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啲喇!」「即刻喇!」最常沖口而出的時候,是趕出門返學時?還是未完成功課未刷牙但係小朋友應該要瞓的時候?孩子做事總是「慢條斯理」?爸媽在時間不足的壓力下,只好焦急地催促孩子、跑過該四處探索的童年,令生活中失去享受,只剩壓力!爸媽有沒有想過,其實小朋友看待世界的角度與成年人不同,美國心理學家兼兩孩之母Elizabeth Lombardo博士曾指出,「學齡前的幼兒往往是活在當下」,因為他們對時間的觀念還未建構完成,仍無法理解時間的緊迫,反而只想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因此即使爸媽如何拼命催促,孩子卻好像不以為意般做自己。
至於已學懂看時間的孩子,根據簡單心理學,當孩子主動要做一件事時,本身是充滿著期待和自信,但一旦被人催促,主觀動能便會變成客觀被動,自我滿足感消失,隨之出現抗拒的心態。因此,家長一直用催促的語氣,就會造成反效果,畢竟,孩子不是聽不懂爸媽的話,而是打從心裡抗拒這種控制行為。父母愛催促,到最後,孩子可能變成極度依賴家長的媽寶,或是極度叛逆的冷漠少年。
正如汪培珽在其最暢銷書《會讀書》中所寫:「孩子從父母身上需要看到的是『方向』,而不是方法。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方向就會是正確的。」
不用催促 3方法學懂時間管理
但現實歸現實,若仔女真的未懂時間管理,日日遲到遲瞓怎麼辦?
1. 時間緊迫時,給孩子具體的時間觀念
偶爾時間真的很緊逼,或根本沒有餘裕讓孩子「慢慢來」,這時候可以快速用具體的事物給孩子時間概念,比如放一首孩子熟悉的歌,跟他說這首歌結束就要上床睡覺,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此外,不要用威脅、無意義的責罵句式催促孩子,比如「你再唔快啲,我就走唔等你!」、「食咁耐都未食到一半,你發緊夢?」,應著眼於孩子已經完成的部分,給予正向的回饋,拉回孩子的注意力,例如:「你把飯菜都食得很乾淨,好叻!我們加油將另一半都食埋好嗎?」
2. 預留更多的時間給孩子
如果擔心行程會來不及,平常可以劃分好自己的時間,比較緊急的事項多預留一些時間給孩子準備。例如,早上要上班可以提前叫孩子起床,給孩子慢慢來的時間,也減低自己的壓力。
3. 放手讓孩子發展
正如上述所說,家長的急促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試著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在你沒有趕時間的時候,跟孩子說「慢慢來,不用急。」讓他試著自己吃飯、穿衣服、洗澡、收拾玩具、完成功課、溫習⋯⋯當孩子一步一步獨立成長,父母就應該漸漸放手,孩子自會逐漸理解超出時間的後果,並學會時間管理。
總結
成年人的世界是與時間競賽,而孩子的世界是與當下互動。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提醒自己多一些耐心,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看他們看到的世界。父母的催促,日積月累只會加劇孩子的焦慮,試想一下不管做什麼都有人在耳邊催促,是多麼高壓的一件事!而這些壓力會剝奪孩子享受當下的能力,讓生活變得枯燥。孩子最終將會成為被時間追逐的大人,所以爸媽就盡量不要催著他們走過童年吧!