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歲幼稚園K2男孩,被老師發現學習專注力和玩遊戲活動力較差,於是請家長帶他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男童有生長較為遲緩的問題,轉至兒童胃腸科門診檢查,證實是「缺鋅」所致。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醫師趙舜卿於訪問影片中指出,男童長期偏食,血液檢查中發現,他的血液鋅濃度很低(54.1ug/dL),需正常血液鋅濃度為70-120ug/dL。
透過飲食教育、補充營養品與鋅片3至4個月後,男童的食慾和偏食行已改善,體重增至理想範圍,鋅的濃度也回升至正常,他的老師也覺得男童在學習專注力和玩遊戲活動力的表現,都大有進步。
4至7歲學童 近70%挑食 40%缺鋅
趙舜卿醫師為了解微量營養素對兒童成長的影響,曾針對台灣4至7歲共203位兒童,進行微量元素(鋅、鐵、銅)缺乏對發展和活動力影響的研究,發現近7成兒童有挑食習慣,近4成孩子「缺鋅」。
而偏食孩童中,有近50%缺乏微量元素鋅、鐵、銅中至少一種微量元素,其中缺鋅的比率最高,超過4成,顯示鋅不足與孩童偏食有關。
趙醫師提醒,過去研究顯示,體內鋅的含量與成長發育相關,若長期鋅攝取不足,兒童可能會產生身高較矮小或生長緩慢的問題!且調查進一步發現,發展或活動力較差的孩童中,有較多的比率缺鋅,亦符合過去研究發現人體長期缺乏鋅,可能會導致心肺功能降低,進一步造成體力與活動力降低。
缺鋅恐造成孩子身型矮小
鋅對人體非常重要,超過300種酶的合成,都需要鋅的幫助以維持正常運作。鋅在代謝、成長、發育、活動力與免疫力均佔有重要角色。
鋅缺乏的症狀,包括:生長發育遲緩,生育功能和性功能減退,皮膚易出現病變的痤瘡、脫髮或傷口癒合變慢、慢性腹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或抗壓性較差等。成長中的兒童因營養攝取不足或偏食的比率偏高,是較易缺鋅的族群。
多補充含鋅食物!
許多含鋅量高的食物如:瘦紅肉、生蠔、海鮮類,這些食物為孩童容易挑食的食物類別,長期下來恐會影響鋅的攝取量。
如果孩子怕吃海鮮,醫生推薦攝取乳製品、蛋類及堅果,都有不錯的含鋅量,建議多多攝取,並盡早矯正挑食行為,讓孩子發育得更好。
想解決孩子的偏食問題,應先著重於導正家長對於飲食內容與飲食行為的正確觀念,例如要於三餐正常時間讓小孩進食,其他時間勿給零食、甜食與重口味的食物,且儘量在三餐中讓兒童多嚐試新食物,變換食物的烹調方式,藉由含鋅量較多的食物介入、偏挑食行為的矯正與保健營養品的補充,可減少微量元素鋅缺乏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