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和玩具/毛公仔等「幻想朋友」對話,父母不用擔心!根據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和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心理學系合作研究發現,7歲以下的小朋友,有65%都會與毛公仔說話,甚至至少擁有一個「幻想朋友」。研究亦發現這些小朋友的表達能力,較沒有「幻想朋友」好,與「幻想朋友」溝通,不會令小朋友害怕社交,反而更善於溝通,做人會更有同理心。
另外,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 與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合作通過神經科學探索玩洋娃娃對兒童的影響,該研究團隊進行一個為期 18 個月探索洋娃娃遊戲對兒童好處的研究,當中監測了 42 名年齡在 4 至 8 歲的兒童在玩洋娃娃及平板電腦遊戲時大腦活動情況的分別。
卡迪夫大學人類發展科學中心(Centre for Human Developmental Science)高級講師 Dr. Sarah Gerson 表示,他們使用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S) 的神經成像技術,掃描參與研究的兒童與社交夥伴、或獨自玩洋娃娃及平板電腦遊戲時他們的前額葉和後顳上溝區域(後顳上溝即pSTS 是處理社交及同理心的大腦區域)的激活情況。
研究團隊最後從其中 33 個兒童的完整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兒童在玩洋娃娃時大腦後顳上溝 (pSTS) 處於活躍狀態,證明玩洋娃娃會激活大腦後顳上溝部分,而這腦部範圍可以促進孩子培養同理心和社交技能,即使他們獨自玩洋娃娃時也是如此,相反,當兒童獨自玩平板電腦遊戲時,大腦後顳上溝區域的活動就明顯較少。
數據表明玩洋娃娃玩耍能刺激腦部發育,幫助兒童演練他們日後生活中與別人相處及溝通的技能。研究團隊稱兒童玩洋娃娃時,將洋娃娃視作同伴或傾談對象,這種角色扮演及幻想出來的互動能促使他們說出別人的想法和情緒,無論是男孩子或女孩子,在單獨玩洋娃娃時均比玩平板遊戲時更多思考他人的想法和情感,這概念被稱為Internal State Language (ISL) 。
這項研究結果鼓勵家長們當孩子感到無聊時,不要再讓他們只用平板電腦看影片及玩電子遊戲,讓他們多玩洋娃娃/公仔,而且玩公仔不是女孩子專利,男孩子也可以藉着玩模型公仔建立同理心及學前社交技能,無論是玩洋娃娃或是模型公仔,都能促進兒童利用Internal State Language(ISL)來幫助他們思想他人想法及情感,幫助他們日後面對更多社交機會時,處理得更好!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Oregon 及 https://www.cardiff.ac.uk 及 www.frontiersin.org
——————
Sea Sea Mama —— 兩子之母,喜愛分享自己有笑有淚、有血有汗嘅「湊仔經」同「煮婦經」,交流生活點滴,講生活、講健康、講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