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腦科學研究都指出,人類腦部過了20歲還在發育:負責情緒的腦區在12歲發育達到顛峰,18歲就發育完全了;不過掌管理性的大腦前額葉皮質層,到25歲才算成熟健全,這樣很容易造成年輕人情緒表達能力強,但理性掌控駕馭感性的能力,卻因還未發育成熟而顯得不足。
心理醫學界近年亦開始根據最新的醫療指導規範,提出25歲以下都可以算在「兒童」心理醫學的範圍中。兒童心理師安特洛布斯(Laverne Antrobus) 認為,人們總是迅速地結束童年時期,更被要求必須馬上達到許多關鍵的里程碑,但這樣「瞬間成長」的觀念,已經不符合時代趨勢。安特洛布斯坦言:「18歲即轉大人這個說法很不切實際,年輕人到了18歲時,還是需要許多幫助和支持。」
其實早於上世紀初,蒙特梭利博士(Dr.Maria Montessori)根據她的科學觀察,對兒童從0到24歲的發展進行了概述,將其稱之為「人類的4個發展階段」(4 planes of development),每個階段的長度為期6年。
第一階段:嬰幼兒時期(0至6歲)
蒙特梭利在長期與孩子相處中發現,兒童在 0-6 歲的成長過程中,因內在生命力的驅使,而展現出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實踐,她將這個時期稱為「敏感期」,並細分為(1)感官敏感期;(2) 動作敏感期;(3)語言敏感期。
那在實際上意味著什麼?孩子從簡單地接受和適應周圍的世界(0到3歲)轉變為問「為什麼」和「怎麼做」(3到6歲)的孩子;他們希望了解自己在前3年所接受的一切。另外,他們也會開始對其他文化著迷,比如喜歡世界地圖、旗幟和地理環境;還會對閱讀、寫作和數學表現出興趣。
孩子在這個階段是感官學習者,從0到3歲,他們使用所有的感官來探索周圍的世界;而從3歲到6歲,他們開始對這些感覺進行分類,例如:大和小、硬和軟、粗糙和光滑,嘈雜和安靜等。
在這個時期,孩子以「現實」為基礎:他們最容易理解周圍的現實世界,並對觀察事物的運作感到著迷。大約從兩歲半開始,孩子可以理解想像力豐富的遊戲,因為他們對周圍的世界有了認識,例如:玩商店遊戲或玩扮家家酒遊戲。
嬰幼兒時期也是孩子形塑性格的起點,這些早期的經歷將決定成年後的人格特質。因此在這個時期,父母所做的事情,就是非常重要的種子。
第二階段:兒童時期(6至12歲)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努力實現身體和生理上的獨立,到了兒童時期,孩子則努力實現他們的精神獨立:他們被驅使去了解一切、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不再只是單純地吸收資訊。
孩子開始發展對周圍世界的獨立思考,同時發展他們的道德感;他們會開始探索灰色地帶:「這是對的還是錯的?」「它是公平還是不公平?」
另外,孩子也用自己的想像力探索世界,能夠理解歷史並將想法投射到未來。而這也是一個合作的年齡,他們喜歡在大桌子或地板上進行分組活動。
在這個時期,孩子比較穩定、波動較小。事實上,之所以會有這樣穩定的基礎,是因為爸媽在第一階段設定了明確的規範;在這個階段孩子會明白這些規範,亦不會每次都去挑戰它們。
第三階段:青少年時期(12至18歲)
青少年時期和嬰幼兒時期有許多共通點,兩者都是一個重大的身體和心理變化時期;如果說嬰兒是從身體上逐漸從父母中獨立出來,那麼青少年則是正在努力實現遠離家庭:但有時候仍想依附家庭,有時候又想獨立,不停於兩者掙扎。
青少年喜歡和別人分享想法和理念,對事物充滿期待、喜歡從事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並且有增強自信心的需求。奈何,蒙特梭利博士觀察到這個時期,傳統學校多會變得學術性較強,故她提出改善課程設計,例如透過戲劇、音樂,美術,讓學生表達意見與情緒等。她更特別提出:青春期困難之時,讓孩子離開習慣了的家庭環境,多去鄉下與大自然親近。
第四階段:成熟時期(18 至24 歲)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如果孩子前3個階段的發展都完善,那麼第4階段,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成熟時期和兒童時期類似,這是一個更穩定的時期。年輕的大人有一個推理和邏輯的頭腦,他們正忙於探索工作和學習中感興趣的深層領域,與此同時,他們的大腦也幾乎完全發育完成。 所以,這時候的孩子仍需要父母的照顧和關注,不過他們已經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個體,能夠自己做出選擇,並承擔後果。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