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靈魂之窗,小朋友未必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視力問題,而有影響到學習、體育表現,往往會令家長誤解、焦急。尤其近視是現在學童最常見的視力問題,iCare Eyecare 護眼.家創辦人、註冊視光師江志榮博士就建議小朋友要接受定期護眼檢查,做到防患於未然,才能鞏固眼睛的長遠健康。
兒童護眼 | 300度散光學童被誤判學習不集中精神
孩子的學習、運動表現不佳,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是不認真、有學習障礙,但其實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子女是否有視力問題。如果孩子有一般視力問題如屈光不正 (近視、遠視、散光的統稱) 的徵狀會比較明顯,例如深近視小朋友就可能習慣眯起眼睛看遠處的電視;遠視小朋友就可能抗拒閱讀或有一些頭痛。江志榮博士指,有一些小朋友就算有視能障礙,亦未必有明顯徵狀,所以定期全面眼睛檢查是重要的。
江志榮博士更分享了一則案例,一位學童有300度散光,但不知道自己有視力問題,而家長亦沒有想到要檢查眼睛,但就被學校斷定為學習不集中精神,並轉介到學習障礙相關的部門跟進評估。但結果其實就只是散光引致視力模糊、學習困難,所以學童在佩戴合適的眼鏡後,學習狀況便有所改善,父母亦察覺到小朋友與人交流的眼神更敏銳了。
兒童護眼 | 角膜矯視OK鏡 非手術可逆轉矯視方法
小朋友最常見的視力問題便是近視,而現時市面上有一款角膜矯視OK鏡,可以有效有效控制近視,但畢竟要讓小朋友戴硬性隱形眼鏡片,或許讓家長有一定的顧慮。江志榮博士解釋,其實OK鏡已經在市場幾十年了,可以被理解為一個非手術、可逆轉的矯視方法,無論大人、小朋友都適合。其原理是在晚上睡覺前,透過佩戴特製的高透氧硬性隱形眼鏡片 (硬性鏡片) ,將角膜改變至令近視歸零的弧度,而佩戴者在日間可以不用佩戴任何眼鏡,亦有一整天清晰的視力。因此,佩戴者在白天不需要佩戴光學眼鏡或隱形眼鏡,免卻了因戴眼鏡而造成的日常生活限制。
對於仍在發育中、眼球仍相對活躍增長的學童而言,佩戴OK鏡能有效控制近視,減少加深近視。然而,OK鏡未能完全根治近視問題,近視度數增加的機會仍在。因此,家長要留意小朋友若停止佩戴OK鏡,近視度數還是會回復至之前水平。此外,家長需要確保小朋友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並要安排時間帶他定期覆診,以確保鏡片適合、眼睛健康。
兒童護眼 | 進階運動視能測試 客觀分析雙眼協調性
香港學生在每年都要接受一次學生健康服務,當中包括視力檢查,那是否就足夠呢?江志榮博士表示,市面上大部份視光服務側重於改正靜態視力,驗配到一副光度數準確、舒適的眼鏡,但這只是對視力的基本要求。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雙眼協調、動態及運動視覺能力其實對人們更重要,例如在意外發生的一刻,擁有良好的動態及運動視能會令人有更迅速的反應、行動。因此,大家可以選擇做進階的運動視能測試,獲得更客觀的分析,例如兩個眼球的協調性、移動速度、焦點轉移準確性,然後配合有趣的遊戲運動,就可以提升動態視能。
兒童護眼 | 新興紅光照射防控方法 AI應用或能更早發現病徵
隨著科技的進步,有愈來愈多的新護眼方法出現。江志榮博士提起近年發展出的紅光 (RLRL) 照射方法,表示或許會是更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他預計人工智能 (AI) 可以應用在各個醫學診斷範疇,或許能讓醫護更早知道病發初期的徵兆,得以在病情較輕時介入而提高治療效果。不過,大家亦要注意新方法是否安全可靠!
圖片來源:iCare Eyecare 護眼.家、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