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湯水食譜|懷孕是家庭的大喜訊,但孕媽媽卻背負種種生理心理壓力:各種身體變化帶來的不適和疲憊,突發狀況更會令自己和親人大為緊張。幸好孕媽媽互相分享經驗下並不孤單,找對方法保養身子和得到貼心支持,就能同時令胎兒健康成長。擅長中醫婦科、育有一兒兼正在坐月的中醫師陳靜雯表示,無論陀B坐月,不同階段的身體症狀,可用懷孕、坐月湯水去調理身體最為理想,坊間含中藥材的滴雞精也方便懷孕媽媽渡過忙碌及家人不會煲湯的情況。
懷孕期身體不適 懷孕坐月湯水分階段調理
懷孕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前期(1-3個月)、中期(4-6個月)、 後期(7-10個月)及臨產前,但甚麼情況最常見,又令孕媽媽擔憂呢?
懷孕令媽媽身體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
配合適當飲食、孕期/坐月湯水或滴雞精,能幫助懷孕媽媽渡過困難的時間。
Case 1: 「懷孕初期孕吐好辛苦,嗰陣又驚唔夠營養俾BB,但又真係食唔落。」
孕吐是懷初期孕媽媽經常遇到的情況,中醫師陳靜雯指出,孕吐、胃口差,更易令媽媽疲倦,可以喝四神土雞湯調理:「四神分別指淮山、蓮子、茯苓和茨實,此湯能養胃健脾,調好腸胃吸收營養、固腎安神、可紓緩孕吐不適,令媽媽有好腸胃吸收營養同蛋白質供BB長胎。建議配合去油雞湯、瘦肉湯或滴雞精一起熬炖,吃不下就小食多餐。重要是留意湯水或滴雞精不含薏仁,懷孕媽媽可以安心飲用。」
Case 2: 「BB愈來愈重,有腰骨痛情況出現。」
「陀B」其實會消耗媽媽不少「腎氣」,懷孕後期容易出現腰背酸痛、水腫等身體狀況,陳醫師則有以下見解:「懷孕後期可試試杜仲巴戟海馬湯,材料有杜仲、巴戟、海馬、肉蓯蓉和黑豆。杜仲能幫媽媽補充腎氣,強壯筋骨、改善腰酸膝痛,還有安胎作用、利尿助新陳代謝排出胎毒。」如果想增加營養,正餐以外也可以加配去油雞湯或滴雞精,這樣就能為媽媽及胎兒提供充足營養、胺基酸與蛋白質。
Case 3: 「懷孕後期聽到身邊好多媽媽講新生兒有皮膚、食物敏感,擔心BB出世都有。」
每個媽媽都會擔憂孩子出生後的健康狀況,其實媽媽早在懷孕期間就可以為此預先準備。因為BB能透過媽媽分享到好抵抗力,有良好的抵抗力,便能調節免疫力、減少敏感出現。對於增強抵抗力,陳醫師指出靈芝湯水是不錯選擇:「靈芝性平,入 心、肺、肝、腎經,能固本培元、補腎益精、養血安神。」科學實驗也指靈芝有調節免疫之用,可緩解敏感。除了靈芝,也可以配合杞子、淮山、紅棗令味道更好。「媽媽抵抗力好,寶貝出生後有敏感的機會和情況都會少D。」
Case 4: 「臨產入產房可能十幾個鐘無嘢落肚,媽媽我無力生點算?」
入產房不能飲食,所以新手爸爸必須為懷孕媽媽準備好食物、湯水,這樣媽媽才有力氣,令生產變得更自然順利。陳醫師指出,臨產前最重要的是媽媽要有力氣:「要補氣力、健脾強心」去油土雞湯或滴雞精,都足夠為媽媽補充元氣和力氣。
爸爸不懂煲湯也不用擔心,大可以預備滴雞精,不但方便攜帶,更可隨時叮熱滴雞精放保溫瓶給懷孕媽媽飲用,簡單快捷。
坐月湯水有分階段 配合調理身子復原更快
媽媽產後一個月的坐月時間,是身體修復的關鍵時期,陳醫師表示坐月針對情況和分階段調理,配以坐月湯水,身體也會復原得更好:「坐月坐得好,身體原本有的一些病痛也有機會逆轉,令體質變得比以前好。」
Tips 1: 產後黃金頭十日 腸胃理好利體力復原
順產媽媽生BB,要推BB出來必須用盡力氣;剖腹媽媽也會失去精氣,所以產後多呈現全身乏力、疲倦腰痛、甚至累得胃口缺缺。陳醫師指任何時候中醫調理身體,先固好脾胃是首要,所以坐月湯水不可或缺:「同樣地飲四神土雞湯和杜仲湯均各自有調好腸胃和提供營養。胃口不佳用湯水也較易入口,令媽媽吸收到好營養,才能更快修復身體,補回腎氣舒緩腰酸。」當然,如果家人來不及煲湯,產後媽媽也沒氣力起床照顧自己,也可以找來含藥材成份的滴雞精幫手,只需加熱便能用,可避開暗黑料理機會,味道不會「中伏」,坐月媽媽可按自己情況調節飲用份量補充營養。
Tips 2: 哺乳媽媽奶水少 奶塞致無法順利吸吮乳線發炎
哺乳媽媽在產後10-20天出現乳汁少或奶塞等情況,陳醫師則有以下建議:「王不留行、木瓜、黑木耳、魚尾煲成的王不留行魚尾湯,可活血化瘀,通經下乳疏肝發奶,治乳汁少或不通。不喜歡魚湯可用去油土雞湯或滴雞精一起熬炖成常駐坐月湯水。」奶水少也有跟血氣不足有關,可同時用補氣血的坐月湯水或滴雞精,補血氣同時吸收湯水營養產奶。
陳醫師亦提醒媽媽也要注意自己身體狀態,調理也要配合有營養飲食:「每個媽媽身體狀況都不同,要跟從醫師指導調整使用時間和份量,就補的安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