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由家教會選舉說起【家・校・神隊友】

參與家教會顧慮 —— 十一月,很多學校都陸續進行家長教師會(PTA)選舉,各個候選人的自我介紹都千篇一律?如何可以突圍而出?中小學家教會主席兼家長校董Kanris Lee分享一些過往經歷,提醒家長們參選前應該先徵詢家人意見。

Kanris由家教會選舉說起
Kanris提供照片

每次細閱候選人簡介,總有些小發現。

有些學校要求參選者填寫專長、興趣。

有人就只填一個二字詞,例如「散步」、「游泳」、「閱讀」——感覺實在太專一,也有點單一!

有些人為求勝出,會填寫專長是「策劃活動」——但觀乎其個人履歷,又看不出策劃過多少活動來!

最好笑見過一位,填自己專長是「調解和仲裁」,但職業不是甚麼調解員輔導員之類——難免令人想多了:莫非是在家裡小朋友打架時作出調解?

家教會選舉
圖片來源:Freepik

在填寫抱負、期望、參選原因的時候,十居八九都是說希望成為家校之間的橋樑、希望加強與學校溝通、希望家校合作云云⋯⋯當十幾個候選人都在寫差不多的意思,我的眼睛禁不住自動略過了。有一年,在某候選人的「政綱」裡,第一句是:感謝我的兒子同意我參選!這一句成功抓住了我的眼球,還牽動了我的心。

在我的PTA同儕中⋯⋯

有女士是先諮詢老公才參選,如果老公反對就作罷。有男委員說是老婆不想選,但叫老公出選,在PTA中做一個「擔擔抬抬」的好幫手。

有人說會問孩子:媽媽去選PTA好不好?

也有中學PTA委員是當選後被孩子要求「你自己喜歡做就做,但不要抓我去親子活動」(滴汗!)

如果我們自稱參與PTA或家長義工,為的是孩子,其實我們又有沒有真正問過孩子是否願意?是否支持爸媽參選?

PTA委員的孩子,不但沒任何特權,而且在每次活動都是最早一個到場和最後一個離開。以往搞親子旅行時,當人數不夠成團,委員們有時會用自己家屬協助湊夠人數。派發紀念品時,如果一時間數量不足,委員們通常會先給參加者,自己和孩子的一份都只能稍後補發。有太多的事例告訴我們,「搞手」往往未必最能「享受」活動。

當我們願意奉獻自己的才幹和時間,投身於家校工作,記得要問問孩子:
你願意讓爹哋媽咪去參選嗎?
你希望在校內看見爹哋媽咪在幫手嗎?
如果爹哋媽咪因為做PTA委員而與老師相熟,你担心爹哋媽咪跟老師談論你嗎?

———————

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Kanris Lee
Kanris Lee

作者:Kanris Lee,退休中學教師,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一所小學校友會主席暨校友校董,榮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並為全職媽媽,致力積極推動家校合作,為一對子女及師生同學們創建更佳學習環境。

更多Kanris的實例故事分享文章,請按【家・校・神隊友

想知更多親子教育資訊?請按【校園教育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