評和責罵,持續的行為習慣會讓一個人產生挫折感,久而久之變成自卑感,從而轉化成「我不能」的自我否定評價,然而變成退避和自卑。
例子三:
假如某個人每天做相類似的事,大部分事件都是一個人面對,沒有從經歷中獲得別人的反饋和肯定,患得患失,持續的行為習慣會讓一個人產生自我懷疑感,「我可以嗎?」這種自我懷疑評價出現,然而變成缺乏勇氣的保守思維。
回想起我的成長經歷,我是屬於第三類例子,大部分事情我不會說我不能,但同樣我也沒有足夠的信心說我能行,這種自我懷疑令我更害怕面對錯敗,從而令我對某些事情失去自發性和積極性。所以貌似有自信的人並不代表真的有信心,我們要看懂一個人對一些事物的態度,然而你又認為自己是屬於那一種?
作為父母,你的孩子又正在經歷哪種成長軌跡?
自卑其實是自大的根源
當然有些家長會說,我孩子過份自信,甚至自大,這又屬於哪一種?心理學家加藤締三曾經提出「自卑感會促使人們轉而變得自大」的觀點。此外,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也指出:「自大的人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在行為舉止上忽略別人以至社會的知覺,只受到自己需求的支配,卻忽略別人的存在。」
眾多心理學家也認為「自卑」其實就是自大的根源,然而自卑的形成和童年中的身心發展有很深的關係,童年中若有受到忽視和過度批評,長大後所投射出來的型態就會偏向自大和不能面對挫敗。
引導孩子學習須思考3個問題
為甚麼說那麼多關於信心的理論?是因為我發現普遍家長希望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和動力,但同時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孩子越長大,學習動力又會相應下降,為甚麼出現這種背道而馳的原因?會不會他們在學習上正在經歷例子二和三?
當然,我們所說的學習不光是讀書和做作業,孩子在生活上的觀察、提問、考究及應用,以至家長相對應的帶動、回答、協作和激勵,也是一個正面學習循環和經歷,所以學習在生活上根本是無時無刻發生,而且這是一個持續成長發展的要素。
故此鼓勵大家在平日引導孩子學習中,必須思考以下3個問題:
1)如何讓孩子在學習時建立正向心態,讓他產生能力和好奇心?
2)如何有效運用「外在激勵」推動孩子學習效能,但同時能鞏固孩子的學習心,不要讓孩子放錯焦點在激勵的價值上?
3)如何平衡家長在孩子學習的參與度,過多的參與容易變成依賴,過少容易讓孩子挫敗,怎樣協助才是正確?
當然,學習路上還有很多理論和方法,例如如何運用制約和產生心流等,但我深信只要你能掌握以上3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你的孩子定能在學習上建立自信,我們一起努力!
——————————————
作者:梁辰民(辰民爸爸),正向家長學院總監及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擁有豐富家庭教育資歷: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碩士、美國PDA正面管教協會家長及學校雙證講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兒童及心理發展講師等。致力推動正向育兒態度,曾任ViuTV、中央電視台節目嘉賓,多年間為250+所學校成立家長學堂並開辦家長講座和工作坊,累積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
更多辰民爸爸分享正能量育兒技巧,請按【育兒辰話】
想知更多育兒貼士,請按【親子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