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B雜功效包括提神、改善痠痛等,該在什麼時間吃最好?很多人都對B雜正確吃法有所疑惑,像是為什麼有人推薦晚上吃B雜能助眠,有些人卻認為早上吃的效用才好?
維他命B雜包含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這8種維他命B雜常常共同存在,也需要彼此合作以發揮作用,因此通常以「維他命B雜」來統稱。 主要功用是幫助新陳代謝,使身體從食物中獲得能量,協助造血,維持皮膚及消化系統健康。
平日可從奶類、魚類、肉類、蔬菜、全麥穀類、果仁、酵母中攝取。而每種維他命 B 的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均不相同,如維他命 B1 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1. 2-1.4 毫克。若攝取不足則會導致腳氣病、疲勞、食慾不振、便秘、神經系統障礙及抑鬱。
維他命 B2
功用:保持口腔及眼睛、皮膚健康。
每日建議攝取量:1.2 – 1.4毫克。
若攝取不足則會帶來口腔、口角、舌頭發炎、腫痛、眼睛痕癢。
維他命 B3
功用:維持皮膚、消化系統健康。
每日建議攝取量:12 -15 毫克。
若攝取不足會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疲倦,相反若攝取過量則會腸胃不適及肝臟受損。
維他命 B6
功用:協助造血、維持低抗力及協助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
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1.4-1.6 毫克。
若攝取不足則會帶來貧血、皮膚炎、免疫力下降、神經緊張,相反若攝取過量則會頭痛、噁心。
維他命 B12
功用:協助製造紅血球、保持神經系統健康及增進食慾。
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2.4 微克。
若攝取不足則會帶來貧血、神經系統損害,記憶力衰退。
B雜屬於水溶性維他命,就如維他命C,攝取多了會隨尿液排出,雖然長期過量攝取容易有副作用,但大致上沒有毒性,不過也不會在人體內貯存,需要透過食物或保健品每天適量補充,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機能。
維他命B雜功效
雖然維他命B雜本身不會提供人體熱量,但在人體代謝醣類、蛋白質與脂肪的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時也與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機能息息相關,對健康有5大功效:
- 維持大腦功能與神經系統健康:包括B1、B6、B12等,具有維持腦神經與神經系統健康,幫助神經傳導物質製造。當B雜攝取不足時,對於記憶能力、精神、情緒、壓力等大腦健康都可能造成影響。
- 改善壓力與慢性疲勞:許多種B雜都與能量的代謝有關,因此當攝取不足時,身體代謝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能力也會較低,由於能量供給不足,就會讓人感覺精神體力變差。
- 維護心血管健康:維他命B雜中的葉酸、B6、B12,與人體內的同半胱胺酸的分解代謝有關,因此對於防止同半胱胺酸傷害血管,造成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保護作用。
- 預防貧血:葉酸、B6、B12在人體製造紅血球的過程中,也參與了合成血紅蛋白與紅血球的過程,若缺乏這些維他命B雜,就容易出現血紅素不足、紅血球無法正常分裂的貧血問題。
- 維持皮膚與黏膜健康:維他命B雜參與人體許多細胞的生長發育,因此對於修復傷口、維持皮膚黏膜健康都有幫助。
維他命B雜補充方法
許多人購買B雜是聽說它有提神作用,但又聽過吃B雜能助眠!既然B群與精神、睡眠有關,究竟白天吃還是晚上吃,功效才最大呢?
由於維他命B雜與神經系統運作、能量代謝有關,因此一般都建議在早上服用,能夠帶來幫助提神的效果。不過維他命B6、B12與菸鹼酸,也與安定情緒、穩定神經、轉換促進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對於有缺乏這些維他命B雜的人來說,服用也可能有助睡眠效果,但切忌補充過量,否則又會影響睡眠。
該飯前或飯後吃維他命B雜?
維他命B雜屬於水溶性,並沒有限定要飯前或飯後吃,但服用時建議搭配大量白開水。不過如果是腸胃敏感的族群,對B群補充劑中的成分容易感到不適,就建議飯後服用為佳。
維他命B雜與咖啡都有提神效果,可以一起吃嗎?提神效果會更好嗎?
雖然維他命B雜具有協助身體代謝、有效產生能量的效果,咖啡中的咖啡因則能夠幫助提神,但兩者加在一起並不會讓提神效果更強!咖啡的利尿效果會加速水溶性的維他命B雜跟著尿液排出,且咖啡還會加速身體消耗,因此如果有喝咖啡的習慣,可以相隔30分鐘才補充維他命B雜,比較不會相互影響。
不過,B雜及咖啡都沒有熱量,也無法為身體提供能量,例如沒有吃早餐讓人精神不好,這時就應該先吃早餐提供身體足夠的能量,否則吃再多B雜也於事無補。
吃B雜後尿液沒有變黃,是充分被身體吸收了,還是吃不夠沒有效果?
很多人對吃B雜都會有「尿尿變黃」的印象,其實B雜的8種成分中,只有維他命B2(核黃素)帶有黃色,如果選擇的產品中不含維他命B2,即使吃更多劑量也不會影響到尿液的顏色。
哪些人需要補充維他命B雜?
維他命B雜是廣泛存在於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素,因此一般來說不太容易缺乏。不過,現代人有時飲食不夠均衡,或是因為身體特性容易缺乏B雜,就可以在諮詢醫生或營養師後,透過營養補充品來補足B雜所需:
- 外食族、飲食不均衡者
- 壓力大、工作操勞者
- 孕婦
- 天生體質虛弱者
- 運動量、活動量大人士
- 睡眠不足/失眠人士
- 長者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