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教小朋友有禮貌也要與時並進 3大原則教出自律型有禮孩子

現代家庭少子化,每個孩子受到的寵愛往往遠高於以前,加上繁忙兒童緊湊的學習生活,少了與親友的頻繁往來,缺乏與人應對的練習機會,是禮貌教育的最大隱憂。一到過時過節,不常見的長輩可能就會批評小朋友「見到長輩都唔叫人」,暗示明示孩子「無家教」!可惜很多人只看到禮貌的外在打招呼形式,卻忽略了更重要的關鍵:內在感受的交流!如何把過去要求下對上恭敬的禮貌,擴展到人與人相處的尊重,才是現代禮貌教養的關鍵。

通常爸媽都會透過繪本等方式協助孩子學習禮貌、分享、勤力等美德,子女年紀漸長,則可帶領他們探究約定俗成的禮儀內涵,建立同理心,培養換位思考、情緒控制與表達能力,才可教出自律型有禮孩子,因為禮貌是有來有往的雙向道,若只繼續「這是規矩,入屋叫人喇」的他律型禮貌,那已不適用於生活圈子已逐漸擴大的孩子。

讚賞有禮貌孩子

3大原則,教出自律型禮貌:

  1. 重點在情感交流

若把培養禮貌的焦點放在「服從規則」上,當違反規則便以斥責來應對,孩子的反應往往是「左耳入右耳出」,或用更激烈的方式反抗,令溝通無效。畢竟孩子必須知道、明白並且認同,才會願意執行禮貌的行為。

始終,希望小小孩有禮貌,是大人的需求,但爸媽也要考慮到孩子的能力與需求,是為人父母必須省思的。教禮貌不是為了大人的面子,而是引導孩子人際相處、團體合作的重要能力。

例如孩子愛插嘴、坐唔定、講髒話,父母要先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沒禮貌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找到合宜的改善方式。

到孩子年紀漸長,可以請孩子易地而處,感受別人無禮貌的心情,他們就會慢慢改善自己的表現。

  1. 重點在理性討論

現代教禮貌不再是單方面說教,而是雙方說理與討論,言教非說教,而是以理服人,但說理的過程中,也應讓孩子參與討論、即使有碰撞,價值在此過程中會更容易內化,當引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相信其價值時,這樣的品格教育才是成功的。

例如孩子講粗言穢語,對年紀稍小的孩子來說新鮮、有趣、會引起同儕或大人注意的語詞或行為,很容易互相感染,可先探究孩子是否了解箇中意義,再伺機決定用忽視、轉移或說明的方式帶過。

當孩子逐步邁入中高年級的自律階段,大人除了可以從認知面討論說粗話的相關概念,從情感面讓孩子同理、體驗聽到粗言穢語的經驗與感受外,也可以從行為面和孩子約定行為規範。

  1. 建立家庭價值觀

每項禮貌習慣的背後,都牽涉到「價值觀」教育。可是習慣非一次促成,要時間培養,並要讓孩子充分感到成人的包容與忍耐,教出好禮貌的下一代,爸媽是必須付出同理心和賞識的情懷。

例如,當尚未上菜,孩子就對轉盤躍躍欲試時,爸媽可以在徵得同桌者允許下,幫助孩子練習旋轉的力道,並教導他「有人仍在夾菜時,輪盤就不能轉」。當孩子有能力用緩慢、適當的時機與力道使用轉盤,還可以告訴他「待會要夾菜的時候,我會請你幫忙轉」,交付任務給他,提升他在用餐過程的貢獻與參與感。

教出好禮貌,不是指控就能成事,爸媽應要更細緻的方法、更能同理的心情,才能培養從內心認同、懂得尊重的好孩子。

圖片來源:photoac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